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理论的经济思想与案例分析

2016-05-21 06:23杨朝辉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经济思想通用电气理论研究

杨朝辉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创新型企业理论的经济思想与案例分析

杨朝辉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创新型企业理论的构建在相关经济学者、管理学者和历史学者的研究中都有涉及,尤其是技术创新、创新经济学学者和以高科技大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和管理学者,他们对创新型企业如何进行创新管理,以及长期取得创新成功企业所具有的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征,从宏观和分行业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基于这些学者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结合对电力制造行业和通用电气公司进行研究的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尝试归纳分析通用电气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企业创新机制,可以对创新型企业理论建设做出贡献,并对当今中国大型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和经验借鉴作用。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理论;经济思想;理论研究;案例分析;通用电气

一、彼得·德鲁克的创新型企业理论思想

曾多年担任通用电气管理咨询顾问的著名学者彼得·德鲁克在《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中对企业创新型组织进行了论述,“几乎每本相关管理著作中都讲到并强调了创新的必要性,但这些著述一般很少涉及到为了鼓励和指导创新并使创新发挥作用需要怎样进行组织和管理,以及需要做些什么系统性工作。”[1]他在《管理的实践》[2]中对如何组织和管理创新活动以成功实现创新这一企业的主要职责给予了关注。“每家企业的管理当局都强调创新的必要性,但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很少把创新作为一项特别工作来予以组织。”[1]

德鲁克回顾总结了企业界和学术界对创新概念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所认为的“创新”还只是一项单独的工作,或者仅仅把创新看作是一种技术工作、一种研究工作。他认为,当时人们对创新的认识,等同于发明家的发明成果。他列举了部分19世纪催生出新的重要产业的多项重大发明。如1856年德国发明家兼企业家西门子发明发电机、爱迪生改进发明白炽灯,以及19世纪的其它一些发明,如打字机、汽车、电话、无线电通讯和电子管等。[1]德鲁克用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帮助塑造现代世界的伟大发明及其所催生出的新产业展现出科技发明的巨大威力和价值,并开始关注和论述这些发明和发现是如何驱动产生新行业,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

德鲁克对企业如何在创新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要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他指出,不同于19世纪的情况,20世纪的创新活动必须纳入到现有的大型企业组织之中,大型企业必须越来越具有创新能力。德鲁克强调创新已经不再是个人发明家的发明活动,而是要整合进企业运营中,并将创新精神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大企业的创新活动没有降低中小企业的创新作用,大企业很多情况下会从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取科技成果。而且,大企业需要数以千计的中小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参与到整个创新过程中,实现科技成果、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商业化普及,成功实现整个创新过程。

德鲁克认为,企业在创新活动中担当着主要角色,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器官,其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创新。他用数字比喻强调企业必须建立起组织和管理创新活动的系统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德鲁克指出,当今的大型企业所掌握的人力和资本是100年以前所不能想象的。研究发明和把研发成果转化为新产品和新业务与所需投入之间的比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作为一种经验规律,如果在产生一种新思想上花费1美元,那么在对其进行研究以转化为一种新发现或新发明上就必须花费10美元,在研究上每花费10美元,在开发上则至少要花费100美元,而在开发上每投入100美元,则在市场上成功推出一种新产品,将其商业化普及,创建起一项新的业务就需要花费1,000美元至10,000美元。只有在市场上成功推出一种新产品并建立起一项新业务之后,才能说已经有了一种创新。[1]

德鲁克认为创新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用语,而是一种经济或社会的变革,是一种约瑟夫· 熊彼特所称的“创造性毁灭”。[3]这一过程巨大的投入和风险,意味着大量的创新努力必须集中于有效控制、协调和调配研发和市场营销等创新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而这正是集聚着大量人力资源和可支配财力和物力资源的企业机构所需做出的努力。德鲁克强调了企业系统地管理创新,建立起高效组织和管理创新活动的制度体系的重要性。他更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角度强调,“在这个要求创新的时代中,一家不能创新的企业注定会走向衰落,在这样一个时代中,一个不知道如何对创新进行管理的企业管理层是无能而且不能胜任职责的表现。对创新进行系统地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机构,尤其是企业战略高层的一种挑战,一种能力的试金石。”[1]

二、克里斯托弗·弗里曼的创新型企业理论思想[4][5]

