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然而止的生活

2016-05-14 11:08邹璧宇
中国摄影 2016年5期
关键词:海港亲历者震级

邹璧宇

2015年8月12日晚11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现场火光冲天,腾起蘑菇云,爆炸产生强烈震感,河北多地亦能感觉 到。地震台网清晰记录到了本次事故,从结果看有两次爆炸,第二次更大一些。从波形记录结果看,第一次爆炸发生在8月12日23时34分6秒,近震震级ML约2.3级,相当于3吨TNT,第二次爆炸在30秒种后,近震震级ML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截止到8月15日事故造成85人死亡 ,400余人受伤。

记得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五天后,我独自走进离爆炸点最近的海港城一号楼,只见楼内一片狼藉,随便爬几层,眼前破碎变形的门,将之前原本私密的空间出来除了,我怀揣着好奇心走了进去,最终被支离破碎的生活吸引,旁观着他人过往的幸福生活与当下的不幸。

走访了数十间因爆炸破损的屋子,看到的室内格局千篇一律,房子内部空间由开发商统一规划的,早在交房之前,便设定好了一切,包括电视的摆放位置、各个区域的功能。每一户的家居陈设在装修风格上有各自的取向,但很难脱离样板间的影子。观看家居元素的成列,让我有着如同观看一种仪式的感觉— 迈入中产的人们如何布置一个客厅与卧室。

从08年前后开始,“拥有一套属于自己房子”逐渐成了我身边不少朋友们的奋斗目标,无论家里帮忙,还是自己打拼。对于最求这样目标的人来说,房子有的时候不仅仅是实现居住功能,更多也包含一种安全感。天津爆炸后的居所,每一间屋子都是各自对幸福生活的阐述,只是在8月12日晚,一夜之间戛然而止,成为一个新鲜的废墟,屋主的生活痕迹被保留下来,一些屋子里没有了太多私人物品,却显现出一种共性,与我们想象或熟知的中产阶级生活相似的共性。

在美华大酒店门口,一个中年男人哭着喊“还我的房子”,他说自己努力七年的积蓄全部都在房子里,如今无家可归,人群中类似他这样的受害者并不在少数。除了呼吁赔偿以外,不少人在记者们的采访中,回忆过去在海港城生活,小区里有方便的幼儿园及各种商店。物业也尽力满足业主们的安全感,保安看着放心,围墙与院内有24小时的监控设备,不会随便让什么“乱七八糟”的人进入。爆炸损毁而变得无序的室内让人感到悲伤,业主们生活的运转因为这次事故而脱轨,灾难对人的伤害不仅是肉体上的,在某种程度上摧毁了人们的信念与信任。

此刻,距离爆炸发生仅过去半年,已经有新闻刊登出海港城及周边的改造,未来将把废墟改造成绿地与公园,房子仍然屹立在原来的位置,外观逐渐修补好,爆炸的场地随后会铺满绿植。从远处看,海港城及其周边,让人有种错觉— 随着时间推移,事故的发生不过是一场偶然,在记忆中逐渐淡忘。当然,除了身处其中的亲历者,他们大多数人不愿意回迁,更别说忘却那个逃命奔袭的夜晚。

傍晚之后,从远处遥望与天空渐入黑夜海港城,除了道路上的路灯,屋内不再有任何一个房间的灯火被点亮,一栋栋楼房像是墓碑,对过去那段生活的告别。

通过朋友圈得知,不少事故的亲历者已经在年初准备买房,一是当初有赔偿金,只用于储蓄会面临购买力降低的问题、二是业主们被年初深圳与上海突飞猛涨的房价吓到,如果天津房价再涨,他们可能将离之前的幸福生活更遥远。租住的房子显然无法存放当下国人的安全感,于是可供大多数业主选择的只有赶紧再买一套房,让生活重新进入他们熟悉的轨道。

猜你喜欢
海港亲历者震级
基于累积绝对位移值的震级估算方法
初心如磐
地震后各国发布的震级可能不一样?
触发与激活:影像艺术叙事理论的机制建构*
新震级国家标准在大同台的应用与评估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海港清洁工
中国地震台网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统计关系
践以诺 行以诚——习近平全球妇女峰会讲话之际访1995年“世妇会”亲历者林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