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的多维内涵与新闻生产

2016-05-18 08:35肖叶飞
新闻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

【摘要】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放松规制的语境下,不同传媒产业通过并购、重组和整合,达到内容、渠道、组织和终端融合,实现数字化、互动化、集约化的融合新闻生产的过程。在不同的语境中,媒介融合具有多维内涵。媒介融合需要再造编辑流程和组织架构,创新新闻生产的流程,建构融合新闻生产模式。

【关键词】媒介融合;生产流程;规制融合;多维内涵

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放松规制的语境下,不同传媒产业通过并购、重组和整合,达到内容、平台、网络、渠道和终端的融合,实现数字化、互动化、集约化的融合新闻生产的过程。媒介融合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内涵,需要积极面对。对于传媒业来说,需要改造新闻采集、编辑流程和组织架构,再造新闻生产的流程,建构新的新闻生产模式。对于传媒规制者来说,需要树立融合规制理念与思维,为媒介融合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媒介融合的发展与演变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媒介融合。一旦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各种信号被数字化,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信息,在计算机中用0和1表示,可以以无数种方式来改动和处理它,并把它传给各种终端,就产生了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我们生活的数字化的媒介环境。

1994年,第一次提到“媒介融合”概念的是《纽约日报》,它在报道《圣荷西水星报》与美国在线共同推出名为《水星中心新闻》电子报服务的时候,文章标题是“第一次媒介融合”。1995年,《论坛报》《时报-镜报》、奈特-里德报业、先进出版公司、考克斯公司、甘乃特报业、赫斯特、《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各出资100万美元组建了新世纪网络公司,通过互联网获得读者和在线广告。2000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坦帕市新建了一座传媒大厦,一共投资4000万美元,将《坦帕论坛报》、电视台WFLA-TV、网站Tampa Bay Online一起搬入新大厦办公。虽然一起办公的报纸、电视台与网站各有独立的人力资源、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是,可以共享资源。对于突发新闻事件,设有专人指挥,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传递新闻给三家媒体,协调对新闻的采访与发布。

有了媒介融合的实践,理论工作者开始总结媒介融合。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利伯格传播学院教授拉里·普莱尔(Larry Pryor)从新闻生产的角度给媒介融合下个定义,他认为,融合新闻发生在新闻编辑部中,新闻从业人员一起工作,为多种媒体平台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并以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大众,通常是以一周7日、每日 24小时的周期运行。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尼其森(Andrew Nachison)从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角度给媒介融合下个定义,他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1]

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根据不同传播语境下融合所表达的含义,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融合新闻”的类型: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所有权融合。[2]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的戴默(Lori Demo)等几位学者在论文——《融合连续统一体:媒介新闻编辑部合作研究的一种模式》中提出了“融合连续统一体”这个新概念,具体包括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融合等不同媒介融合层面。[3]这些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媒介融合的多维内涵。

我国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始于2005年,著名学者蔡雯教授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期间将媒介融合这个“舶来品”引入国内,她系统介绍了美国媒介融合的现状以及融合为传媒业带来的变化。她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同传媒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终端融合的过程。[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从Web1.0向Web4.0快速推进,我国的媒介融合也在不断演进,具体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这个阶段,传统媒体直接把内容搬到互联网,处于“翻版阶段”。信息的传播是单向性的提供,受众被动接受。传统媒体是主要的信息提供商,互联网仅仅是一个新兴载体。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开设自己的新闻网站,提供电子版报纸,报纸开始实施数字化战略。

第二个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动发展。网络成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平台,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博客(Blog)成为这个阶段的互联网新应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技术和平台上完美融合,报纸网站的内容与印刷版有了较大区别,新增了利用网络的优势与特点而传播的内容;广播电视网站除了转播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外,开始提供自己编辑的新闻;网络媒体开始利用自身优势来进行新闻内容的取舍与传播。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报纸网站、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刊、数字化平台、电子阅读器、手机二维码、户外数字媒体、电子商务、移动采编系统等九大类“数字报业的创新方向”。

第三个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关联数据和语义网络等,形成了人和网络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促使媒介融合从内容融合、平台融合到了更高层次的产业融合。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综合了包括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成为综合的信息服务者,开展电子商务、游戏娱乐、网上社区等其他服务项目。

二、多维视野下的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因使用语境不同,具有不同的所指,厘清其不同内涵尤为必要。总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层面的意义。

(一)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是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渠道有机联结在一起,衍生出不同形态的信息产品,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实现全媒体传播的业态。例如,人民日报社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工作,已经从一份报纸转变为全媒体形态的“人民媒体方阵”,成为拥有报纸、杂志、网站、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屏、微博、微信、客户端等10多种载体的新型媒体集团。媒体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传统媒体积极涉足新媒体业务,开办微博微信公众号;依托自身的丰富媒体形态资源,介入网络、IPTV、移动电视与手机等多媒体领域;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合作,发挥多平台互补优势,通过多渠道传播全媒体信息。

