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含蓄性否定的研究

2016-05-14 12:43郭盈
资治文摘 2016年6期
关键词:窦娥艳遇含蓄

郭盈

一、绪论

日常交际中的否定现象时时存在,而否定用语表达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是丰富而有趣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表达否定意义时往往会根据周围的环境采取一定的策略,而这些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潜在的规律。

二、含蓄性否定研究的概念

1.含蓄性否定

含意是语用学文献中使用比较频繁的术语,表示隐含之意和所说内容的相对,往往代表着说话人本身的真正意图,而且一般都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因而我们把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非字面意义上的否定现象都叫作含意性否定。

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为了给说话双方留下余地,往往采用间接表达的策略。

三、含蓄性否定的表达方式

1.词汇手段表达含蓄否定

下面将具体列举几种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含蓄否定词语。

(一)用拒绝、嫌等词语表达不情愿、不喜欢的情感,例如:?A:小王请我去他的生日宴会。B:那就去呗,一定会很热闹。

A:我不太想去,可是又不好意思拒绝。

例?中,“拒绝”就是不愿意接受别人的邀请、请求、赠礼等,B所要表达的就是不想去参加小王的生日宴会,可又不知道怎么拒绝。

(二)用胡扯、笑话、胡说表示否定、反对或否认,例如:?当天使知道了徐朗想要一场艳遇的想法之后,他们的对话:

天使:哈,你想有一次艳遇。

徐朗:胡扯。(电影《爱情呼叫转移》)在例?中徐朗用胡扯否认了自己想要拥有一场艳遇的想法。(三)用马马虎虎、半斤八两、吊儿郎当来表达否定含意,例如:

③A:你认为小张和小李谁更适合参加比赛?

B:他俩都是半斤八两。

例③中,B用“半斤八两”一词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认为小李和小张两个人都不适合去参加比赛。(四)用语气词、叹词:呸、天啊、什么表示否定,例如:语气词、叹词是一种表达强烈感情的词语,在使用降调时,多表达的是不同意、不满、气愤、轻视的情感。例如:

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

例④中的天与地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窦娥大呼天啊、地啊,既是窦娥对于黑白不分、是非混乱的世道的强烈控诉,也表现出了窦娥强雷的反抗精神。

2.短语手段表达含蓄否定

(一)用哪儿呀、得了吧、算了吧来否定对方的提问,例如:?A:我要减肥了。

B:算了吧,我还不了解你。

在例?中,B用感叹词“算了吧”表示出表达出否定的情感,认为依照A的秉性,减肥不可能成功。

(二)用“……才怪”来强调某些事情的不可能性,例如:

?你整天不好好学习,能考上大学才怪呢。

?你字写的这么难看,能获奖才怪呢。

例?要强调的是你要是不好好学习,肯定考不上大学。例?所要强调的事情是,因为你的字写的太难看,所以肯定无法赢得这次书法比赛。

3.句式手段表达含蓄否定

在一些否定句中,由于上下文语境的影响,一些本不具有否定意义的特殊句式,也承担了否定标记的作用。例如:

(一)用祈使句表达含蓄否定,例如:

?A:你还想不想买这本书了?

B:我再看看吧。

例?中,B用祈使句我再看看吧表达出不想买书的情感,从而对A的疑问做出了否定的回答。

(二)用假设句来表达含蓄否定,例如:?A:你觉得这个男生帅吗?B:要是能再白一点就好了。

在例?中,当A问B这个男生帅不帅时,B假设了一种情景来回答A的问题,说明在B的心里,因为这个男生不是很白,所以不够帅。

四、含蓄性否定的否定的效果

1.幽默

在大多数文化中,文字游戏是表现幽默的一种手段。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往往会在拐弯抹角的解读过程中寻找乐趣。

2.强调

含蓄性否定与普通描述性否定的不同,另一个基础的判断标准就是它的强调作用。

3.转变话语权

含蓄性否定还具有一个特殊的交际功能就是表达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出现的分歧。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刘丹青,徐烈炯.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J].中国语文,1998(4)

[3]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吕叔湘.疑问.否定·肯定[J].中国语文,1985(4)

[5]呂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猜你喜欢
窦娥艳遇含蓄
含蓄
窦娥冤
含蓄
“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艳遇的遇
含蓄
靓诺 含蓄中的优雅
谁杀死了窦娥
艳遇
煮一锅“艳遇”,让男人都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