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不足与改进

2016-05-30 19:55李全威
南北桥 2016年7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德育渗透小学体育

李全威

【摘 要】小学体育德育渗透是整个小学德育渗透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目前体系中相对薄弱的一环。广大的小学体育教师一方面要擅长总结以往德育渗透的不足与教训,另一方面应大胆尝试突破僵化的德育渗透方式,找到与学生兴趣点相契合的德育新思路。本篇文章即针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不足与改进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德育渗透 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体育教育不能局限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技能,应更加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正如河南籍著名体育教育家沙瑞辰所说的那样:“良好的体育课程,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责任感、竞争意识、团队精神以及道德观点。”然而,当前的小学体育德育渗透工作还远没有达到这一目标,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与不足。

一、德育渗透的若干不足

1.德育渗透的方式僵化。德育渗透方式的僵化,是当前体育课程中德育渗透一个共性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尤为明显。不少体育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擅长并且应用的唯一德育方式就是口头说教。尽管说教的方式简单直接、可行性高,但是,单一的方式直接导向低下的成效。换句话说,僵化的德育渗透方式,存在庸俗化的弊端,学生的接受程度低,更谈不上入脑入心。

2.德育渗透的内容过于浅显化。一份权威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百分之四十三的小学体育教师,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观点;另外有百分之三十七的教师,以吃苦耐劳等为主要德育内容;剩下约百分之二十的教师没有固定的德育内容与德育观点。显然,这样的结果与我们期待的德育效果相去甚远。要知道,教师渗透的德育内容缺乏时效性与更新性,直接影响我们德育渗透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句话,德育渗透的内容过于浅显化,是教师必须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3.对德育的重视不够。中国当代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有言:“先启教师之责任意识,后言儿童之成长进步。”教师本身在德育上的责任意识如何、重视程度如何,毫无疑问对其整个德育过程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而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恰恰是当前现存的一个不足。直至今日,依旧有相当数量的体育教师认为,德育与体育教学关系不大,并不是自身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因此,要么是在课堂上简单应付德育任务,要么是直接省略必要的德育教学,因而贻误了最佳德育时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德育渗透的有效改进

1.变换多样的德育渗透方式。比如说,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可以选择的德育渗透方式越来越多,其中,网络德育渗透就是可行性极高、且收效甚好的一个。一方面,网络德育渗透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与青睐;另一方面,网络德育渗透弥补了传统渗透方式的种种不足。再比如说,善用的说教方式与课堂活动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教师所讲的道理。

2.尝试不断突破已有的德育内容与德育深度。个别教师可能认为,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力和理解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德育的内容与德育的深度同样不宜过深,过深只会将德育引向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反面。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十分片面的。尽管小学生在人生阅历上、判断甄别上远不及中学生与大学生,但是学生的德育习得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要适时拔高德育内容与深度,给学生更加全方位的启发与引导。比如说,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渗透最多的德育观点就是吃苦耐劳、爱国守纪。那么,当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德育观点之后,教师便可以将吃苦耐劳拔高为集体观念,启发学生建立集体意识、真正热爱集体,并且挖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等。此外,教师还应尝试将德育渗透深化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上,因为小学是学生树立三观的最佳时期。

3.改变自身的传统认知,切实重视德育渗透工作。哲人有云:“你的意识形态导向何处,你的世界就导向何处;你是什么样的,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言外之意,小学体育教师自身对待德育的态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德育实践的高度。所以,改变自身的传统认知和固化概念,踏踏实实在德育工作上耕耘,是我们将德育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的必由之路。

三、德育渗透的其他思考

1.体育德育渗透以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依托。体育德育渗透是整个德育渗透中的关键一环,也是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体育德育渗透还需要以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依托。这里的外部环境指的是其他学科的德育工作与学校良好道德风气的树立。

2.家校合作是不断推进德育渗透的关键。德育渗透的重点在学校,核心却在家庭。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进行德育,而忽略了与家长的合作配合,那么德育渗透的进程就很难不断向前推进。换言之,家长合作是改善当前德育现状,不断推进德育进程的关键所在。小学体育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一来可以跟家长多沟通学生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二来可以多切磋彼此的德育观点,以期找到契合点,从而更好地组织下一步的德育渗透工作。

3.德育渗透须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机制。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还在于德育渗透是零散的、随机的,未曾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德育体系与机制。美国著名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杜威曾经写到:“既定的教育体系与完善的教育机制的建立,是二十一世纪全世界都应共同关注的教育主题之一。”有了完整的德育渗透体系与机制,教师的德育渗透有章可循、有律可依,则事半功倍、卓有成效。德育渗透机制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学校政教部门、教务部门以及各科教师的共同努力,构建的过程也是一个坚持反思、不断创新的过程,要逐步积累经验与教训、不可急于求成。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德育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终身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是整个小学德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正如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所说:“今天的教育决定明天的国民素质。”小学体育教师掌握扎实的德育本领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民族的需要,更是自身教学使命的召唤。尽管当前仍旧存在很多不足,但是我们会迎难而上、一往无前。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著.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杨文轩,陈琦著.体育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金生著.德性与教化[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4]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德育渗透小学体育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