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开展德育教育的步骤研究

2016-05-30 22:38王怀刚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有效性研究

王怀刚

【摘 要】教学是一项十分光荣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需要严格遵循教学规律的科学活动。德育教育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就高效开展德育教育的步骤进行研究。

【关键词】德育教育 有效步骤 有效性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35

教学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是一项十分光荣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需要严格遵循教学规律的科学活动。德育教育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就高效开展德育教育的步骤进行研究,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虽然是教师在讲解新课之前进行的活动,然而却对课堂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是保障整个课堂教学顺利、高效开展的关键环节。德育作为一门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学科,更需要教师有效进行备课。较之于其他学科的备课活动,教师在德育学科备课环节应该更注重结合学科的特点展开备课活动。本人认为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备课内容的系统性

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影响学生的思想,而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德育理论知识较为枯燥,并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要对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勾画出清晰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加有效的将知识点传递给学生,学生也才能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点的脉络。

(二)有效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教师要掌握学生的特点,要思考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点,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总之只有做好了备课阶段的工作,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二、做好课堂导学

课堂导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产生重要影响。本人作为一位德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德育课既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究竟是枯燥还是有趣,取决于教师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安排。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做好课堂导学,就是为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我们可以对比以下两种教学方式:第一种教学方式,教师没有开展课堂导学活动,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虽然教师已经讲解了2~3分钟,但是学生的注意力还停留在课间的游戏中,并且教师难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第二种教学方式,教师以与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点相关的有趣的例子进行课堂导学,及时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课堂教学中来,并且在上课之始就使学生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乐趣,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获取知识开了一个好头。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做好课堂导学环节的重要性,虽然现代教学对课堂导学引起了重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难以将导学落到实处。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也为了使德育课堂更加有吸引力,教师应该积极、高效的开展德育活动。

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

课堂导学阶段过后,进入教师正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环节,这一环节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与重要的环节。当然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是该阶段的主要任务,然而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是关键。德育作为一门通过外在的知识点要达到对学生进行内化的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机械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应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更多学习的乐趣。本文在此就几种有助于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开展探究性学习

虽然德育课程不是自然学科,然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理解知识点,较之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也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领悟。

(二)开展小组讨论

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能够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很多思维障碍,还有遇到的一些其他问题,都需要学生通过讨论加以解决,同时有效的讨论还达到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学生德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该环节却并没有被引起重视。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后反思,在课后反思环节中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反思,检查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2.对以往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将不同时期学习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3.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学生要深入反思不同德育理念的实际意义,该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自己应该如何实践,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诉求,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环节表面看与教学活动没有直接的联系,实际上却是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的升华。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实践,还要积极的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供平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义务劳动,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体会到劳动的意义。除了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以外,学生自己也应该在实际生活中积极的践行,使自身的思想境界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文从备课环节、导学环节、授课环节、课后反思及知识实践等几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展开了论述。当然影响德育教育的因素还有很多种,只有把握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才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德育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抱着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心态,应该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提升民族与社会的素质为己任,积极投身于德育教育的工作中去,继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进步、发展。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有效性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