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

2016-05-28 01:36丁伟民
考试周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现实意义

丁伟民

摘 要: 思政课教学除了日常的“两课”教学之外,还必须围绕重大活动和社会热点重点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本文探讨了通过了解日本侵华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让大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抗战胜利的可靠保证,从而更加坚定对党的信念。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 抗战教育 现实意义

思政课教学除了日常的“两课”教学之外,还必须围绕重大活动和社会热点重点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引导,比如围绕抗战胜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让学生通过了解日本侵华历史,通过了解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从而坚信中国共产党主张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领全民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功绩,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抗战胜利的可靠保证,从而更加坚定对党的信念。

一、侵华历史不容否认

从1931年至1945年,历经14年的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东部大片土地,正值溥仪、汪精卫等人成立傀儡卖国政权,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尊严,奴役、残杀中国人民,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使中国人民蒙受莫大羞辱和痛苦。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制造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暴行,如南京大屠杀、在占领区实行“三光”政策、使用生化武器屠杀中国人民、征用大量妇女充当“慰安妇”、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细菌试验、强征中国劳工、制造许多惨案奸淫残杀中国人民,等等,造成中国国力严重的削弱,无数的家庭流离失所,骨肉分离,家破人亡。

中国在侵华战争中共牺牲3500余万军民,占当时中国总人口的8%。按1937年比值计算,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相当于国民党政府277年的财政收入,26年的工业总产值,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索要赔款总数额的数十倍,间接经济损失更是高达5000多亿美元。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政府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而这完全是由日本军国主义造成的。我们强烈要求日本政府和一些政治人物对此负责任。

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年的今天,日本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依然在矢口否认日军侵略的野蛮罪行。”习主席还说:“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抗战胜利的可靠保证

抗战胜利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抗战胜利的可靠保证。可是有些人拼命歪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史,完全不顾历史事实,其目的是制造思想混乱,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我们坚决不答应的。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国各民族、各阶级为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回答了决定抗日战争成败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战胜利的可靠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发出全民抗战的号召。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宣布对日战争,号召全国人民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争得民族解放与独立,比国民党1941年12月对日宣战早10年之久。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随后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下坚实基础。1937年召开的洛川会议为抗战制订了战略方针。1938年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批评了当时盛行的“速胜论”和“亡国论”两种错误思潮,全面分析了当时的时局,科学预测了战争未来走向,提出了持久战略的方针和政策,为抗战胜利指明了正确道路和方向。

在延安,毛泽东为了确保抗战胜利,进行了民主政治改革,实行了“三三制”,最大限度地争取一切力量,建设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毛泽东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对各阶级对待抗日的态度作了深入分析。尤其对有抗日要求的大资产阶级进行了分析:“他们还愿团结抗日,所以我们还有可能争取他们留在抗日统一战线里面,这种时间越长久越好。”1941年6月下旬,他继续阐述对待大资产阶级的政策,指出:“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包括一切还在抗日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内的,是全民族联盟。”在抗日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在根据地内,“除汉奸外,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一打一拉政策,拉其抗日,打其反共反民主,但目前拉还是主要的,打是辅助的,打是达到拉之手段。”在争取有抗日要求的大资产阶级的同时,对汉奸、国民党顽固派作坚决斗争。号召和动员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广大工人和劳动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争取抗战的伟大胜利。

为了为抗战胜利提供更多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推行了民主政治改革,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民主政治权利;在经济上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文化上创办大批学校,出版各种报纸杂志进行抗战宣传;在党建上开展整风运动,统一思想,加强团结。

在军事上,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早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组织,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者沉重的打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基于对中日双方力量强弱的科学分析,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中国共产党决定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游击战争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毛泽东说:“不要看轻这‘游击战争四个字,这是我们十八年艰苦奋斗中得来的法宝。”是“人民武装队伍为了战胜武装的敌人、创造自己的阵地所必须依靠的因而也是最好的斗争形式”。事实证明,发运动广大军民实行游击战争,是在当时情况下对日战争的最好形式,既符合军事战略理论,又能结合当时实际,并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中国共产党在游击战中,创造性地发明了多种有效的战斗形式,如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等,为中国战争史和战略理论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中国共产党是抗战取得胜利的中坚力量,这是因为,首先,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最进步的力量,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核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动员下,中华民族才能同心同德,凝聚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党始与人民群众鱼水相依,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大的使命,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身利益,因此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最后,中国共产党创新性地坚定革命信念,弘扬了爱国主义传统,培育了抗战精神,在最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意志,这是抗战胜利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任仲平.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N].人民日报,2015-5-10.

[5]石仲.共产党:全民族抗战的实际核心[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4).

[6]刘书林.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用意[J].求是,2015(9).

[7]曲青山.在抗战纪念活动中需把握好几个重大问题[J].求是,2015(13).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与现实意义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在思政课教学中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
通识教育视域下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究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党内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