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背景下贸易的行政壁垒及中国的对策

2016-05-14 14:34张倩
时代金融 2016年6期
关键词:对策

【摘要】随着TPP谈判的结束,国际贸易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对加入TPP的原因及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阐述了TPP对中国的影响并认为区域经贸合作是大势所趋。但贸易存在行政壁垒,降低行政壁垒的成本会提高社会福利,促进贸易便捷化,最后对中国的外贸战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行政壁垒 对策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TPP)是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文莱于2005年发起,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并宣称要创建高标准、更广泛的区域合作协定。随后,澳大利亚、秘鲁、越南和日本也都陆续加入。TPP最重要的特点是成员国相互取消关税。2015年10月5日,以美国为首的12国经贸部长发表联合声明,TPP谈判终于结束,达成初步协议。这是近年来国际贸易格局乃至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尤其对中国来说。中国被孤立于TPP之外,各界都有不同的看法。应对TPP,中国是否着重双边自贸协定?对外是否采取强硬或柔和战略?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和他国的经贸合作。TPP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贸易的行政壁垒又将怎样影响区域经贸合作的方式?区域经贸合作如何展开、怎样展开都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话题。

一、TPP分析

(一)加入TPP的动因分析

美国加入TPP是为了树立其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新模范,以便将来成立更大的以美国为首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并希望将TPP打造成美国区域贸易协定的新模式,以此获得更多利益,同时也为了抵御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改善美国在全球经济贸易当中的不利地位;TPP其实是美国通往亚太自贸区的跳板,这其实是实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陆建人,2011)。东盟四国加入TPP的目的主要是政府的推动,外贸依存度过高,国内不确定的政策环境,对未来安全问题的不同程度的担忧及与美国良好的互动及潜在的合作预期(李杨,黄宁,2013)。日本主要是处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才加入TPP,但是TPP要求日本改变其现行的农业政策,实现其农业贸易自由化,这对日本的农业影响较大。因为日本农业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保护政策(刘国斌,赵霞,2014)。

(二)TPP的经济效应分析

美国加入TPP会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改善其贸易条件,增加其社会福利,而其他国家的相关利益则会受损。但日本的加入会进一步扩大TPP带给美国的正的经济效应,因此美国会考虑进一步和韩国等亚太国家进行双边贸易合作(万璐,2011;赵金龙,2012)。而沈铭辉(2012)则认为TPP会使经济效果受益颇多,对经济大国反倒没有太大价值。TPP有可能造成亚太地区阵营化及经济冷战时代的到来(杨立强,鲁淑,2013)。不在TPP协议中的中国和韩国的经济将受到冲击,而加入FTAAP将使两国收益。而已经是TPP成员的国家受益很大,加入FTAAP之后总收益将会更高。而在产业层面,加入TPP或者FTAAP将会使中国农产品、纺织、电子产品出口增加,汽车行业受到影响,美国几乎是受益最大的国家(彭支伟,张伯伟,2013)。

(三)TPP对我国的影响

金仲夏,李良松(2014)基于全球价值链角度,认为TPP的原产地规则对中国有不利影响。宋轶楠(2015)认为如果加入TPP,降低或取消关税后,价格低廉的国外农产品将会引起对国内农产品需求减少,农产品供给将会下降,最终带来GDP下降和务农人员的失业率上升。此外,会间接给从事食品有关行业、部分运输企业和两个行业的从业者带来不好的影响,正因如此,才为我国农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贸易的行政壁垒分析

(一)行政壁垒的成本

行政壁垒是一个国家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凭借其行政权力对市场进行干预,以期达到一定效果。贸易的行政壁垒指的是贸易公司在进出口货物时所要经历的繁文缛节。贸易文件、货物检验、通关等等都和每一次的运输密切相关。行政壁垒所产生的成本主要包括文件准备、报关检验、终端处理和转港。行政成本绝不能忽视。在美国,一次普通的出口交易的文件和通关程序通常长达18个工作日外加货物价值的4.6%的成本,而这些费用大部分发生在进口国。西班牙则是20个工作日和7.6%的成本。每个国家行政负担不同导致费用和所需时日的不同。在新加坡,进口交易所需完成的文件和海关程序2个工作日就可以,但在委内瑞拉需要2个月的时间(Cecília Hornok,Miklós Koren,2012)。

