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岭外生

2016-05-14 00:32
中国收藏 2016年5期
关键词:册页花鸟佳作

花鸟水墨,乃传统三大画科之一,绘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以其寄情于景、托志于物的寓兴手法,为墨客骚人所爱;册页装裱,为传统书画装帧体式,以硬纸对折,装成小册,较之卷轴,便于翻阅,画身虽小,却可浓缩百媚。谁说只有浩瀚长卷才有花团锦簇观之不尽之妙?玲珑册页一样教那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古风绵延的江南常熟,兴许并非人们话语常及之地,然若换用“虞山”称之,或许多少能够挑动中国传统书画收藏市场的敏感神经——在书画藏界声名响亮的《富春山居图》便出自常熟“虞山画派”奠基之祖黄公望之手。向有“诗画之盛,甲与江左”之誉的常熟,地灵人杰,名家辈出,画中称绝者岂止一二。然在诸如《富春山居图》等名作的万众瞩目下,人们也许忽略了那些静静诉说着虞山情怀的佳作。以山水画见长的“虞山画派”固然是常熟声名远播的靓丽名片,而那些不被誉派称门的绝色丹青,同样是使得常熟文化更形丰润的内在,一批珍藏于常熟博物馆的清代花鸟册页便是其中代表。

常熟博物馆坐落于虞山东麓、言子墓旁,书画是其藏品的重要门类,已有155件被载入《中国古代书画目录》。在众多馆藏珍品中,十一位清代名家的花鸟册页承载着这一“江南福地”的惜花爱物之情,展现了独特价值。这批作品,涵盖了恽寿平亲传弟子马元驭、宫廷画家余曾三、诗人才女席佩兰、“海上花鸟画四才子”之一陆抑非之师李笏、陈摩等名家手笔,或工整妍丽,或洒脱淋漓,挥洒自如,活色生香。

中国绘画史上声名卓绝的“四王吴恽”六大家中的恽寿平,为清初“常州画派”代表人物,崇尚写生,变元明以来趋于写意的“没骨花鸟”画风为工整妍丽,使“没骨花鸟”一跃而为花鸟画之正宗。马元驭师从恽氏,习恽派“没骨法”深得神髓,功法细腻。如其所绘垂丝海棠为其“工细没骨”之代表作:苏轼曾有诗:“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马氏所作垂丝海棠,正是东坡诗中的掩袖美人,点染生姿。画中玲珑花瓣,透露晕色,如酒醉美人,桃腮绛唇粉淡;又迎风婀娜舞弄,翠叶掩映,甚有卷袖含情态。

余曾三(名省)是此批藏品中备受关注的另一位名家,他曾受业于清代著名宫廷画家蒋廷锡,受其影响甚深,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余氏绘物不拘陈迹,着眼意蕴,笔触自然而有空灵之感。如其松竹便极富神韵。

清代女诗人席佩兰,为袁枚女弟子,不但诗才出众,对绘画的理解亦十分独到。其所绘丁香册页,素谓丁香有结似愁思,解不开;画卷之中,熏风暖日,苞芯尽展,相思得解。席佩兰以女性画家的特殊视角绘出丁香一丛,淡紫凝香,清疏斜横,笔触细腻处,动人不语中。

吴门沙山春弟子李笏,尤擅翎毛花卉,画风雅致而妍丽。其绘春桃,深红千瓣,惹得山鸟心悦,倒挂枝头。画面赋色肥厚,鸟戏桃间,富有巧趣,格调明快温馨,乃花鸟佳作。

说到李笏,熟悉美术史的同仁必会想起其弟子“海上花鸟画四才子”之一的陆抑非,而陆抑非的另一位老师陈摩,亦是此批画作另一位引人注目的名家。陈摩为晚清近代杰出画家,曾随江南老画师陆廉夫习画,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翎毛走兽无所不精,而以花鸟为最。其画设色雅淡、着意精神,往往工细中见豪放,豪放中现柔情。其绘柳,垂柳缠枝,羞掩白花,如才子抱佳人,揽腰向东风。

相比之下,许永的名气可能不及马元驭、余省等,但其工笔花鸟绝对是此批画作中尤具亮点的。许永绘物,尽如西洋镜中写照,立体可触,花叶形质俱备,每教画外人兴起欲攀,如其石竹,柔瓣纤质,凝脂滑腻,细齿裁边,艳色捆芯。画心更作蚂蚱小虫,扭腰相攀,隐隐欲动,灿然春情。

兰是花鸟画中常见的题材,此批作品中,亦不乏佳作。其中,庞超、庞裁兄弟之兰蕙册页甚为经典。观此作,兄弟二人,以浓淡笔墨、浅淡粉彩分书兰、蕙:一种墨色,写尽春兰搔首百态;数笔青红,便教蕙兰不语含情。画幅上下分两开,上开以水墨浓、淡、重、清将春兰之形、神、质、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下开以淡彩设色之法,将兰朵花叶之细腻娇柔展现无遗。

想那虞山之下,得江南先祖虞仲长眠;尚湖之畔,曾是子牙垂钓之地。这批册页,无一不承载着常熟的文化内涵。而当这批佳作,以新颖独特的形式呈现于广州观众眼前之时,其艺术风华必将绽放别样光彩。春暖花开,广州博物馆携手常熟博物馆,精心策划举办“春意江南——常熟博物馆藏清代花鸟册页展”。展览以花期为序,以诗带画,配以“虞山琴派”的七弦琴声,将春绿江南时上天赐赠的芬芳带到了花城广州……

猜你喜欢
册页花鸟佳作
写意花鸟
齐白石《花草工虫册》:荣宝斋珍藏以1.299亿元成交
佳作欣赏
边寿民干笔小品册页赏析
略论高简的山水画
佳作展示
佳作精赏
想当凤凰的金花鸟
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