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家学写作

2016-05-28 13:34赵福海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麦饭丈人渔父

赵福海

历史典故:伍子胥渡江

追根溯源:《吴越春秋》

(伍)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寻之津。

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 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

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 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文本翻译

伍子胥到船上,渔父知道他的意思,就渡他到了千寻的渡口。子胥渡过以后,渔父看他有饥饿的面色,于是对他说:“你在树下等我,我为你取饭。”渔父离开后,伍子胥开始怀疑他,就藏在深深的芦苇荡中,不久,渔父来了,拿着麦饭、咸鱼羹、盎浆,在树下寻找,没见到,因此用歌声来呼唤他,唱道:“芦中人,芦中人,难道不是困窘的士人吗?”如此多次,伍子胥才从芦苇中应声。渔父说:“我看见你饿着肚子,给你取饭,你为何猜疑我?”子胥说:“性命属于上天,现在属于丈人,怎么敢猜疑你呢?”

两人吃完了饭,想离去,伍子胥就解下百金之剑,把它交给渔父说:“这是我以前君王的剑,上有七星北斗,价值百金,用这剑来报答您。”渔父说:“我听说了楚王的命令,捉到伍子胥的人,赐给粟五万石,进爵执圭。难道(我会)贪图百金之剑吗?”于是(渔父)推辞不接受,(渔父)对伍子胥说:“你马上离去,不要停留,否则就会被楚国人抓获。”伍子胥说:“请问您的姓名。”渔父说:“今天气势凶猛,两个贼相遇,我是摆渡楚国罪犯的贼。两个贼相互理解,在于默契,为何问姓名呢?你是芦中人,我是渔丈人。富贵了不要忘了我。”伍子胥说:“好的!”离开的时候,告诫渔父说:“掩盖你的盎浆,不要让它暴露了。”渔父说好。伍子胥走了几步,回头看渔父,(渔父)已经弄翻船自沉到江水中了。

名家运用

当初,伍子胥携楚国公子建逃亡至郑。公子建联系晋国谋反一事泄露被杀后,伍子胥又投吴逃奔至韶关,因苦于无船渡河而一夜白头。正在又愁苦又害怕的时候,一船飘然而至。待安全过河,伍子胥却放心不下,再三叮嘱艄公事勿外泄。艄公一声长叹:“我敬公是国家忠臣良将,才冒死相救,公却不信于我。”言毕,将船划至河心自沉以表心迹。因了伍子胥的多疑猜忌,竟枉害救命恩人。(姜少勇《功名成败看胸襟》)

学生运用示例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是沟通情感的最美丽的语言。一句信任的话语能够温暖一颗冷漠的心灵,一个信任的眼神可以化解矛盾的坚冰,一个信任的手势可以增加奋斗的力量。伍子胥逃亡到河边,渔父知道他是逃犯,冒着生命危险送他渡河,可是,他却对渔父起了疑心。最终渔父自沉河中,用生命证明了自己。因为缺少信任,伍子胥留下了一生的遗憾。信任,是一种最真诚的情感,能够让人刻骨铭心。(《信任花开》)

(编辑:彭宇)

猜你喜欢
麦饭丈人渔父
属相
母亲节感怀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妻子的看家菜
“丈人”未必是“岳父”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说麦饭
麦饭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