这种系统的创新管理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组织和运营形式,或者说,可以持续取得创新成功和长期发展的企业,具有哪些一般性的系统性特征呢?创新经济学者弗里曼对电力、化学、石油和电子等取得长期成功发展绩效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他的结论强调了创新型企业拥有基础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强调了大型企业的创新优势。

20世纪70年代,弗里曼主持了由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开展的萨福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检验弗里曼所归纳创新型企业的一般特征。该项目通过在英国每个工业部门中选择一家创新成功的企业和一家创新失败的企业进行系统性比较,以此验证创新型企业创新成功规律的总结。例如,针对“企业规模较大,拥有足以长期提供研究开发的巨额资本”这一特征,萨福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科学仪器等制造企业的创新而言,公司规模完全无关紧要。虽然公司规模与所从事创新项目的类型有关,而且行业间的差别很大,但弗里曼强调,很多创新成本高,花费时间长的原创性创新仍然是大企业更具优势。

弗里曼进一步论述了企业规模、基础科研实力和市场力量对企业创新成功的重要性。针对企业市场力量,他指出,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市场因素的作用特别突出,萨福项目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尺度也正是商业性尺度。一项创新尝试如果未能成功实现研发成果的商业化普及,获取可以创造最大化利润回报的充分市场份额,即使从技术角度很优秀,也是失败的“创新”。能最大限度的拓展市场份额,最大化创造利润的创新才是成功的创新。

萨福项目的后期领导者罗伊·罗斯维尔基于实证的调查研究,结合马克·道奇逊[6]、沃尔特·泽格[7]和哥印拜陀·普拉哈拉德[8]等创新经济学者有关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的研究成果,在《工业创新:成功、战略和趋势》[9]以及《成功的工业创新:20世纪90年代的关键因素》[10]两篇论文中,对长期取得创新成功企业的特征进行了总结。他的结论主要强调了创新型企业中企业高层的企业家精神。作为弗里曼研究工作的继续,罗斯维尔对长期取得创新成功企业的战略高层所具有的特征,创新型企业全局性创新精神,创新型企业所拥有的各职能间高效协调合作机制等主要特征的归纳总结,为创新型企业理论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的创新型企业理论思想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造性毁灭概念,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大致意思是将现有经济运行中的资金、人力、物力、组织管理经验等有形、无形资源“抽取调配”,为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情势和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未来长期发展,将这些资源创新性重新组合,以创造出新的、质变式的经济发展。从微观角度来看,履行这一创造性毁灭职责的是企业家。企业家要想履行和完成这一资源重新整合,创造出更加本质性、跨越式的经济发展,首先要拥有并掌控和协调这些资源。历史学者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11]和《战略与结构》[12]中,论述了企业资源和各种职能力量的建立。他以美国经济史各时期的主要行业企业为例,以铁路、装备制造、钢铁业和食品工业等行业的不同发展特征为背景,论述了大企业职能力量构建的共性,更在《战略与结构》中用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标准石油公司和西尔斯罗巴克等具行业代表性的大企业来论述企业资源和各种力量的构建。在这里,他也强调了这些企业创建者,即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的关键作用。

在19世纪中后期,随着美国人口,尤其是有劳动能力人口的迅速增长,购买力的提升,贯通全美铁路网的建立等,美国形成了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钱德勒把分销革命作为这一时期美国企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例如食品肉类行业,以麦考密克公司为代表的农用机械类等行业的创业者,面对全国性的巨大市场,纷纷建立起庞大的销售网络。随着销售力量的建立,生产力量也必须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来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各行业按照行业特征,纷纷建立起可以实现规模生产的大规模生产设施,改进生产方法,利用现代化生产设备,以低成本、高质量、高产出来满足销售力量不断开拓的市场需求,同时通过这种大规模生产和销售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来稀释投资成本。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经营复杂性提高,仅集齐整合了生产、销售、采购和财务等职能力量也难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规模扩大、经营复杂性提高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因此,建立合理化的高效组织结构成为当务之急。钱德勒在《规模与范围》[13]中,将组织管理力量的构建作为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长期发展优势的必要条件,组织管理力量因而成为包括生产力量、销售力量在内的大企业三方力量之一。有了强大的销售、生产力量和高效率的管理力量虽不能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必然取胜,但这三方力量只要缺少任何一种,大企业在新的经济和竞争环境中就难以生存和发展。

