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风口已至,出版业能怎么玩?

2016-05-23 09:42胡蓉
出版人 2016年5期
关键词:全息梵高立体

胡蓉

对AR和VR的合理运用,将为出版业开启一个与纸质阅读和传统电子阅读不同的全新“视界”。

借助Facebook、Google等国际大公司在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领域的一系列动作,这两个并不新鲜的概念在中国悄然兴起且有燎原之势,被当做新生事物炒至虚热。电影、游戏不可避免地成为虚拟现实中的亮眼主角,其他行业也欲借东风。而对出版业来说,这同样不失为一次很好的机遇。

Google在3月申请了两项专利,一为“交互式图书”(Interactive Book),一为“媒体增强立体书”(Media Enhanced Pop-up Book),其目的就是让书本“活”过来,可以与读者互动,或通过电脑实现更多功能。对AR和VR的合理运用,将为出版业开启一个与纸质阅读和传统电子阅读不同的全新“视界”。

AR造就书中“黄金屋”和“颜如玉”

对于读书这件事,宋皇帝赵恒在《劝学》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实在很妙。他不像培根那样直白地表达“知识就是力量”,反倒像是深谙皮格马利翁效应那般构建出一个虚拟的锦绣未来调动读书人的兴趣。不过,放在当下阅读快餐化的时代,说得好听不如来点实际的,既然书中有黄金屋和颜如玉,那干脆直截了当让人看见吧! AR(Augmented Reality)和 VR(Virtual Reality)技术本质是虚拟现实,把“脑洞”具象化,在提高阅读兴趣方面,能达到良好效果。

很多人不太容易区分AR和VR,其实它们的概念并不难理解,因为我们早就在电影中窥豹一斑:类似《阿凡达》和《钢铁侠》等科幻影片中都会出现这么一幕,半空中浮现发光的操作界面,现实世界的人可以在这个界面上犹如点击电脑屏幕一般,与人工智能沟通。这属于AR的一种,把虚拟内容置于现实世界,与人互动;而《黑客帝国》和《盗梦空间》中,人类“穿越”到异空间,仿佛身临其境,则是VR一直努力营造的效果——借助特定技术和设备,让你完全沉浸在虚拟内容之中。

基于这种特性,电影和游戏行业理所当然与之最为契合,而Google公司所做的书实际上正是向二者靠拢,让读书如同看电影和玩游戏。“交互式图书”的内页安装了很多感应器来接收读者发出的指令或者某个意图,书脊处则有一个小型设备可以播放画面和声音。别弄错了,这并不是在设计一个讲故事、播动画的App,是在真正的纸质书上动手脚。虽然Google公司并没有做出深入解释,但这种未来的书籍,只是稍微想想,就能感到一股科幻气息扑面而来:我们可以期待,感应器只要够小够薄,就能藏在纸张内层,从表面上看,这些书可以做到与普通纸质书毫无差别。而书脊中间的播放器根据感应器接收的信息,配合书中描述的内容显示相应的立体画面,很可能不需要佩戴特殊眼镜,毕竟Google公司曾表示他们努力的方向是不带眼镜就能看的AR产品,而不是处处依赖眼镜的VR。

当然,如此炫酷的图书,制作成本不菲,要等到全民普及的那天似乎遥遥无期,所以“媒体增强立体书”目前看起来更为实际一些:每本书都有一页能够垂直立起、专供读者摆放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一经接触,即可播放书中相应的内容供读者观看。抛开Google公司的独门技术不说,将图书和电脑结合起来,在仅有文字的基础上补充声音和画面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成本也相对低廉,比如为图书制作一款小App,植入手机或平板电脑就能看到更多文字外的内容。

迪斯尼在2015年国际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研讨会上展示过一个把AR同图书上色结合起来的研究性项目。具体效果是这样的:当孩子们在给纸上的卡通形象上色的时候,智能设备里的APP会通过摄像头根据纸上绘画的颜色和形状创建一个相应活动的3D模型。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给一头小象上色,那么他能在Pad或者手机上看到自己涂的小象变成立体的,站在桌面上或者自己手背上,还会做些小动作。你涂什么颜色,它就是什么颜色,还没上色或图中被遮挡的部分,App在创建3D模型时会机智地通过一些算法智能猜测并填充相应的部分——就像是简单的特效制作。当时看起来挺玄妙,现已被国内部分出版社玩得炉火纯青,《AR涂涂乐》、《科学跑出来》、《艾布克的立体笔记》等书都是此类。这种技术只是浅层AR技术的使用,而在科幻片和科研者脑海里,3D物体不应该只在屏幕里面与被拍摄的人像互动,而是走出屏幕,与真正的人互动,至少先达到全息影像那种显示效果。