(二)内容融合

在媒体融合之前,我们已经习惯了媒体机构单一介质的运行。如报社以纸张为介质,以文字、照片、图表等传播符号进行信息传播;广播电视台以电波为介质,通过声音、画面、视频共同完成新闻信息的传播。随着数字编码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化成为可能,数字化后的素材和内容促进了内容融合。媒介融合促进了内容生产的融合,受众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生产者。博客、微博、微信、微视频、飞信以及QQ、MSN、人人网等社会性交流工具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逐渐盛行,用户原创内容的爆发式增长,为内容融合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网络融合

网络融合主要是“三网融合”,就是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三网功能趋于一致,能够提供包括文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实现业务之间相互竞争,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三网融合的本质实际上是广播网和通信网都与互联网融合,三网融合的核心是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网络融合目的是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寡头竞争,消除垄断,提高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多样、快捷方便的信息和文化服务。

(四)平台融合

随着智能化终端的不断涌现,网络的数字化、宽带化、交互化与智能化的不断推进,广电平台、网络运营平台、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平台、电商平台、社交平台以及政务平台等多种平台逐步融合。例如,中央电视台正在建设中国视频云服务平台,已经成立央视新闻、央视影音、4G手机电视平台等项目组,加快实施融合发展项目,建立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四大平台的协同联动,向手机、电视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移动电视和户外大屏等多种终端分发内容。

微信、微博、二维码平台、客户端成为媒体与受众互动的最便捷的融合平台。微信、微博传播新闻信息,制作话题;二维码平台连接线上线下,与用户实时互动;客户端成为最活跃的传播平台、经营平台。特别是随着4G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移动客户端成功超越电脑版客户端。各个传统媒体纷纷建立各种客户端,例如,报纸客户端、节目客户端、频率频道客户端、新闻客户端、阅读客户端等,形成了客户端矩阵。例如,湖南广播电视台的移动客户端“芒果TV”、安徽广播电视台的“啊呦”、四川广播电视台的“熊猫视频”、浙江广播电视台的“中国蓝”等,影响力较大。一些地市级媒体的客户端影响力超出了当地,覆盖全国,成为重要的传播与经营平台。

(五)终端融合

终端融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数字终端设备融合,二是终端设备融合所带来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的融合。终端融合最终实现通过单一设备就可以兼容所有类型媒介。例如,电视、手机、电脑都具有打电话、上网、看电视的功能,电视屏、手机屏、电脑屏等三屏逐渐走向合一。在媒介融合时代,将打破原有的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渠道,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等不同的载体视为一体化的“融合信息终端”,以新闻内容在不同载体的相互嵌入,以新闻内容的多形态化,实现全天候传播,满足受众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六)所有权融合

发达国家的媒体所有权融合是通过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的方式实现的,呈现跨媒介、跨行业与跨国界的特点。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阻隔,我国传统媒体单打独斗的局面较为普遍,迫切需要所有权融合,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多媒体传媒集团。通过政府的推动,我国也形成了一些所有权融合的跨媒体传媒集团,例如成都传媒集团、佛山传媒集团、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等,这些传媒集团涵盖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以及出版等领域。但是,我国传媒集团还存在产权不清、主营业务不突出、受众定位缺乏差异化等问题,没有实现资源共享与一体化运营,甚至形成了地方垄断。我国鼓励通过市场手段实现所有权的融合,近年来,这方面的所有权融合不断推进。2015年文化传媒行业并购事件总共超过165起,排除有23起未透露并购金额的案例,其它并购事件的金额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0%。

(七)机构融合

媒介融合要促进组织机构的融合,改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分立单干、各自为政的状况,适应融合新闻生产的需要,构建融合型的组织结构。例如,BBC的媒介融合不仅仅呈现在终端上,而且体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整合中。BBC将原来各自独立的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部搬入一起办公,共享资源,形成一个跨平台的多媒体新闻中心,将融合理念贯穿于新闻生产、传播和反馈过程中。BBC新大楼的新闻编辑部堪称“超级编辑部”,中心是一个由八个工作台组合成的棱形的中心调度区,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体的工作区围绕大厅中心呈四处放射状。由中心区向两边呈放射状散开的工作平台,一半是面向国内受众的国内部,一半是面向国外受众的国际部。这样的编辑部设计恰恰体现了BBC媒介融合的理念。

(八)管理融合

管理融合包括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体现为国家的媒体管理体制的融合,微观层面是指媒体内部的管理机制的融合。为了促进融合,2013年我国合并了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电总局,成立了融合性的规制机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坚持不同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推动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例如,我国对IPTV、手机电视与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遵循《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实行融合规制。在微观管理层面,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一些省级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探索与新兴媒体在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导向管理与运营管理的一体化,实现传媒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与共享融通。

