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期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初探

2016-05-30 10:48闫乐乐
大东方 2016年7期
关键词:大型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闫乐乐

摘 要:在强调以人为本,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的今天,优良的企业文化无疑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潜在推动力,受到了众多企业管理者的追捧。在全球性经济危机,国内企业经营发展普遍遭遇瓶颈期的新形势下,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生产经营及人才等方面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企业文化建设更成为了企业蓬勃发展的兴奋剂,值得当代企业去下一番功夫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

关键词:大型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及方法

1当代企业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现代企业里的员工,已不仅仅只想通过劳动从企业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他们还需要被社会和企业认可,并有一种个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干部职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在新老主管交替、新老员工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这样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早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时,就存在企业文化。但是,人们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管理学者。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其产品大量冲击和占领美国曾居于优势的市场领域。这一严峻的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震惊和深刻反思。经过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美国学者发现成功的企业管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本的企业管理方法中有不少是为美国企业界所忽視的,其根本差异表现在,美国企业注重管理的硬件方面,强调理性的科学管理。日本企业则不但重视“硬”管理,更注重“软”管理,即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全体干部职工共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比较的结果使美国学者认识到,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美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引起日本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强烈反响,并相继波及其他国家,由此兴起一股世界范围的企业文化热潮。

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了长足发展。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笔者认为,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2当代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误区

2.1容易犯形式主义错误

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发展了,就跟着效仿,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CI系统。虽然外观统一色调、统一标识,服装款式协调一致,但对企业的理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2.2对企业文化的活动载体定位不清晰

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还有的企业把以前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都归纳为企业文化,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搞明白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2.3提出的口号实践性较差

在一些企业,门口、走廊到处是标语口号,职工每天唱厂歌,而管理思想另行一套。有的企业总讲“以人为本”,但采取什么办法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起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领导者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

2.4盲目沿袭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設模式

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职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

3当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途径

3.1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当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3.2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无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成为一种规范和理念,弥补了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的优势在于: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能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协同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增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能够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不断提高企业品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3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

要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职工形成统一的理念,并且贯彻落实。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职工人参与在其中,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当这样做,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3.4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在于它伴随着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要使文化理念化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必须有长期作战的准备。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常村煤矿党群科)

猜你喜欢
大型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当代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思路
浅谈新时期大型企业武装工作思路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析
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关键点
对新时期大型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如何利用财务共享信息系统提升大型企业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