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郑永年:新加坡的政商关系更值得我们学习

2016-05-15 03:07法人彭飞
法人 2016年9期
关键词:淡马锡政商公共政策

文 《法人》见习记者 彭飞

人物FIGURES

专访郑永年:新加坡的政商关系更值得我们学习

文 《法人》见习记者 彭飞

“市场化并不是私有化,淡马锡就是国有企业,就是走的市场化。国企改革的基本原则,就是市场化。如果不是通过市场化,会导致国有企业没有任何的动机去发展。”

郑永年(供图:公共政策研究院)

8月21日下午6点,由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主办的为期两天的“当今世界的秩序与治理”国际会议接近尾声,偌大的会场里听众仍然坐得满满当当。

“你们这两天都坚持了下来,这是非常不错的。一般来讲,会议开到最后都没几个人留在会场了,但是今天我们看到几乎还是全部坐满的。”最后总结环节,会议联合主席之一、IPP学术委员会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向从不远万里赶赴广州的另一位会议联合主席汉斯·道维勒(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夫妇、来自中外各地的演讲嘉宾到摄影志愿者、现场翻译等与会人员,逐一致谢。

近四年多时间以来,除了日常学术研究,郑永年分拨出不薄的精力投诸公共政策研究,带领并培养一批秉承“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年轻学者,试图打造一支“不脱离社会现实,能反映社会经验和情况”的民间智库。

公共政策研究院凝结着研究团队的智慧和心血,并深孚众望。2016年上半年,IPP报送的6篇专题报告入选中宣部《国家高端智库报告》。去年底,IPP获批中宣部评选的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此次获批的“国家高端智库”全国共25个,其中高校智库仅7个。

“公共政策需要有公众的有序参与,智库是参与公共政策最有序的方式。大量存在的体制内智库的很多决策是脱离社会现实的。”郑永年希望,这样的一个平台(IPP),能够对中国实际情况、公共政策产生比较积极的影响,更好地帮助(高层)决策和治理。

就经济问题而言,郑永年曾不止一次撰文指出,中国文件治理经济的现象十分严重。伴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总部署,一系列关于国企改革的文件法规陆续出台,如何落实它们,成为摆在国资委和国有企业面前的重要议题。

就在本次会议召开前夕,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搭建调整重组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国际化经营平台。

随后的8月18日,总规模约20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宣布正式成立。

同一天,国资委下发《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对员工持股的原则、开展试点企业的条件等做了规范。国企改革的鼓点仍在频频传出。

会议第一天午餐后的间隙,郑永年教授从会务中抽身,接受了《法人》记者的专访,就新加坡淡马锡模式与我国国企改革的模式进行了对比,并就国有企业如何改革、如何建立新型政商关系等话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国企的两个目标相互打架

《法人》: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容易有一种极端的声音,就是一谈及国企改革就是私有化,你如何看待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

郑永年:国企改革已经不是新问题了,朱镕基时期就开始了,温家宝时期学习了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成立了国资委,这一届政府也实行了新的改革。国有企业并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独有,实际上从汉朝开始的几千年都是这样。

国家需要国有企业,因为国家需要掌控一些关键的部门。20世纪30年代西方出现的经济大萧条,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经济危机,对西方经济打击很大。西方怎么对付经济危机呢?一个是财政政策,一个就是货币政策。中国两个政策都有,此外还有国企。西方也有公共部门,但是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的公共部门也是国企的一部分,国有企业远远大于他们的公共部门。所以每次危机来临,通过国企对付危机都是中国传统的做法,国有企业要平衡市场经济。

西方也有市场失败或者政府失败的问题,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经常导致市场失败,完全交由国家也会导致政府失败。中国希望构建一个经济体制,在国家、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之间平衡。所以,很多人一说国企改革就是私有化,我一直是不同意的,不能完全走西方的道路。

《法人》:左派支持国企扩张,右派支持国企私有化,国企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改革原则?

