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互联网+”思想在传统货运业的应用

2016-05-19 14:07徐凤琴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信息共享互联网+互联网

徐凤琴

摘要:随着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思想,互联网在各行业的运用高速发展,传统货运业也在积极向“互联网+”的模式靠拢,但整体发展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传统货运业的问题所在,提出运用“互联网+”思想构建新模式,解决现存问题,向高效物流、智慧物流迈进。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货运;信息共享;O2O平台

中图分类号:F542.8;F25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已经初现势头的“互联网+”作为国家鼓励的战略,引导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2015年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一年,大量O2O平台的兴起,也体现了思想的引导作用。物流业对于“互联网+”运用比其他行业稍慢,但从货车帮等APP的迅猛发展,也可以看出这种商业模式不容小觑的发展势头。

一、“互联网+”的含义

“互联网+”的核心在于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加上其他领域的模式。依靠互联网,利用信息技术,将各个行业领域联系在一起,使传统产业相互融合,达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进而使得整个市场供需匹配,是“互联网+”的主要目标。

二、传统物流货运业现状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产业。物流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国家发展的程度。在看到物流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

其一,传统货运业管理混乱。传统的货运行业,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货运司机之间的恶性竞争、货源难觅的就业状态,使得货车司机这个职业变得格外艰难。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公路运输作为占比运输业75%的支撑力量,必将迎来更大的需求量,而混乱的市场,将会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瓶颈环节。

其二,信息共享程度低,获取信息难度大。信息的不对等,是造成物流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发展缓慢的关键因素。截止2014年,我国绝大多数车主的货源都来自于物流园区等地方,而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非常传统,一部分通过口头宣传或者物流园区的小黑板等宣传墙共享信息。这种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效率低下、辐射范围小、很难安排最优化运输等。另一部分则通过货运中介,交一定的中介费用来获取货源,这种方式减轻了货主的负担,但大大提高了货运成本。

其三,我国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目前,我国许多物流企业仍旧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近年来电子数据交换(EDI)、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应用广泛,但我国相对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而言,其应用水平较低。

三、互联网与传统货运的结合的模式

“互联网+”的思想已经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提出,也为传统的物流行业指明了一条发展之路。各种O2O平台的兴起,对“互联网+”做出了很好地阐释。货运市场管理的混乱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是我们急需面对的两大难题。利用“互联网+”创新模式,将是传统货运业的突破口。

2015年互联网在货运业发展迅速,物流行业也产生了一些类似于O2O打车软件的平台,例如货车帮、运满满等。这些企业的发展目标在于整合整个国家的运力资源,搜集货运需求,使得车货信息匹配。目前这些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不可否认这是“互联网+”思想在物流领域迈出的重要的一步。互联网与传统货运的结合,基于此,但不止于此。

首先,互联网能够帮助传统货运业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供需的匹配。近十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推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也是我们链接网络与各行业的重要工具。通过手机APP功能,搭建一个O2O平台,让货主能够实时发布自己需要的运输车辆类型、大小等,与此同时,车主也能够通过终端获取并筛选所有的货源信息,轻松达到供需匹配。这种依赖于手机的模式,改变了司机蹲守在物流园寻找货源的生存状态,智能手机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双方寻找车辆、货源的成本极大降低。结合规范的管理,加强平台对车主、货源信息的审核,提高平台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先进信息技术加强平台对货物信息的获取,提高可视化程度,这种模式将会受到广大车主和货主的欢迎。

其次,去中心化的模式,能够大大降低物流成本。现在的互联网+物流企业在做供需匹配这件事的同时,并未贯彻去中心化的思想。不同地区的物流,都会有物流信息中介,这些物流信息中介通过收集货源,把货源交给车主,从而收取相应费用盈利,这无疑加重了成本负担。现在的企业没有跳过这些信息中介而发展的原因在于:其一,这些信息中介拥有大量的地区资源,相比于大规模布局的企业而言,他们对于地区的需求更为了解,通过中介,平台能够以相对低廉的成本获取大量信息;其二,这些地方信息中介通过收取中介费用的方式盈利,直接去中心化会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很大影响,这对处于初步发展期的公司是不利的;其三,初期许多货主出于对平台的不信任,是平台推广的难点,通过区域中介能有效解决这种问题。基于以上三个方面考虑,互联网下的物流业并未完全去中心化,但可以预见,去中心化是大势所趋,也是信息化物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平台完善成熟之后,去中心化便会慢慢凸显出来。

第三,搭建大数据下的物流电商平台。通过O2O平台,车主能够快速高效地找到货源,随着平台的发展,企业可以建立平台的信誉,借助于平台信誉,搭建一个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物流电商平台。这种模式之下,“互联网+”不仅仅在于整合车和货的资源,同时还整合物流货运车辆资源、二手车资源、车辆保险资源等等,结合在线支付,搭建物流领域的综合性平台。通过一个平台,车主可以找到货源,可以购置自己需要的车辆,甚至可以完成车辆保险的购买。

四、“互联网+”在物流领域发展前景

至2015年,一些物流企业已经涉足了互联网这一领域,遗憾的是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做到行业标杆。这正表明物流的互联网时代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的方向绝不仅仅是物流信息化的升级,而是利用“互联网+”思想,对物流企业运行模式进行的全面变革。从互联网这一层面来看,信息的共享将会使得行业与行业的融合、行业界限的模糊化成为大趋势,比如传统物流行业与电子商务行业。可以预想,“互联网+”将会延伸至各个行业的细分领域,信息一体化引领着物流行业发展的未来。

猜你喜欢
信息共享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