到了19世纪后半叶,随着石油、电力、通讯和化学等高技术企业的兴起,技术和产品创新成为这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些高技术企业都是资本高度密集型的企业,正如钱德勒的理论归纳,这些企业在建立之初就需要建立强大的生产设施和销售力量,以迅速稀释在科学研究、技术专利等方面的巨大投资。构筑市场力量、生产能力和高效的组织管理毫无例外也是这类高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管是之前的食品工业、商业企业,还是这些高技术企业,生产、销售和管理以及充足资金的保障,仍然是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然而,对于电力、电子通讯和化学等高技术企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这些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力量源泉。这些企业在成立之初多是由爱迪生、马可尼和伊斯曼·柯达等发明家兼企业家建立,有的是以科研专家、工程师和发明家的成果为基础,由投资人兼企业家建立而成,如查尔斯·科芬和汤姆生合作建立的汤姆生·休斯顿电气公司。这些企业的共有特征就是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上的新产品创新。因此,建立起高水平的技术开发和工程技术力量,拥有企业制度化的工程实验室成为这些高技术企业的关键力量与核心能力。即便是某些发明家兼企业家基于自己的技术发明建立起企业并取得初期的成功运营,不管他的销售和生产等力量有多强,如果不能长期保持并增强技术竞争力,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他们企业的持续发展也难以为继。

电力、化学、石油和电子等高技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高技术产品的创新为基础,高水平的工程和技术力量是这些产品创新的基础,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则以新的科学知识和不断的科学发展为基础。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随着这些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工程技术越发复杂,对新的科学知识的依赖越发严重,很多工业企业和大学研究院所或独立的科研机构保持合作,以获取企业发展、产品创新所需新科学知识的支持。但随着竞争的加剧、科学和技术提升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以及同行业企业普遍对高科技的追求等等,促使高技术企业完全依赖外部科研机构的危险性越来越高,不仅竞争获取外部科技成果的成本提高,而且容易被竞争者获取自己的发展动向。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自身如果没有较强和系统的科研能力,在科技进步变幻莫测的时代,什么样的科技成果有开发潜力,如何有效的进行开发,都成为企业创新无法掌控的变数和风险。到这一时段,高技术企业建立起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力量,就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基础,尤其是企业内部基础科学研究机构的建立,就成为新时期发展环境下高科技企业建立科研能力的主要表现和必要制度创新。从1900年通用电气公司建立起企业内有组织的、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工业研究实验室,美国企业中杜邦公司、西屋电气公司、柯达公司等不同行业企业先后建立起自己的工业研究实验室,同行业滞后企业迫于竞争的压力也纷纷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研究实验室。这样,在20世纪初期阶段,美国大部分高科技企业都建立起了自己的科学研究力量,并且和外部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个体科研专家保持联系与合作关系。

四、其他学者对创新型企业理论的分析

菲利普·安德森在《技术非连续性与组织环境》一文中即论述了小型创新型企业的专业性和灵活性等优势,也强调了大企业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他认为,虽然小企业在竞争初期可能具有优势,但随着竞争进程的推进,大企业往往会通过资金和市场力量等压倒性的优势最终取得胜利,攫取创新成果。[14]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拉尔夫·科迪纳在20世纪50年代初进行的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改革,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将小企业的专业性和灵活性与大企业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以保持和加强企业在多元化发展的各类相关业务中的创新与竞争优势。

海恩利用实证考察总结长期取得创新成功的企业主要进行了如下战略措施:一是战略性拓宽企业业务范围;二是小规模创新实验;三是发展业务创新团队,培养团队协同能力;四是强化创新时效,提高创新时间观念;五是不断进行产品评估,及早剥离衰退业务;六是激励和有效发掘创新思想;七是及时终止无效益的创新活动;八是激励全体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九是构建创新激励和奖励制度;十是打造一个可以进行高效评估创新可行性及收益预期的投资团队等。[15]

阿什德·康恩通过对创新型企业和非创新型企业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特征。他对美国德克萨斯州50个制造企业做了考察,将它们区分为创新型企业和非创新型企业两个类型。考察结果发现创新型企业都具有系统性创新管理能力,而非创新型企业具有和创新型企业截然不同的特征:即长期固守过去曾经取得成功的技术和产品,满足于新古典主义供需模式的运营;缺乏企业家精神;管理者以适应外部环境而疲于碎片化改革和消极应对竞争等。[16]

