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的高效教学

2016-05-30 20:20王恩虎
南北桥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中阶段提高效率数学教学

王恩虎

【摘 要】数学一门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通过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和信息、进行计算和推理。数学在高中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鉴于高中阶段课业负担沉重,教师应该积极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关键词】高中阶段 数学教学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38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已经成为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的需要,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高中数学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不仅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参加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的基础。除此之外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等等均有积极作用。因此数学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是教育的重头戏,数学与语文、英语一起成为高考的“三座大山”,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工作: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虽然很多学生已经步入高中阶段,却依然像之前一样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已经逐渐深入,难度也加大,数学知识更是从易到难、环环相扣,如果中间有疏漏的地方势必会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效果。很多学生却会因为一时懒惰或者任性而放松对数学的学习,导致赶不上教师讲解的进度,以至于想要认真学习的时候倍感吃力,甚至有些学生因为一步没赶上而步步赶不上导致成绩一落千丈。教师在讲解数学重要性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强调数学多么重要,学生应该如何努力的学习。而是应该对学生循循善诱,拿出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有代入感,能够感同身受,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再辅之一些教师的表扬鼓励,家长的期望以及物质上的奖励等外部动机,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学习中也是这样,万事开头难,只要做好开始,之后的工作就能够逐步进行。很多学生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是还在数学学习的门外,并不能深入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之中,而畏难情绪就是守在数学学习门外的一只拦路虎,很多学生可能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判断,认为自己不擅长数学,也或者是因为课外辅导机构夸大其词的大肆宣扬,让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多么高深的学科。

事实上,在高中阶段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并且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学好高中数学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正如古人所说“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数学知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也许有学生对数学不敏感,但是通过仔细分析外加后天的努力,“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数学的学习也不在话下。所以学生完全不需要对高中数学有任何的顾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肯下工夫肯定能取得好的数学成绩。

三、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现代教学研究表明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主要起的是引导和辅助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其中,预习就是一个重要的步骤,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所学知识,并尝试着自己理解,实际上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知识是学生自己看书也能够理解掌握的,但是长期学习使学生习惯了依赖教师,忽视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甚至是低估了自己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大胆的布置给学生预习的任务,并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之后完成几道简单的练习题。学习习惯养成的周期是二十一天,在教师的要求之下学生预习的习惯会逐渐养成,不仅能够有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也会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同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中进行提问,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开展教学活动。有时候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下角色的互换,比如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解一下例题,或者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有一些步骤让学生来回答,这样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其他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只有结合思考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或者是教师讲解的知识转换成自己的知识,也就是把所学的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从而不断地产生同化和顺应。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教学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学生预习、学习、课后练习层层推进;教师备课、上课、课后辅导连串不断。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听课的时候都听懂了,在练习的时候却总是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就需要教师来指点迷津。还有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一时没有跟上进度而造成知识衔接出现断裂,影响数学的学习都可以在教师进行指导的时候及时提出,否则断裂的知识链连不上会对以后的数学学习有不良的影响。有很多时候或出现好几个学生问同一问题的情况,教师一定要耐心,而不要以类似“我在课上的时候不是讲过了吗,你上课认真听了吗”等话语来回答。学生本来就对教师有天生的敬畏,有时候遇到问题不敢问,如果教师不能耐心的解答就会使学生不敢再向教师请教问题。实际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解答问题的时候要有耐心认真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及时消化理解所学知识。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主动询问学生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有些学生可能由于性格的原因有不会的问题也不主动问,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去询问学生,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并对学生提出基本的要求。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還要不断提高及时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基本能力,真正做到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识能力并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各个方面做好学生的表率,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方面素质过硬的人才。

猜你喜欢
高中阶段提高效率数学教学
瞄准目标,精细练习,提高效率
瞄准目标,精细复习,提高效率
剖析错因 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