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

2016-05-14 04:10叶一舵
新教师 2016年6期
关键词:伤疤自卑个体

叶一舵

夜已深,林老师结束备课后躺在舒适的席梦思上,眼皮沉重得抬不起来,他很累,他想好好休息一下。然而,一闭上眼,白天的一幕幕就像电影片段在他的脑海里闪现,很真实,仿佛一伸手就能抓住……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着了,他仿佛又回到了白天的场景:米莉的一声询问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他手臂上的伤疤上,一瞬间他恨不能找个缝钻进去。看到同学们好奇的眼光,他大着胆子呵斥道:“没什么好看的,做你们的作业去。”说完故作镇定地让同学们继续做作业,自己转身离开教室。回到教师公寓,林老师卸下伪装的面具,陷入了忧伤之中。自从小时候不小心被烫伤留下那可怖的伤疤,他一直感觉自己很自卑,像一个怪物一样。他深深地记得,高中时同学们发现他的伤疤时厌恶和同情的眼光。夜深梦回,林老师感觉到了自己脸上残留的泪痕。难道因为这块伤疤,他就要一辈子自卑下去吗?难道因为这块伤疤,他就得不到别人尊重了吗?难道因为这块伤疤,他就是一个怪物了吗?不!不是这样的,我不是这样的!那我该怎么评价我的伤疤,怎么评价自己呢?他陷入了深思……

一、什么是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也就是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即“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自我意识可以划分为三个结构,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意志。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力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社会心理学认为,自我评价一般具有以下几种核心要素:自尊、自我效能感和控制点等。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关系后,通过别人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经历着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三个阶段,自我评价也相应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在评价和追求上出现了相应的变化。第一个阶段的个体从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外貌、服饰以及家庭成员对自己的态度上作自我评价和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第二个阶段的个体主要从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作自我评价和判断,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自我体验,追求他人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追求名誉、地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感情;第三个阶段的个体主要从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道德水平等方面作出自我评价,从而获得自我优越感,追求在事业上、道德上的进步和实现自己的自我完善。人的知识、才能通常是处于离散、朦胧状态的,需要人们不断地挖掘、发现和开发。每个人从自身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特点、毅力的恒久性、已有的知识结构、献身精神等方面可以作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是从片面到全面,从依赖他人评价到独立自主评价,从注重对事实的评价到注重心理特征的评价。自我评价通常依赖自我估价和社会比较实现。自我估价是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我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来检验自我观念的过程。社会比较是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费斯廷格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当个体需要认知自己但又缺乏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就会通过与社会上与自己的地位、职业、年龄等相似的人进行比较来认知自己。

二、自我评价对人心理的影响

根据自我觉知理论,当集中注意力于自己时,我们会根据内在的标准与价值观来对自己现在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比较。自我评价受个体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影响,也受个体价值观、期望水平、自我理想的制约,容易带有主观性。所以,人贵有自知之明。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自我评价能培养个体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对个体的个性发展起着调节、引导的作用。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他们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能客观评价;同时,能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心理不健康的人常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正确的评价,自高自大,自我欣赏,还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三、如何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全面的自我评价,具体包括对自己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的评价、心理特征(如兴趣、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的评价。具体体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对自己的优点感到欣慰,但又不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乐观自信,不苛求自己,能扬长避短。自我评价形成主要有三种途径:(1)根据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2)通过与社会上与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3)通过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评价自己。在评价自我的过程中存在五种认知偏差:(1)选择性知觉:预先带有某种心理上或者认识上的倾向,然后只选择这些信息去感知。(2)以偏概全:以为一样行,什么都行;一样不行,什么都不行。(3)简单归因:归因过于单一。(4)错误评价:过高或者过低地估计某方面的影响。(5)非此即彼的思维:认为事物只有两面,要么是对的,要么就是错的。

全面评价自我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五种:(1)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与他人比较,最重要的是选择恰当的参照人,也就是要跟和自己情况差不多的人比较,和优秀的人、理想中的人相比较。(2)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不断进行对他人的评价和自我的评价,深化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3)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来认识、评价自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能提高自己对自己的认识。(4)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借活动成果认识和评价自己。实践既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目的。(5)综合分析评价。将各个方面的自我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实事求是地全面评价自我。

林老师在了解完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后,对自己作出了新的自我评价。

作完新的自我评价,林老师略显苍白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一扫昨天的阴霾。他不但学会了作出全面正确的自我评价,还明白了自己之前自卑的自我评价是受到错误评价的认知偏差影响以及自我评价的片面性的影响。他由此深信,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都是有优势也有劣势的,都是有长处也有“缺陷”的!客观评价自己才能为自信奠定基础。于是,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后,他再也不会因为手臂上的伤疤而感到自卑、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了!

新的一天,林老师披着清晨金色的阳光,穿着从来没有穿过的蓝色短袖衬衣,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看着同学们好奇的伴着怯怯的小脸,林老师自信地走向讲台,课堂气氛前所未有的活跃。再有同学问到那块疤痕时,林老师只是淡淡地说:“那是小时候上帝给我留下的礼物哦!它提醒我要好好保护自己呢!”

(责任编辑:黄常棋)

猜你喜欢
伤疤自卑个体
伤疤
将“城市伤疤”变成亮丽风景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