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经济活动研究中心分析了大企业的创新优势,结果显示,虽然小企业在保护较好的市场利基,利用外部知识进行产品和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表现良好,但小企业资源缺乏、抗危机能力差,多数只能靠引进高科技成果实现创新发展,无法像大企业一样有充足的资源长期进行基础研发,进行自主创新,小企业的可持续性创新发展明显处于劣势。[17]

菲利普·阿吉翁对英国90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也是对创新型企业和非创新型企业的区分考察,集中于两种类型企业的投融资机制。调查显示,创新型企业拥有更多的知识、创新成功经验和良好声誉等无形资产。更少地依赖于债务融资,而是通过创新投融资制度等方式保证充足的创新投资资金。[18]

肯尼博雷也通过实证研究区分了创新型企业和非创新型企业,他的考察中创新型企业多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在企业规模,创新资本来源,产业战略选择等方向相对于非创新型企业拥有绝对优势。[19]

各相关领域的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研究方法分析了创新型企业的特征和创新型企业实现创新的具体过程。相对一般企业,创新型企业在履行创新职能、实现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建立、整合并发展了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企业科研能力、科技和管理人才和外部环境等多种资源力量,正是这些资源力量的建立、培养、整合与调动,以及彼此间系统性的协调合作,促成了创新型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五、学者对通用电气公司创新型企业特征的分析

历史学者约翰·哈蒙德用详实的历史资料,以美国整个电力行业为背景,展现了电力制造业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初,发电、输配电系统、电力照明、电力交通和工业用电力设备等电力技术产品的发明、商业化普及和主要电力制造企业的发展历程。他的研究生动描述了托马斯·爱迪生、范·达珀利、查尔斯·布鲁士和弗兰克·斯普拉格等发明家兼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精神和筚路蓝缕充满激情的奋斗历程。他从电力制造企业运营与发展的角度讲述了建立在电力技术和产品上的布鲁士电力公司、爱迪生公司系统和西屋电气公司的创业历程,以及彼此在行业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缘由。[20]

哈蒙德不仅展现了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力产品的不断改进,以及新产品的持续涌现,也突显出在电力制造企业发展中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研究也显现出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和充裕的资金支持等,在电力制造企业生存与长期创新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电力行业发展史的历史学者哈罗德·帕瑟分析了1875年到1900年美国主要电力制造企业的发展。[21]他的研究强调创新、企业家精神、高效的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成功的市场开拓战略等因素在电力制造行业竞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性。帕瑟也从宏观角度探讨了技术进步、企业发展和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通过对不同发展时期电力制造业中经营相同业务的电力制造企业进行比较,分析企业创新过程,分析企业资源力量的整合与协调在行业竞争成败中的重要性,并总结了持续创新成功并保持长期发展的电力制造企业所具有的特征。他的研究一直到电力制造行业竞争重组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汤姆生·休斯顿电气公司和西屋电气公司三家并举的寡头竞争格局,并分析了汤姆生·休斯顿电气公司和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合并成通用电气公司后的早期发展,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探讨了通用电气公司这家高技术创新型企业所具有的综合特征。

弗雷德里克·多赛尔等分析了斯普拉格、达珀利、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等发明家和创业家对早期电力制造业多元化发展的推进,分析了他们基于发电和输配电系统的核心技术,向电力交通和工业用电力等领域的创新发展。[22]吉尔·琼斯在研究中即展现了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等人的发明成就和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与作为,也在各创业者个人和爱迪生公司系统、西屋电气公司和汤姆生·休斯顿电气公司运营管理的比较中,显示出各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的长处与罅隙。例如,对于公司的发展战略,爱迪生公司系统管理高层存在着严重分歧。战略高层内的矛盾,以及除爱迪生及少数高层管理者外,多数高层管理者创新进取精神的缺失等,都严重阻碍了爱迪生公司系统的早期发展。此外,爱迪生成功实现白炽灯照明系统的初期商业化普及后就退出了电力制造事业,甚至抵制对自己一手创建的直流电白炽灯系统造成威胁的交流电传输系统的行为,使爱迪生公司系统不仅失去了继续发展所依赖的技术创新基础,也使战略高层的企业家精神大打折扣。这些都是无法使一家企业成为可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企业的重大缺陷。同时,在对各主要电力制造企业的运营分析,以及对威斯汀豪斯创业历程的介绍中,也显现出丰裕的资金储备,以及和企业外部投资财团的良好合作关系,对于电力制造行业这种资本密集型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如果资金来源不畅,企业很可能因为创新初期阶段的成功和业务拓展等对巨量资金持续供应的需求,反而导致企业破产或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易手。[23]

