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2016-05-30 10:48黄明英
南北桥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黄明英

【摘 要】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的生活化的特点,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获得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19

数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好数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生活的小学生来说,让他们真正做到一丝不苟的学习确实有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也能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在教师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要想实施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教师必须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改背景下,当代教育主张实施素质教育,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当前的教学理念是相冲突的,作为教师应该勇于接受新的教学观念,及时发现新的教学观念,并且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为教学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育观。努力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对自身生活的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此外,教师还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在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真实地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要让学生利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之事,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生活化的角色观,充分认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并非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体现出来的教师是权威的代表。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人翁意识。在生活化的教学观下,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多地体现在引导和帮助上,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更加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在课堂中开发利用生活中的教学素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不能仅仅依靠教材,要将教材作为教学的根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注重开发其他的教学素材。要想实施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教材来丰富教学课堂,从而让学生能够真实地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首先,教师应该搜集那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调查研究显示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越密切,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同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会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生活环境,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素材,科学的挖掘生活化的素材并将其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当中,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讲解“平行”和“垂直”的概念时,教师如果只凭语言来进行讲解很难做到让学生理解,但是如果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举例说明,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比如利用马路的例子来说明平行的概念,马路的两边是相互平行的,利用门框等具体事物来说明垂直的概念,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平行”和“垂直”的意义,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同时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展示,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体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利用教学情境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時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在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抓住课堂导入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从课堂导入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聚精会神地听完整堂课。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由于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让他们一整节课都可以跟上教师的思路,不走神是很难完成的,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且处于爱玩的年纪,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动作,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利用生动形象的导入能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能够不自觉的跟上教师的步伐。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导入,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导入法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提问问题,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当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时就感觉不到课堂的漫长。

此外,在进行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也要善于整合生活中的教材,尽量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进行案例的讲解,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学习面积、周长这一方面的知识时,在计算面积时,教师可以举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停车场、操场等等,让学生计算操场的面积、周长,利用这种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物创设情境,会给学生营造一种生活化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实施多种形式的教学。在当前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成为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展示动画、图片,对学生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更适合情境的创设。此外,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组织实施相应的探究课程,让学生真实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之,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要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