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侧的角度谈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创新

2016-05-30 10:48卢景同郑苏蓉严鹏飞邱阳帆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需求侧工艺美术传统

卢景同 郑苏蓉 严鹏飞 邱阳帆

摘 要: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当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打破这个局面,就要找到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创新的切入点,从“需求侧”的调研入手,找到当今科技、文化影响下的当代消费者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下需求,结合传统工艺美术品创新需求侧面临的问题,重新审视新时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消费需求,集中全社会的智慧,融入不同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对传统的工艺美术品转型升级,使之成为适应工业社会的快捷便利,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高速,且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传统工艺美术再生品。达到以时间的厚度来演绎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的融合,继承并创造出既保持传统工艺美术的固有特色,又适应新时代消费者需求的新时代工艺美术,为子孙留下具有新时代烙印的新的工艺美术文化遗产。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创新;需求侧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6)06-0011-06

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扬光大,是每个不同时代工艺美术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同时,也是不同时期传统工艺美术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传统的工艺美术设计和制作是一体的,传承主要靠师傅传徒弟,当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工艺美术的漠视,导致不少传统工艺美术面临着失传和无法传承、发扬光大的危险。

目前,绝大多数工艺美术品主要有以下几个销售渠道:高端的(主要指材质稀缺、做工极端精良的作品)作为收藏品或拍卖品;中低端的被作为代表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出现在各大旅游景点。但无论高端的还是中低端的工艺美术品,由于现代科技和流通业的高度发达,加上现代人的审美取向的变化,都面临着同质化,和销售市场萎缩的困境,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传承和发展的资金和人员困境。这是目前几乎所有传统工艺美术面临的困境。

如何打破这个局面,我们不妨从“供给侧”这个热词的对应面“需求侧”入手,来谈谈如何创新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1 需求侧的核心内容与作用

需求侧是相对于目前的热词“供给侧”而来,习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上就明确提出:“二十国集团应该调整政策思路,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并重,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这里所提出的需求侧主要研究的是关于需求方面的诸多问题,其中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是需求侧的主要载体,消费是指国内的消费,投资是指政府的消费,出口是指供世界人民别样的跨时空的消费。

需求侧,简而言之,就是关于需求那一方面的诸多问题,要说明需求侧,首先需要弄清什么是需求。需求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几个领域:

首先,在心理学中,所谓需求,指的是心理的个体由于自身有愿未遂所导致的不平衡的紧张状态。需求是人脑对各种身体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生理性需求和社会性需求,以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需求分为5个等级,从低到高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需求的层次越低,其力量越强。

其次,营销学中,需求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需求=购买欲望+购买力,欲望是人类某种需要的具体体现,其中,购买欲望是心理学范畴的需求。

第三,在经济学中,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显示了随着价格升降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买的某货物的数量。若以图像表示,便称为需求曲线,图1是萨缪尔森的供需关系曲线,揭示了需求天生就存“需求向下倾斜的规律: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同时其他条件不变),他的需求量减少。或者,换句话说:如果市场上一种物品投入市场的数量多,那么——其他条件相等——它就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

总结起来,需求基本有两个基本要素,即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有消费能力不买,有需求没有支付能力,都不能产生需求,至少不能产生有效需求。

2 需求侧的研究对传统工艺美术品创新意义和作用

了解了需求侧的核心概念——“需求”,我们要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创新,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技艺传承和生产技术现代化改造上,一味地追求复原和产量。而要从需求的源头——消费者入手,找到当今文化影响下的当代消费者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下需求,并由此入手继承并创造出既保持传统工艺美术的固有特色,又具有时代新特色、新主题,以适应新时代消费者需求的新时代工艺美术升级品,为子孙留下具有新时代烙印的新的工艺美术文化遗产。