盖伊·格林伍德在研究中着重论述了通用电气公司在具有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的领袖拉尔夫·科迪纳率领下对企业进行的分部制分权化改革和职业化管理制度的构建。强调了企业家改革精神,技术开发、生产和销售等主要职能力量协调合作,形成高效的创新组合,在企业规模超大扩张,经营复杂性极强的情况下,仍然是推进企业长期创新发展的决定力量。他的研究突显出高层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和组织结构改革,以及各种顺应发展进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研究也显现出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企业员工、企业与外部劳工组织和社区的友好关系等,同样是企业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24]

以通用电气公司和贝尔电话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身)为研究对象,对美国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历史学家伦纳德·赖克,在研究著作和论文中展现了在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电力制造行业中的创新型大企业——通用电气公司在其企业创新机制中开拓性创建和发展的新特征。这一特征表现为企业内部有组织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建立。与之相伴的是大量受过高等科学教育、具有丰富科研经验、为公司业务发展作出决定性贡献的科技人才的引进。这是在美国电力和化学等高技术企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随着公司间竞争的加剧,所经营产品和服务技术复杂性的提高,企业创新发展对相关领域新科学知识和科技进步的依赖加深,高技术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企业内部科研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使电力和化学等高科技行业的创新型企业增强了创新发展所必须的科研实力。赖克介绍了通用电气公司在原有高效职能制组织结构基础上,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专事创新活动的研究实验室,这使得通用电气这家创新型企业具有了更加完善的企业创新机制。[25]

戴维·劳斯对通用电气公司巩固和发展市场力量做了研究,他的研究时段正值通用电气第二代领导者杰拉德·斯沃普执掌公司时期。在《通用电气公司的杰拉德·斯沃普》[26]中,劳斯强调了斯沃普总裁在20世纪20年代初为促进公司业务的长期平衡稳定发展,全力开拓消费类电气产品业务,制定和实施对通用电气公司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良性循环”多元化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对公司市场力量的壮大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

劳斯在研究中还突出了斯沃普对公司和社区、劳工组织、以及政府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开拓性构建,而这些外部关系的发展同样是创新型企业长期取得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美国联邦政府的主要合作企业之一,期间,接替斯沃普的新任公司总裁查尔斯·威尔逊调职在二战和战后参与重要政府工作事务。斯沃普时期创建的公司与公众和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对其后公司和美国联邦政府各部门,包括军部的多种研发合作项目,以及公司国防业务板块的发展等等,都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深远影响,为公司创造了良好而广阔的外部发展空间。

六、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的案例分析

综合之前介绍的创新经济学者、管理学者、创新型企业理论研究学者的实证调查与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历史学者对电力制造行业和通用电气公司发展历史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可尝试归纳通用电气公司从20世纪初创立公司内部工业研究实验室,并取得早期成功绩效时期,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企业创新机制。通用电气公司的企业创新机制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推进着企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图1所示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是在通用电气高层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和公司创新传统的驱动下,通用电气的科技研发、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资金、市场力量和外部关系等因素协同合作,互动发展,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历程的运行和发展机制。企业家精神和创新传统是这一创新机制的主导因素,这一因素迟滞或缺失,整体机制即失去运行动力甚至崩塌,而企业充其量只能在惯性中做非创新型企业的供需模式曲线运行,失去可持续创新发展动力。

通用电气公司的历史发展表明,创新系统机制每一环缺失都会影响企业长期创新发展。例如,如果企业战略高层缺乏企业家精神,如同爱迪生公司早期发展阶段,除爱迪生和他的少数助手外,公司高层缺乏进取精神,高层管理者间针对发展战略存有严重矛盾分歧,并相互掣肘,阻碍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再有,以电力技术发明与创新起家的电力制造企业,如果没有实力雄厚的工程技术、发明开发和随着行业技术发展建立起自己的科研力量,公司将很快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通用电气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发起与创立,就是因为受到了西欧高新电力照明技术的挑战,而这些新技术都含有化学、特质金属等前沿科学知识的应用,如果没有公司研究实验室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通用电气的后期发展前景不堪设想。再比如,有一个高效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虽不能保证企业一定取得成功,但缺少一个高效的企业组织结构,必然会加大企业失败的风险,即使公司拥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拥有了科研力量,将生产、工程、销售、研发和财务等职能集于一身,但如果管理不当,存有制度缺陷,创新发展仍然难以成行。

