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备、讲环节

2016-05-30 10:48曹仁义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化学教学有效性

曹仁义

【摘 要】在新形势下,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教师提供了崭新的教学理念。面对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努力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化学教学 有效性 生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01

随着高中化学教学探索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深刻认识到高中教学应该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真正的提高课堂效益,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个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要真正地实现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应特别注意备、讲环节。

一、备课环节

备课环节,要对所教授内容有深入了解,要备好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还有注意对学情作出分析,比如教授《化学平衡的分析》时,我就做了如下的安排:

(一)课标解读

1.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3.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二)考纲解读(参照2015全国新课标考纲)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4.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教研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三)三维教学目标解读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涵义;②理解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③掌握用图像表示化学平衡移动的方法,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节“问题讨论”“交流思考”“实验探究”等栏目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使学习变为知识的获取,文化的欣赏。②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难点: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及应用。

(五)教材分析

化学平衡是人教版选修四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本册其他章节的基础,是解释一些平衡现象的基础。

(六)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的基础较差,本部分知识较难理解,所以在学习时将速度放慢一些。

(七)教学方法

类比、讲述、分析、归纳、总结。

(八)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通过这样的备课环节我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上课的过程中做到了轻车熟路,课堂教学就有了强力保证。

二、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同时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在教授《等效平衡》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找相关概念,使用概念,最后再引导学生做出了总结反思,具体操作如下:

(一)学生看书找出等效平衡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包括“全等等效”和“相似等效”)。

学生谈谈对概念的理解:1.只要是等效平衡,平衡时同一物质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一定相同。2.外界条件相同:通常可以是①恒温、恒容,②恒温、恒压。3.平衡状态只与始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如:①无论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②投料是一次还是分成几次;③反应容器经过扩大—缩小或缩小—扩大的过程。)比较时都运用“一边倒”倒回到起始的状态进行比较。

(二)小组讨论归纳等效平衡的分类

在等效平衡中比较常见并且重要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

I类:全等等效——不管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只要“一边倒”后各反应物起始用量是一致的就是全等等效。“全等等效”平衡除了满足等效平衡特征[转化率相同,平衡时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一定相等]外还有如下特征“一边倒”后同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相等,平衡物质的量也一定相等。

拓展与延伸:在解题时如果要求起始“物质的量相等”或“平衡物质的量相等”字眼的肯定是等效平衡,在此我们只要想办法让起始用量相等就行。

II类:相似等效——相似等效分两种状态分别讨论。1.恒温恒压下对于气体体系通过“一边倒”的办法转化后,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恒温恒压下的相似等效平衡的特征是:平衡时同一物质转化率相同,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相同,浓度相同。2.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没有变化的反应来说,通过“一边倒”的办法转化后,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恒温恒容下的相似等效平衡的特征是:平衡时同一物质转化率相同,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相同,浓度不相同。

拓展与延伸:属于相似等效的问题,我们只要想办法让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起始用量相等就行。

(三)学生反思总结,当堂检测(10分钟)

总之,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学教效果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在课前的准备和课堂教学中的技巧。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化学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