任何一个时代的需求基本由两个基础要素组成,即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有支付能力没有购买欲望,有购买欲望没有支付能力,都不能产生需求,至少不能产生有效需求。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传统工艺美术品来说,大部分中低端工艺美术品属于有支付能力没有购买欲望;高端工艺美术品属于有购买欲望没有支付能力,因其工艺复杂,材料成本高,再加上炒作成分太大,常常有价无市。

要改变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现状,创造性地发展、创新统工艺美术,就必须从两个源头——需求侧和供給侧抓起,尤其是需求侧,系统地研究新时代消费者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的需求,以及如何用现代科技制造出更多更好更具时代特色的工艺美术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相对来说,传统工艺美术的供给侧已经大有发展,现在科技在工艺美术品的复原再造中,发展势头良好,无论从青铜器、陶瓷、刺绣、雕刻等,都已经实现了手工和智能机械同步前进,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的提高,甚至部分领域出现较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而前者的研究和发展就显得有所不足,传统工艺美术品在市场上的同质化,审美滞后,观念滞后等现象显得较为严重。

因而,系统地研究传统工艺美术的需求侧,有效地针对需求侧的研究成果,重新审视新时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消费需求,研究开发出适应新时代新需求,且极具时代特征又不失传统特色的新型工艺美术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如今看来,具有相当深远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3 传统工艺美术品创新需求侧面临的问题

传统的工艺美术品流通渠道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中低端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再产生品,其特点是器物造型相对简单,制作工艺相对比较单一,材料成本偏低,产量大,现代加工手段应用较多,主要作为国内各大景点的旅游纪念品,如中小型陶瓷用品、小型木雕产品、小型玉器、小幅刺绣、扎染、竹、绳编制品和剪纸,等等;二是高端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复制品,其特点是器物造型复杂,制作工艺繁琐,材料成本高,产量偏低,主要作为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赠送礼品、纪念品、高端旅游商品出现在各地文物商店或拍卖行,也有不少作为不法分子的假古董从事非法活动,如青铜器,精制陶器、瓷器,大中型精雕玉、石器,大幅云锦、刺绣产品和金银器,等等。

纵观目前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市场,其在需求侧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点存在问题。

首先,作为旅游景点纪念品的工艺美术品形式陈旧,传承有余,创新不足。不少景点的旅游纪念品,虽然充分体现了一定的地域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特点,但其审美和使用习惯,还停留在出现该物品的那个古老年代的审美,常常给游客以“鸡肋”的感觉,往往最多挑两个便宜的,回家做个纪念,或者干脆不买,省去携带的不便。而互联网的时代,网上的各类特色商,无所不包,也给实体店带来不小的冲击。

举个例子,常州的梳篦制作,始于南北朝,至今1500多年的历史,是常州地区最具代表性工艺美术品的之一,是常州地区为数不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生产它的厂家,近年来却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虽然开发出不少系列的旅游商品,但其图案永远离不开仕女图案、蝴蝶图案等远远落后于现代审美的图案系列,导致销量和价格一直上不去。其原因是对需求侧的调研不够,古代没有洗发水这类用品,需要用梳篦这样的工具梳理头发,使头发柔顺。而送入宫廷的梳篦则极尽奢华,用各种好工好料,精心制作而成为工艺美术品,达到使用和文化艺术融为一体的境界,从而流传至今。

但当今的时代,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使当人们的眼界和审美及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来看看,梳子发展到什么状态了,英国有一款叫“TANGLE TEEZER”的美发梳,简称TT梳(如图2),获得包括2014年英国“女王奖”在内的世界25个全球级别的奖项,销量更是达到18把/分钟,价格在人民币150元左右。是什么让它如此火爆?因为它满足了需求侧的消费者内在需求——长短齿加上符合头型的凹面的梳齿设计轻易地解决了“如何梳通打结发丝和防止脱发、按摩头皮”等传统梳子无法解决的问题,加上安全舒适的新材料的应用,完美地贴合需求侧的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价格再适中,哪有卖不出的道理。