图1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示意图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不仅仅如图所示过于抽象化和模式化,企业的创新机制本身会随着公司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完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会带有新的特征。但其宗旨是在企业家精神和创新传统驱动下,不断建立和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在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引导下,最大限度获取创新成功,最大限度降低创新投资风险,为公司自身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企业家精神和创新传统驱动通用电气在成立初期和1893年全国经济危机追迫下,建立起高效的职能制组织结构;在新的发展和竞争环境下,在新时期技术和产品创新对公司自身有组织的科研力量的需求加深时,及时建立起工业研究实验室这一专事基础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机构;在历次危机的侵扰下,公司在斯沃普领导时期制定并实施平衡公司业务发展、最大限度减少危机冲击、增强公司市场力量的“良性循环”多元化发展战略;在二战和战后时期,由于公司科技跨越式进步、业务急速多元化发展、规模大幅迅猛增长等,给公司决策的正确制定、实施,企业长期发展和竞争力保持与增强造成危害时,总裁科迪纳大刀阔斧推行分部制和分权化组织管理改革,建立起职业化的管理制度,将小公司的专业化和灵活性与大公司的资源优势有效结合,最大限度释放和发掘公司的科技实力、人力物力资源、业务多元化发展的潜力,促进公司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迎接新的未来发展挑战,抓住未来发展新机遇。综上,在企业家精神和创新传统驱动下,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不断完善与发展,推进着企业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历程。

七、结论

技术创新和科研力量是高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和工业创新经济学者罗森伯格、莫厄里和弗里曼等都在关注企业创新治理问题,调查和研究长期取得科技创新成功,持续发展企业所具有的特征。他们研究结论的共同点是,企业不仅要具有科研、工程技术、生产、销售、专利、财务和高效的组织结构等,还要有在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领导高层领导和控制下,公司各职能间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有效协调合作。这一协调合作机制在通用电气战略高层制定和实施的“目标管理”下有明显的诠释。目标管理是德鲁克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和通用电气公司(GE)、通用汽车公司(GM)等多家高技术大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逐渐发展的管理思想,与之前专注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等管理研究著作不同,德鲁克的研究以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成果管理来整体性的研究对企业的创新治理。他的观点是,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器官,它的主要职能是创新。

拉尔夫·科迪纳,20世纪50-60年代担任通用电气公司这家基业长青、长期取得创新发展良好绩效的高科技大企业的总裁,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和企业制度创新者,在他的《职业化经理人的新边疆》[27]中总结了通用电气公司这家创新型大企业的特征:首先,如同德鲁克的观点,科迪纳总结通用电气公司是美国经济社会创新的源泉。恰如熊彼特总结的在循环流转中的创造性毁灭过程,这家创新型大企业把优秀的管理者、科学家、工程师、生产员工、财务专家、其他职能专家等人力资源有组织的整合在一起,在资金和各类物质资源的支持下创造出新知识、新产品和新市场,甚至创造出新的工业行业,为数以千计的小企业和其它大企业创造全新的商业发展机会,为国民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8]。其次,如同钱德勒的观点,通用电气公司这家创新型大企业是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销售的源泉,它有能力将公司研究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为人们迅速催化出的新产品和服务,通过自己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力量,以及不计其数的小型工业企业、大型企业和商业机构在科技成果商业化普及过程中的参与和合作,为人们大量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并同时获取回报。正是通用电气公司这类创新型大企业激活了服务于巨大市场需求的整个商业流动,没有通用电气公司等创新型大企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及其所从事的长期具有冒险性的创新战略,这种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的开启和运转难以想像,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难以为继,从供给侧发力的经济大循环、大发展,精彩可见!最后,通用电气公司这类创新型大企业是高科技进步的源泉,它是当时大型涡轮机、原子能反应堆和高科技国防武器系统等,具有高精密复杂技术特征产品设备和系统的研发者、设计者、制造商和供应商。而这些,对于人力和设施等资源有限的机构是难以胜任的。创新、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推进高科技的发展,这三个主要特征证明通用电气公司这类创新型大企业,不愧为商业活动和经济发展的激活器与发动机,它们从供给侧为美国国家整体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著). 王永贵(译). 管理: 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207-212.