三、融合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

媒介融合的基础是生产形态的融合,其核心是开发与共享内容资源,生产与传播融合新闻。因此,它必然要改变新闻传播流程,形成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和营销方法,实现从载体到内容,从采集制作到传输、接收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形成新的融合生产流程。

(一)再造融合新闻生产指挥中心

再造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生产流程,核心是要建立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对整个新闻生产流程实施有效指挥调度和有序调控管理。

按照融合新闻生产的要求,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的管理模式是:调度中心位于这个平台的中央位置,其他纸媒、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业务部门环绕周围。调度中心统领选题管理、线索管理、内容管理、用户管理、任务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统筹新闻信息采集平台、线上线下编辑平台、信息发布平台与用户管理平台,并使之一体化运行。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的决策层,要是一个既懂管理又能协调新闻生产的创新团队,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一名擅长在多媒体传播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决策与领导作用。

针对重要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要实行滚动式信息管理和重大新闻动态式的整合策划,指挥中心根据其稿件的新闻价值,决定呈现的方式,转而分发给各自编辑业务部门进行深加工,并分别在不同介质平台上对外发布。信息调度中心通过数据库储存、加工和处理,形成自有的信息库和内容超市,供新闻生产者选取或向外传播。[5]

(二)全能记者的多媒体信息采集

媒介融合时代的全能记者,必须具备跨媒体传播思维,同时又是“一专多能”的新闻信息采集者,能够娴熟地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采写技能。特别是在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中,需要跨媒体思维进行新闻信息采集,这考验着记者的思维能力、采访技能与现场应变能力。

掌握了多种媒介技能的“全能记者”,具备能写、能拍、能摄的基本技能,能够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美国密苏里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等大学都在重新设置新闻学课程与培养计划,为未来的“全能记者”培养多方面的才能。这种未来记者的基本技能是,可以携带一个苹果电脑、索尼数字摄像机、录音笔和移动卫星手机,完成所有音频、视频以及Flash的编辑工作。“全能记者”能够根据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采集文字稿、图片、音频与视频资料等进行报道。[6]

(三)多媒体编辑的信息分层处理

融合媒体时代,在后期编辑平台,必须有一支适应媒介融合的新闻编辑队伍和运行机制。融合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除了必备新闻策划能力、对信息的整合能力、编辑能力、把关能力,还要熟悉数字化媒体设备技术,对来自记者的新闻信息、用户信息、数据库信息进行分层处理,了解各种媒体的操作技能和传播特点,具备深入解读新闻能力、快速的现场反应能力、多媒体信息整合能力等,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新闻编辑要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分层处理,实现新闻资源整合开发。所谓分层,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要按照多形态多终端传播的要求,对内容资源进行分类处理。其二,按照受众的需求,对内容资源进行多媒体分层开发。根据新闻内容及传播媒体的特性,对相关的内容资源进行整合。新近发生的资讯类信息,编辑要及时编发到网络、手机、广播电视等媒体上,提高其传播的时效性;需要现场报道的,则可考虑编发电视节目和视频节目;需要进行深度报道的,可发挥平面媒体的特点进行深入解读,也可用电视专题节目、视频专题节目的形式做深度报道,还可以利用微博形式,吸引受众参与其中。

(四)多媒体终端的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终端是新闻传播流程的最终出口,也是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流程构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融合新闻生产需要具备一套可以在统一界面上加工与编发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数字化管理平台,编辑根据各种不同终端的特质加工整合,以报纸、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户外大屏、移动电视等多媒体渠道发布多媒体信息,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扩大受众规模。跨媒体信息发布的融合终端主要有三大类:即网络终端(电脑)、移动终端(智能手机、 Pad)和电视终端(IPTV、互联网电视)。

信息发布终端是与用户接触最密切的端点,加强信息发布终端的用户管理,是提高新闻信息传播与服务效应的关键环节。用户终端管理要集中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建立用户生产信息内容的上浮机制,使用户生产的内容(UGC)成为专业新闻生产(PGC)的有效补充。第二,建立用户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对多介质信息终端的信息接收和反馈状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寻找用户的兴趣点;依据用户对所接受新闻信息的意见和评价,及时改进新闻产品。第三,建立用户档案资料。要利用数据库和信息推送技术,对用户进行细分,建立用户管理档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新闻产品。

注释:

[1]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forum, HongKong, June 5,2001.

[2]Stephen Quinn and Vincent F.Filak, Convergent Journalism: An Introduction, Elsevier,2005,P5.

[3]Dailey,L.,Demo,L.,&Spillman,M.(2003),The convergence continuum: A model for study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media newsroo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Kansas City,MO.

[4]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

[5]姜平.媒介融合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59.

[6]肖叶飞.融合新闻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J].新闻传播,2012(12):9.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
报网融合语境下的纸媒言论独立性研究
融媒时代地方院校新闻实践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互联网+出版”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