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2016-05-23 07:21郭彦青吕文雁
现代交际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少数民族互联网+

郭彦青 吕文雁

[摘要]“互联网+”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主流,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地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才骨干,已成为预科院校应积极思考的新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教育”创新之处,分析了预科生的特殊性以及少数民族预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互联网+”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最后提出“互联网+”时代下,少数民族预科院校应该做些什么,旨在通过新的教学模式的运用来提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少数民族 预科教育 教育教学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235-02

一、“互联网+”

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的本质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互联网络环境,将互联网运用于各行各业中,优化配置各行各业资源,最终在不同领域创造出新生态。

二、“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是指将互联网与教育产业结合起来,这是教育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互联网+教育”打破了教育领域界限,更强调联系性,将被动影响变为主动利用,利用教学方式革新推进教学理念更新。“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尝试,不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而是对传统学校课堂教学的一种完善。“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催生了微课、MOOC、翻转课堂、创课、智慧校园、手机课堂的出现,开启了全新的教育模式,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其创新之处主要包括: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性

教育理念更应该关注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强调理论要与实际联合,注重知识的应用。“互联网+”时代更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全面、持续的学习服务,而不再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简单古板模式,在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也有越来越偏重于学生,教师的作用被进一步降低。

(二)教育模式的多样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多媒体的普遍使用,教育形式已经转变为现代网络化、多媒体应用形式化。开放式教育也发展到了较高的程度,同步学习、异步学习已经普遍被运用于函授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领域中。互联网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学习模式,比如协作学习、混合学习等。最突出的就是4A学习模式,4A指Anytime、Anyway、Anybody、Anywhere,即不论在任何时间、以何种方式、在任何地点、向任何人学习,学习者的学习需要都可以得到满足。

(三)教育资源的共享性

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测试习题、教学反思、视音频资料等等这些传统的教育资源以网络资源共享的形式呈现在学习者的面前,可以无限次数被重复利用。互联网将各地高校的图书馆、博物馆等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形成庞大的信息资源库供学习者使用,比如很多高校图书馆之间就有馆际互借、校外访问的功能。更便捷的是,一些专家、教授的课程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学习,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比如很多考研辅导机构就有上万名远程学习者。

(四)教育过程的娱乐性

“互联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快乐学习的需要,很多学者也在试图研究游戏教学法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并取得了不少收获。游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游戏互动来增添轻松氛围,寓教于乐。游戏学习法是指学生以玩游戏的心态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教师提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学习者完成后有徽章奖励等,使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聊。

三、传统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现状

(一)传统预科教育的优势

教学场所为固定的教室,这就使教授者和学习者有很好的交流空间,不仅及时学到该学的知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不会太远。教师课堂上可以直接与学生进行互动,面对面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集中学生注意力,锻炼学生的思维。

(二)传统预科教育的问题

1.学生方面。(1)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于我国偏远地区,仅有少一部分来自于甘肃青海等内地,由于各方面条件的缺失,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汉语能力薄弱,基础知识打得不够牢固。所以预科教学中一个重点任务就是要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少数民族学生受自小生长环境的影响,它们大多以汉语为第二语言,所以在学习用汉语编制的教材时存在一定困难,由于这一影响,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依赖性,依赖老师、依赖同伴、依赖各种学习辅助性材料,独立思考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亟待培养。(3)学生自制力不够,学习被动。内地高校大多都是按照国家倾斜政策录入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自身也带有优越感,而且他们都处于十八到二十几岁之间,对新鲜事物好奇心重,学习上很容易发生偏倚,有的学生自控力不够强的话,就会被外界事物干扰,且学习较被动。

2.教师方面。(1)教师观念陈旧。很多少数民族院校教师观念仍然陈旧,就拿学习目标来说,很多教师仍然注重知识与技能,不注重过程与方法,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有很多来说比较固守己见,不喜欢新事物。(2)教师教学模式单一。预科教学中教师常按照固定的教学流程进行,比如前五分钟让学生自己预习一下,中间二十分钟讲授知识,剩下的十分钟进行习题练习,最后十分钟对整堂课进行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教师教学模式的单一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固化,形成厌烦情绪。(3)注重教学,不注重学生需要。预科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讲什么,而不注重学生到底需要学什么。教师往往从自己的角度揣摩学生的心思和兴趣,而很少真正深入到学生具体的生活中去感受。这就会造成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缺乏兴趣,因此教师也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3.教学过程方面。(1)教学目标过分强调记忆。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课堂上这一现象还是很常见的,常常可以听见老师问学生“记住了吗?”这样类似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学目标过分强调记忆,这一目标过于死板和僵硬,是过去的应试教育中最突出的一个弊端,对于今天的互联网学习环境已经行不通了,因为很多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答案,所以记忆已经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了,更应该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缺乏针对性,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满堂灌、形式化现象较多。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也是按照班级、年级进行划分的,这种班级授课制存在很多弊端,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而且“填鸭式”的形式化教学现象比较普遍。

4.学院管理方面。(1)教学设备形式化。在国家和教育部的支持下,民族院校配备了很多硬件设备,比如电脑、投影仪、中控系统、电子白板、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等等,但这些并没有瓦解传统的教育模式,究其原因乃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把互联网排除在外。(2)培训体制僵化。传统少数民族预科院校体制比较僵化,在时间上,固定学习的时间很有限,学习效果很难保证;教学内容更新慢,有的预科教师几年来教案都没有变过,教学套路陈旧,学生对其课堂缺乏兴趣;批量培养的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3)教学考核机制不健全。传统少数民族预科院校考核仍然以终结性期末考试为主,缺少过程性评价,这种只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考核机制会让很多学生因为一次考试成绩的失败,而否定其一学期甚至一年来的努力,会产生学习上的挫败感,缺乏积极地强化。

四、“互联网+”时代下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以上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发挥互联网在预科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引导并解决预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现代预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的少数民族教育模式图。

如图1所展示的“互联网+”时代下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模式图,设计原则包括:有利于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内化、有利于满足学生需要等等,这些原则可以时刻提醒预科教育老师应该不断学习,接受新鲜事物,改变原本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时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设计不同的学习资源和任务,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另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讨论部分、完成作品等学习任务,使教学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记忆。另外,在线答疑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课后问题。另外通过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个人作品的展示,学习任务的完成等环节,形成过程性评价,使考核机制更加健全。另外,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需要及时维护BB平台、更新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等等,使教学辅助设备不再形式化。

五、“互联网+”时代下,少数民族预科院校应该做些什么

(一)管理方面

少数民族院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的互相联系。另外少数民族院校还要构建良好的网络教学平台,以教育为主线,拓展线上线下双线教育模式。

(二)教师方面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有时代感,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预科院校老师既要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知识的传统定式,还要引领他们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特殊的文化心理,制作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课件、设计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回答的课堂问题。另外,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老师要不断学习现代网络知识,促进互联网对自己的教学实现效果最优化。

(三)学生方面

学生应该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和检索知识、整合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知识的内化。另外学生在上学学习过程中要有很好的自制能力,提高是非辨别能力,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在完成作业时要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在课堂和线上提问,最大化促进自己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移动政务实验室.“互联网+”引领创新2.0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EB/OL].移动政务网,2015(03).

[2]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02).

[3]黄荣怀.智慧学习环境重塑校园学习生态[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2(09).

[4]杨莉萍.“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5(09).

[5]杨莉萍.互联网络环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探析——以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5(05).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少数民族互联网+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