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教者,必善问

2016-05-30 20:20刘晓燕
南北桥 2016年7期
关键词:提问技巧方法

刘晓燕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如何才能提出更“巧”的问题?一是要明白“提问”的重要性;二是掌握好“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的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更在于会问。

【关键词】提问 技巧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4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为一个“巧”字,无数老师为之不懈努力。如何才能提出更“巧”的问题?以此来调节学生思维节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让学生更积极“带着问题学习”,也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提问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提问”包含了疑惑和解惑两个方面,也界定了“教”和“学”的传达和领会。“解惑”因“提问”而生,“解惑”与“提问”息息相关。问题建立的同时也就建立了答案生成的预设,建立了课程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课堂提问。

二、“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一)提问应促进数学理解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是提高提问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学中,提问的目的已经不局限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或是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过渡,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问题,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刻的数学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直接指向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进行《二次函数》教学之前,先提问一次函数的概念是怎样的?它的图象特征是什么?有哪些性质?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然后类比教学。

(二)提问应增加“等待时间”

“等待时间”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伊在1974年提出的,她在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0.9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充分思考并构思答案的,如果增加“等待时间”,课堂会发生以下变化:⑴学生的回答变长;⑵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减少;⑶学生回答问题时更有信心;⑷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敢于进行挑战或加以改进;⑸学生会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釋。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0秒。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课堂气氛会变得异样,感觉上的“冷场”会促使他们重新组织语言,“等待时间”的增加,很多学生开始处于思维游荡状态中,即已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问题范围。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三)提问要精而准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问题是接生婆,它能促进新思维的诞生。”因此,好的问题是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充分吃透了教材和学情之后设计出来的。“精”“准”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准确无误,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有效,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

例如:在教学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你可以提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怎样的?再观察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点,能否把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时教师提问:“谁能说说解题思路呢?”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问题的提出又具有挑战性,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另外,提问的数量应少而精。

(四)提问也要“因材施问”

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有梯度的问题:对学困生可适当“降级”,提简单的问题,照顾他们,让他们获得成功;对中等生提一些稍难的问题,让他们尝试成功;对尖子生,提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激励上进;对特长生可合理提高难度,提一些专门的创新性的问题,鼓励创新。使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答问,促使他们通过回答问题产生成功的快感,激发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在九年级有这样一类折图题目:

将矩形ABCD折叠,让AB落在AC的点F上,若矩形ABCD中,AD=4,AB=3。(原题是求CE的长。)老师把问题设计成:你可以从这些条件中知道那些信息或结论吗?至少写出三条信息。并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经过三分钟的思考:同学们写出很多结论:有写“边”的,如AF=3,CF=2,BE=1.5,CE=2.5……有写“角”的:如EFC=90度……有写“全等”的:如ABE≌AFE,也有写三角形相似的,也有写对应线段成比例的……而且每位同学对自己写出的结论都能作出很好的解释或者解法。教师把原题目设计成这样,不仅解决了原题目,而且还融入更多的知识在里面。既让优生可以深层次有创造性地发挥,也可以调动后进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且有条理地说出一二。

(五)“提问”之后的反馈与评价

新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接纳学生的新观点,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尽情绽放。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

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由若干个问题组合起来的,而且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驿站”。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的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更在于会问。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真诚的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最有效。

猜你喜欢
提问技巧方法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可能是方法不对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