[2]彼得·德鲁克(著). 齐若兰(译). 管理的实践[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9-30.

[3]约瑟夫·熊彼特(著). 何畏(译). 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14-217.

[4]Christopher Freeman.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M].Cambridge: MIT Press, 1997.267-268.

[5] Christopher Freeman. As Time Goes By: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s to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103-105.

[6]Roy Rothwell. Handbook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M].Cheltenham: Elgar, 1994.88-93.

[7]Roy Rothwell. Successful Industrial Innovation: 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1990s [J].R&D Management, 1991,(3): 221-239.

[8]Mark Dodgson. Th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Learning: Lessons from a Biotechnol Company [M].Berlin: De Gruyter, 1991.38-42.

[9]Mark Dodgson. Technological Learning, Technology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 Pressures [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3): 23-46.

[10]Coimbatore Prahalad.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2,(3): 79-91.

[11]Alfred Chandler. The Visible Hand: the Managerial Revolution in American Business [M].Cambridge: Belknap Press, 1977.89.

[12]Alfred Chandler. Strategy and Structure: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 [M].Cambridge: MIT Press, 1962.128.

[13] Alfred Chandler.Scale and Scope: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M].Cambridge: Belknap Press, 1990.168.

[14]Michael L. Tushman, Philip Anderson.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6,(3): 439-465.

[15]Chuck Heine. Is Your Company Innovative? [J].Machine Design, 2001,(14):84-88.

[16]Khan A.M.Innovative and Non-innovative Small Firms: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J].Management Science, 1989,(5):597-606.

[17]Arvanitis S.The Impact of Firm Size on Innovative Activity-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Swiss Firm Data [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997,(6):473.

[18]Philip Aghion.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Are Innovative Firms Different?[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4,(2):277-288.

[19]Kannebley S.Characteristics of Brazilian Innovative Firms: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PIN TEC-Industrial 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2005,(6):872-893.

[20] John Hammond. Men and Volts: The Story of General Electric [M].Philadelphia: J.B. Lippincott and Company, 1941.132.

[21] Harold Passer. The Electrical Manufactures 1875-1900 A Study in Competition, Entrepreneurship, Techn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 [M].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3.59-62.

[22]Frederick Dalzell. Engineering Invention: Frank J. Sprague and the U.S. Electrical Industry [M].Cambridge: MIT Press, 2010.176-190.

[23]Jill Jonnes. Empires of Light [M].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3.145-147.

[24]Guy Greenwood.Decentralization at the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rom World War II to 1971 [D].Thesis (Ph. D.)-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1971.148-149.

[25]Leonard Reich. The Making of American Industrial Research:Science and Business at GE and Bell, 1876-1926 [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14-18.

[26]David Loth. Swope of G.E., the Story of Gerard Swope and General Electric in American Business [M].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58.58-63.

[27]Ralph J. Cordiner. New Frontiers for Professional Managers [M].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1956.5-6.

[28]胡元木,李瑶.熊彼特假说理论发展与评定——基于企业改革、市场力量与R&D投入[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5):107-113.

(编辑:余华;校对:蔡玲)

Economic Thought and Case Study on Theory of Innovative Enterprise

YANG Zhao-hui

(SchoolofEconomy,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enterprise theory is being involved in research results of economists, management scholars and historians, especially who are engaging in study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economics and high technological large enterprises. They focus on th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novative enterprise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companies that are not good at innovative activities and can not make a long term development. From macro and industry-classified perspective, these scholars try to analyze how these long-live successful enterprises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manage their innovative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es and theoretical conclusions of these schola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find a preliminary conclusion of the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s innovation mechanism, which might have som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s for the long 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day’s large enterprises.

Key words:innovative enterprise theory; economic thought; theoretical research; case study; GE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61(2016)01-0107-09

作者简介:杨朝辉(1980-),男,河北廊坊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经济思想史、经济政策史、世界经济史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外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建设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 (项目编号:14ZDB122)

·收稿日期:2015-12-07

DOI:10.16546/j.cnki.cn43-1510/f.2016.01.013

猜你喜欢
经济思想通用电气理论研究
通用电气卖完飞机又取消专车 以削减成本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元代畜牧业经济思想的探析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2015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