而行政壁垒引起的成本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主要分为对供给者和消费者而言。对供给者而言,减少发货次数,增加发货数量,提高价格会为自己降低成本,但是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供给者还必须做好分批发货的准备。而消费者更倾向于快速收到自己的货物以满足心理预期。总体而言,贸易行政壁垒的减少会增加整个社会福利。每个国家都希望在不降低关税收入的情况下提高贸易量,但贸易量的增加并不能完全说明贸易利得。

(二)贸易便捷化

2013年12月世贸组织会议通过了峇里岛套案(Bali package),旨在促进贸易便捷化。俄罗斯2020年前贸易发展战略之一就是减少行政壁垒。即使在自贸区国家,行政壁垒越低的国家贸易量反而越高。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一些国家已经是自贸区,但是2004年加入欧盟之后,贸易成本又下降了5%。葡萄牙加入欧盟之后,也产生了同样的经济效应。申根地区内的欧盟国家要比非申根欧盟国家的贸易摩擦要低10%(Cecília Hornok,Miklós Koren,2015)。

根据世界银行2016年的报告,2014~2015年间国际贸易的时间和成本计算方法上有所改进,并同时引入了区域贸易便利化协议。从提升终端容量、建立网上平台到无纸化通关,都大大减少了国际贸易中的行政壁垒,降低了行政成本。港口的改进,使得从巴黎到突尼斯的汽车零部件的进口通关时间节省了48小时。而这些运输成本在关税同盟国家和自贸区国家之间是不同的。在自贸区之外的国家,运输成本的负效应明显很大,而在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则几乎没有,自贸区之内的国家负效应稍高。这主要是由于关税同盟和自贸区的特点决定的。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减征或者免征关税,对非成员国则有着关税的统一标准,但自贸区成员国之间则对非成员国有着自己的外贸政策。关税同盟成员国的义务范围要比自贸区成员国的义务范围要大很多。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取消了贸易壁垒,使得很多行政程序简化甚至没有,这就意味着关税同盟的行政成本要比自贸区的行政成本要小,而通常关税同盟成员国的贸易量要比自贸区的贸易量大。事实证明,运输成本降低50%等同于关税降低9%(Cecília Hornok,Miklós Koren,2015)。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都在倡导贸易便捷化的原因。

三、中国未来外贸战略的建议

TPP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降低贸易的行政壁垒会提高社会福利,关税同盟和自贸区都会给成员国带来很大的经济福利,但关税同盟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更大。中国需要有序推动亚太自贸区,注重东亚经济合作,逐步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自由贸易区网络,建立中日韩的自贸区及创建东亚区域经贸合作新规则以抵御TPP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中长期来看,中国应采取更为理性和实务的态度,通过经济外交软实力来影响东盟各国的贸易战略动向,而不应采取强硬和激进的态度进行回击,推动东亚合作,以在TPP博弈中年实现次优结果,中国的经济水平和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的东亚一体化。此外,中国还应重视供给侧改革的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贸易谈判等综合措施来应对目前的外贸形势,从而带动中国宏观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建人.美国加入TPP的动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43-51.

[2]李杨,黄宁.东盟四国加入TPP的动因及中国的策略选择[J].当代亚太.2013(1):101-124.

[3]刘国斌,赵霞.日本加入TPP谈判与农业改革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4(2):59-66.

[4]万璐.美国TPP战略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拟的分析[J].当代亚太.2011(4):60-73.

[5]赵金龙.美国TPP战略的动机及其对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2(6):18-26.

[6]沈铭辉.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国的视角[J].当代亚太.2012(1):6-34.

[7]杨立强,鲁淑.TPP与中日韩FTA经济影响的GTAP模拟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3(4):39-47.

[8]彭支伟,张伯伟.TPP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中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13(4):83-95.

[9]金仲夏,李良松.TPP原产地规则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基于全球价值链角度[J].国际金融研究.2014(12):3-14.

[10]宋轶楠.TPP规则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初探[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23-26.

[11]Cecília Hornok,Miklós Koren.Welfare effects ofadmini- strativebarriers to trade[R].EFIGEworking paper 51.August 2012.

[12]Cecília Hornok,Miklós Koren. Administrative barriers to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5(96):S110-S122.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江苏省社科联项目《江苏发展低碳外贸战略研究》的支持,项目编号14SWC-121。

作者简介:张倩(1985-),女,江苏南京人,三江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