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6-05-14 10:02范柱宝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中数学有效性

范柱宝

[摘要]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主要手段,其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益。本文针对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就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出了六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思维的过程。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经过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当前数学课堂依然存在着许多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难以有效地调动学生思考的欲望和积极的参与,一些表面上的热闹也只是学生的随声附和。这样的提问客观上有时还会起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就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以下几点看法。

1。提问要有目的性

提问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展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是为了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机,还是为了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或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教学“中位数”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创设如下情境:小张想找工作,有甲、乙两公司可供选择。在甲、乙两公司的招聘信息中分别提供了它们的平均工资水平和具体各部门的月工资表,请同学们帮小张选择。这时一些学生不假思索就选择了甲公司,因为甲公司的平均工资明显比乙公司高,可当看到具体各部门的月工资表时,这些学生又反悔选择了乙公司,这时老师适时提问:这是为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一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引起了学生对“平均工资水平与月工资”的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并不合适,从而相机引出“中位数”的概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认识了中位数概念的实际意义。

2。提问要注重层次性

一方面,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尽量让他们回答较为基本或较浅显的问题,并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对成绩较优秀的学生,应适当安排他们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求函数值域”时,按以下顺序设置的问题:①y=x2-2x+3(x∈R);②y=x2-2x+3(x∈[-3,3];③y=x2-2ax+3(x∈[-3,3]就是由易到难有层次的问题设置。另一方面,课堂提问应尽量形成系列,环环紧扣教学内容,要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问,以提高课堂提问的价值。例如,在教学“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定值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时,可适时提出:①这里的定点、定直线、定值分别叫什么?②这个定值三种曲线都有吗?它们有什么不同?③这种定值对三种曲线起怎样的作用?解决这三个问题的难度依次增加,每一个问题都建立在对前一个问题的正确理解基础上。

3。提问要有利于突破重点、攻克难点、掌握关键

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与关键是教师提问的切入口、着眼点。因此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这些内容的钻研挖掘上,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促进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目标。

4。提问要难易适度

提问要难易适度,问题过难,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问题过易,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提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把问题提得比学生的现实发展区水平略高一些,使他们“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来”,学生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如在教学“平面的基本性质”中,若问:“过两条相交直线可以作几个平面?”学生可以毫无困难地回答。这就是一个太容易的提问,没有思维价值。但如果改为问:“过两条直线可以作几个平面?”学生一下子不好回答,他必须对两条直线可能出现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对“相交”“平行”“重合”“异面”这4种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结论,这种难易适度,有一定思维价值的提问,能更好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提问要留给学生恰当的思考时间

提问之后,要根据问题的难易度,给学生留下恰当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以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一般性的问题,如比较简单的铺垫性问题、过渡性问题,停顿时间可以短些;重要性的问题,如为了突破难点的问题、关键性问题或易混淆问题,停顿的时间可稍长一些。一般来说,在学生回答完后也要等待三、五秒钟,让他们想一想要不要再补充什么。特别是不要一个问题还未作出明确结论,又提出另一个问题。

6。提问要把握合适的时机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他可以在课堂上的任意时间向学生提出问题,但提问要获得最大的效益,就应该注意把握提问的合适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的“愤”与“悱”是指“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这句话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最佳的提问时机是当学生处于“愤”与“悱”这样的心理状态的时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结合所讲的知识内容适时提出恰当的问题,问在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应发而又未发” 之际,问在“似懂而又非懂”之处,问在“无疑又似有疑”之时。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提问效果。另外,教师还应善于从教学内容上把握提问时机,在知识的重点、难点、易混淆处,以及在贯穿知识的前后联系处提问。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有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高中数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