说到全息影像,大有与AR结合使用的趋势,它利用的是光学原理,与AR依赖计算机不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星球大战1》里,莉亚公主的求救信息就是全息影像,当时卢卡斯为了制作这个画面颇费心思,但是如今,人们已经能看到震撼的全息效果,2010年3月日本世嘉公司举办的“初音未来日的感谢祭”全息投影演唱会,让初音跳出屏幕,从二次元跨入三次元,立体地展示在粉丝面前,成为第一个使用全息影像的虚拟偶像。全息影像目前普及度高,在生活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比如广告展示、舞美设计、历史文物保护和再现等方面,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就能见到AR和全息混合使用,在翻开书页的时候,看到书里站起一个360度无死角的美少女。

VR+图书 道阻且长

比起AR,VR则是把读者完全从书本的文字描述中带出来。如果AR只是增强阅读的乐趣,那VR纯粹就是根据书的内容做一部电影或游戏。

VR是一个老概念,现在掀起热潮不过是旧事重提,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有此类概念的萌芽,到五十年代开始就有人着手投入实践。一个世纪过去了,试验品基本都是高大上,当人们2015年看到Google Cardboard时,终于惊喜地叫道:“哇!VR已经平民化了么?”

抛开本文前半段大开脑洞把电影里的科幻场面拿出来解释AR和VR不谈——达到那种效果估计还得至少努力半个世纪。Google Cardboard确实让人惊喜,但前提条件还是得有智能设备和对应的APP,以及这副自己都可以找材料制作的廉价眼镜。

现在国内部分出版社开始将平民化的初级VR技术运用于图书内容补充,做一些简单的立体图或者全景图。有报道称2016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一套《恐龙世界大冒险》图书吸引孩子们带上VR眼睛驻足观看。这是出版社的一个噱头,当然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根据国内VR技术的发展成熟度,你无法期待孩子们看到的恐龙能达到《侏罗纪公园》那样逼真的效果,但反过来想,如果真能达到《侏罗纪公园》的效果,那么科普图书将是VR的最佳使用者之一。看一本书如同上了一堂穿越到中生代的古生物课,妈妈还会担心孩子的学习吗?

另外还有一本叫《梵高地图》的图书也强调自己的新意,明信片采用AR还原书中经典梵高画作,通过手机能观看立体效果。编辑们还到梵高故乡荷兰与梵高创作巅峰期的法国,用VR影像拍摄还原《梵高地图》书中内容,并制作虚拟现实纪录片随书发行。这种艺术类的书籍确实也非常适合VR技术,因为带给读者的感觉就是走进美术展馆,或者到艺术家的家乡虚拟旅游一番。当然,如果制作再精良一些,可以为每个内容配上讲解和注释字幕,读者随时根据需要选择观看内容。

学习类、艺术类、工具类的书与VR结合,值得期待。不过根据人们使用Google Cardboard的反馈来看,观看设备的门槛降低之后,虚拟内容的质量就成为关键。读者不想看分辨率极低、虚拟物体有棱有角像一堆几何体的堆砌、反应速度慢、没有创意的内容,他们并不会因为自己看的是图书的附加内容而不是电影和游戏就降低标准。对于出版社来说,在图书之外还需要投入成本去制作一款精良的VR APP与之配套,是否真能将越来越不爱看书的现代人吸引到图书本身上来呢?

另外,读纸质书的意义决定了有些书并不适合VR技术,一定会有人反对将其用在图书上。阅读图书与观看电视和电影有一点最大的不同:前者激发想象力而后者限制想象力。“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你把它影像化,思维无形之间就被固定了。不少文学作品被改编并搬上荧屏之后获得的不是鲜花和赞美,而是口水和砖头。把图书和VR结合,怎么不干脆去看电影?有人说,那就让读者去扮演主角、进行探索。比如侦探类小说,可以重建犯罪现场,让读者当侦探,而不是以第三者身份观看一场电影。但如果真这么做了,那为什么不直接去玩一个侦探类的角色扮演游戏?

在未来,读书与看电影、玩游戏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读书这件原本沉静的事情也变得喧嚣。不过没关系,控制权还在读者手里,只需关掉开关、拔掉电源、摘下观看设备,还是一样能坐在图书馆一角,安静地度过读书时光。

猜你喜欢
全息梵高立体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梵高的世界
《星月夜》和梵高
被盗窃的梵高
念个立体咒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立体登陆
全息技术在公共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炫酷立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