郑永年:两个都不对,国企要做强就要市场化。市场化并不是私有化,淡马锡就是国有企业,就是走的市场化。国企改革的基本原则,就是市场化。如果不是通过市场化,会导致国有企业没有任何的动机去发展,像20世纪50年代一样。没有民营企业,国企的效益就下来了,最终导致贫困。

《法人》:中国经济上半年的“成绩单”已经出来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下滑至2.8%,可谓历史新低。一边是国企紧锣密鼓的改革,一边是民间投资的持续下滑,你曾经撰文称,今天中国经济领域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大多都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失衡的表现。你觉得民间投资持续下滑会加剧二者走向失衡状态吗?

郑永年:民间投资下滑也是正常的。一方面政府提出“一带一路”政策,民营企业走出去比较多。为什么会持续下滑?我觉得主要还是国内的民营企业,没有提供更多的投资空间。中国本身的投资空间很大,但很多投资领域不对民营企业开放。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投资,很多城市房价大涨,使得民营企业的成本又提高了。还有就是受国有企业扩张的挤压。

使国企走向市场经济方向的做法应当给予肯定

《法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国企改革方案,也有很多措施落地。比如,在本次会议召开前的8月18日,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宣布正式成立,基金总规模约2000亿元人民币,首期规模1000亿元。同一天,国资委还对员工持股的原则、开展试点企业的条件等做出了文件规范。你觉得国企的整体改革方向是什么?

郑永年:不论是职工持股还是成立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整体目标是让它往企业化方向发展。因为国企首先是一个企业,我们现在国企的主要矛盾是它有两个目标:一是经济目标,也就是企业目标;另外一个,它又是政府的一部分政治目标。这两个目标互相打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改革说得很清楚,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所以无论职工持股也好,还是成立政府风险投资基金也好,都是运用一些手段和方法推动国企市场化,往市场这边倾斜。我觉得无论是员工持股还是成立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都是为了使国企更加走向市场经济的方向,所以应当给予肯定。

《法人》:职工持股对国企改革能有多大的促进作用?

郑永年:职工持股是为了培养职工责任感,这个并不是中国的创造,很多西方国家都已经有了,而且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不仅国企,华为等民营企业也是职工持股,以前去贵州看农村土地,农村的好多公司也都是村民持股,这和职工持股的道理是一样。职工持股不仅解决职工积极性的问题,还能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目前这种模式没有推展开来,这种思想还没有成为政策,我希望它能够成为政策。

郑永年(供图:公共政策研究院)

淡马锡模式就是去行政化、去官僚化

《法人》: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这一新的风险投资基金的建立,让很多人想起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建立的淡马锡投资公司,其最早的目标也是为了促进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改革。你觉得淡马锡公司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郑永年:对淡马锡模式,有一个基本认同就是,它是“公司”不是“政治单位”。淡马锡公司没有行政级别,去行政化、去官僚化。淡马锡模式很简单,它就是一个企业,企业就要赚钱,不赚钱就要关掉。谁拥有企业并不重要,是不是企业最重要。淡马锡模式就是要设立一种机制,使它成为企业而不是政府的一个部门。如果既要实现企业目标,又要实现政治单位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中国除了要学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更要学新加坡的政府怎么跟企业打交道,就是建立什么样的政商关系。中国现在的政商关系并不是政府跟企业的关系,而是企业家个人跟政府里面的个人之间的关系了。政府官员走了,关系就没有了,企业家就要重新找关系。

我希望政商关系中,政府是以一个法人而不是个人的身份在和企业打交道。中国的政商关系经常中断,为什么老腐败?因为市长、市委书记走了,企业家就没有关系了,就要重新找关系,重新腐败一遍。如果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永恒的话,我不管你市长还是市委书记,我面对的是一个组织,不管谁上台谁下台,都能自动树立关系,这样(企业)成本就低了。

猜你喜欢
淡马锡政商公共政策
论中国法院执行公共政策的价值逻辑
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原理
——基于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视角
政商关系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机制与理论进路
公共政策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及其防范对策
政商亲清,行稳致远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崇“亲”尚“清”两相宜
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