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辩”得活跃

2016-05-14 00:42孙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主导辩论语文课堂

孙霞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辩”得活跃。

关键词:语文课堂 辩论 主导

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应作出相应的变革,要由原来的“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从而适应新的社会需要。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呢?在我的教学中,我认为辩论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法。

一、辩论教学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路

辩论教学一改过去的应试升学教育,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思路得到拓展。由于辩论双方的观点都要以确凿的事实材料为依据,方能站稳脚跟,因此,又可以促使学生们在课外阅读大量的读物,并从中提取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学生们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必须思路清晰、严密;反驳对方时,要求角度新颖,并使对方防不胜防,而要具备以上素质,必须要求学生见多识广,从而去博览群书,丰富知识,拓宽思路。可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因而就能“笔有千钧任翕张”。

二、辩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观念,往往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被动地位,教师授课多以“满堂灌”的形式出现,发挥不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辩论教学则避免了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为创造性思维开拓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同时,辩论教学强化了意见的分歧,使学生的思维呈发散型,围绕着讨论的问题,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从不同侧面,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进行创造性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三、开展辩论教学的策略

辩论教学把过去的单向式交流转变为双向式、多向式交流。这样教学情境势必倍加和谐亲切,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教与学互相反馈,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但课堂辩论也易出现众说纷纭,难以收场的局面。那么如何行之有效,切合实际地开展辩论教学,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以课外思考题形式布置学生准备辩词,然后把话题引进课堂,这样不仅节约时间,避免冷场,而且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锻炼了写作演讲稿的能力。一般说,把带有分析、综合性的话题放在总结课文这堂课上进行,以辩论形式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比较合适。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教头的形象分析,可设计这样的论题:林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为什么没有像《水浒》歌曲里唱的那样“该出手时就出手”?俗话说的好“士可杀不可辱”,而林冲频频遭受侮辱时还是忍气吞声,他怕什么?等等,让学生课后思考准备,在课堂上辩论总结。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解决了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2.巧设疑点,煽风点火。

教师扣紧教学的重难点,大力“煽风点火”,创设争辩的氛围,对于学生的辩论发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求结论、不求精确,重思维、重过程、重表达。这是两条基本原则,目的在于既能让学生通过辩论达成学习目标,不至于信马由缰,又能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例如《雷雨》一课中周朴园怀念鲁侍萍这一点,历来很有争议。因此在教授该课时,可设置这样的论题:周朴园怀念侍萍有没有动情,有没有真心?他对鲁侍萍是否有过真爱?能不能简单地用“虚伪”二字概括?通过对论题的辩论,学生们对于这个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认识到一个高明的作家决不会简单化地处理人物,这样的人物才有立体感。对于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广有争论的问题,都是设疑质疑的重点。人都有逞强好胜的一面,特别是中学生表现欲更强烈。为了在争论中压倒对方表现自我,他们会自觉去研究资料准备“炮弹”,会积极地同“自己人”商量、协作、交流,与“对手”换位思考,力求表达得周密、准确……,因此,对这些问题的辩论,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解疑中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和匠心独运的写作方法,从而更好地正确理解课文。

课堂教学应该是无“疑”处生“疑”,无“辩”处生“辩”,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应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课堂上完全可以通过争论来扩展学生的思维,一扫过去的“标准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解决疑难,教师只需稍加引导即可。

3.把辩论引入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在辩论中学会写作。许多老师在给学生指导写作时,惯于给出材料,出个题目,提点要求,学生则当堂完成作文。学生经过短时间的苦思冥想匆忙敷衍,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干瘪单薄,没有实际内容。如果有准备地组织好课堂辩论,丰富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思路,那么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具体做法是先出好题目,以顺、逆相对的一组题目出现,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如《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与《成大事者也拘小节》,接着辅之以思考问题的思维形式,如提示用顺向类别思维,逆向求异思维,多向发散思维等,最后通过辩论确定各中心论点下的分论点。而且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那么其中心论点均予成立即可。又如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同学们对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的座次关系感到不好理解。有的说“古代帝王都坐北向南,项王应该向南而坐”,有的说“沛公是客,沛公应向南而坐”。为此,我建议同学们来探究一下现实生活中的座次情况并写入自我的议论文中。学生们深入生活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中国人宴饮时,对座次的安排十分讲究,室内宴饮时,通常以面对门为上座,乱坐就有喧宾夺主,以下犯上之嫌,了解了宴饮要论资排辈,以区别尊卑长幼。古人在堂上则以向南为尊,在室内以向东为尊。至此同学们也就理解了《鸿门宴》上的座次关系,项羽是主位,东向坐;而南面为上,坐的是亚父范增,显示项羽对范增的尊敬;张良地位最低,不能叫坐而叫“侍”,意思是与侍从差不多。通过古今座次的比较,同学们也进一步了解到座次礼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并写出了《中国宴饮座次文化》等文章,论证有理有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的思维素质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也相应提高。

辩论式教学使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辩论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语文知识,课程中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通过整合、激活,学生的生命光辉在课堂中闪烁,学生的生命意义在课堂中展示,在此意义上培养的人才,具有社会交往、合作沟通、理性对话、主体性思维的能力。辩论教学使语文课成为学生自我探索的空间,自我展示的舞台,思维锻炼的熔炉,这样学生在辩论当中越“辩”越活跃,语文课也越“辩”越精彩。

猜你喜欢
主导辩论语文课堂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中企“主导”肯尼亚基建项目遭非议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