构建语文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6-05-14 12:15朱财元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新课改

朱财元

[摘要]

新课程改革需要评价方式的转变,这关系到课改工作的成败。构建新的语文评价体系要转变评价观念,明确评价目的。评价过程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立足过程,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构建评价体系还需要学校管理层、教师、家长的观念转变,形成良好的评价环境。

[关键词]构建语文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13

近几年来,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转变比较明显,但对学生评价大多数学校仍是一纸试卷量天下,严重束缚着新课改的实验和推广。改革评价体系,是当前课改工作迫在眉睫的大事。下面,我就学生语文评价体系的构建谈几点拙见。

一、转变评价观念,明确评价目的

1.明确“一个评价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以有利于改进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句话,对学生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两层含义:学生群体的每一个成员要得到发展,学生个体各方面素质要全面发展。

2.走出“两个评价误区”。第一是要走出新课改评价体系取消考试,否定甄别与选拔的误区,建立包含考试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淡化甄别与选拔,通过导向、激励、反思等评价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第二是要走出新课改评价降低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误区,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3.坚持“三个有利于”的评价形式与方法。新课改评价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坚持“三个有利于”就要摒弃以单纯知识面、记忆程度等片面的评价方式,转变为以知识、能力 、过程 、方法、兴趣、习惯、情感、态度等综合素质评价。

二、评价过程需做到“五个坚持”

(一)坚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各年级评价方案。评价方案的制定要多元化,便于操作,避免繁琐。

(二)坚持评价围绕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立足过程,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不能片面追求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更不能抛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习去评价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综合性学习能力。

(三)坚持评价为学生发展服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求知过程、探索过程、努力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索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语文学习的档案资料。成长记录袋的建立要让学生亲自参与,袋子要易保存。收集的资料有满意的作品、总结的学习方法、他人的表扬、反思等成长的点滴进步。在资料的收集上,老师、家长要在平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督促,使资料收集比较全面准确,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为评价提供依据。

2.评价旨在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综合评价要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描述式,肯定进步,提出希望。评语要具有全面性,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自信心。写评语还要注意就事论事,表扬或批评具体行为,不做人性的定论。

3.重视学生评价。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起到评价的反思功能。学生在评价他人时也同时在反思自己,这是师评与家长评无法达到的效果。

(四)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主要来自观察、交流、成长记录等,定量评价主要来自考试。为使定量评价更准确,考试应力图做到课内外结合,形象、生动、活泼,既考知识与能力,还要考思维与方法。

(五)坚持评价方式具有开放性。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要灵活处理,不可死搬硬套。对一些冒尖学生或单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提前评价。对一些初次测试不理想的学生,可允许他们经过努力再测试。对一些学困生,要尊重他们的差异,评价时可适当放宽评价要求,要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三、构建学生评价体系需要和谐的环境支持

学校管理者——管理者对新课改的理解很关键。构建新的学生评价体系,管理者需建立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并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评价机制,使教师的价值取向发生根本变化,彻底改变以学生考试成绩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教师——学生评价体系需教师去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业务钻研,掌握课堂标准基本理念,深刻领会新课改评价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才能确保新课程学生评价不走弯路,取得成功。

学生家长——学校要通过开家长座谈会,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学生家长认识新课改,明白新的学生评价体系是在片面的传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更全面的要求,并不排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消除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学校要给予学生家长必要的评价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关注评价,参与评价,共同为学生全面发展架起家校联教的金桥。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新课改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清律的基础知识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全媒体记者的基本技能和采访技巧探析
浅谈电视台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掌握基础知识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