如果我们还抱着传统的梳篦形式和图案及传统的加工工艺手段不放,不从消费者的需求侧角度考虑问题,那我们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尤其是实用类工艺美术品的发展将会大大受到限制,直至消亡。

其次,同类型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同质化竞争严重。何为“同质化竞争”? 在百度词条里是这样解释的:“同质化竞争是指同一类系列的不同品牌的产品,在外观设计、理化性能、使用价值、包装与服务、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产品的技术含量、使用价值逐渐趋同的现象。在产品同质化基础上的市场竞争行为,称为‘同质化产品竞争。”

在国内,由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还不完善,一个畅销的产品,往往一上市就被模仿,有的还没上市,仿品就满街飞了。这一现象,在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市场上同样严重。由于浙江地区的小商品发达,浙商遍布全世界,导致绝大多数国内景点的旅游纪念品都是到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而来,几乎一样。本来属于某一特定区域独有的工艺美术品,变成满世界都有的“街品”,随处可买,去不同的景点,你能买回同样的东西,谈何特色?举个例子,宜兴生产紫砂壶,但全国只要是产茶叶的景区,都可以买到紫砂壶或紫砂杯,哪怕这个地方是和宜兴八竿子打不着的景点。

在国外,就很少有这样的现象,不同的景点的旅游纪念品是不一样的,各个地方的工艺美术品既时尚又传统味十足,这点无论是欧美还是日韩,都做得很好,中国的台湾地区也做得有声有色,图3是台湾故宫红极一时的 “朕知道了”胶带旅游纪念品,极具皇家之霸气,设计又极具中华民族特色,又是人们常用的物品。所以每年去这些地方的国人往往都大量采购商品,回国作为纪念。而且带回来的花样繁多,制作精美,既有价格适中小纪念品和土特产,也有价格贵得香水、电器等,各地各物各特色。

第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往往为一体,阻碍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传统的工艺美术的传承,往往是设计者和制作者为同一人,传统的制作工艺往往束缚了他们的设计创新思想,在专注技艺的同时,忽略了时代的审美取向,忽略了需求侧的调研,坚守传统技艺,为传承传统工艺美术尽心尽力,同时,也给传统工艺美术设置了壁垒,由于与时代的脱节,许多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日趋没落,年轻的一代看不到希望,纷纷弃而转行,使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因而,如何适应工业社会的快捷便利,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高速,用时间的厚度来演绎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的融合,用以“现代生活美学”為需求侧的切入点,学习研究国际上先进的传承发展理念,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发展、创新的路,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4 从需求侧入手解决传统工艺美术品传承、发展、创新的思路构建

我们了解了需求侧的基本内容,调研了中国目前传统工艺美术面临的困境,并从多方面了解到游客在国外旅游时,主要购买的旅游纪念品,不仅仅是文化类小商品类,更多地去购买具有地域特色的化妆品、服装、鞋帽,甚至是电子产品,这就给我们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创新带来新的挑战。

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传承,要把他们和现代加工制造业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做到老树开新花,传承和发展、创新并举,需要从消费群体即需求侧入手,经过调研和深入研究,再从总体上调整对需求侧的改革思路,系统地研究新时代消费者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的需求以及如何用现代科技制造出更多更好更具时代特色的工艺美术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逐步实施,按部就班,而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图4是以需求侧为主导的传统工艺美术创新发展的思路框架。

5 結语

传统工艺美术要实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创新,就要敢于打破现有的传统传承体系,融入现代设计的科学开发体系,真正从需求侧入手,系统地把传统的工艺美术品设计和制作有效的分工协作,以“现代生活美学”为需求侧的切入点用适应工业社会的快捷便利,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高速和时间的厚度来演绎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使传统的工艺美术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具体如下。

首先,切实地分析研究以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为核心的需求侧。通过认真实在的调研,找到工艺美术品市场的现在和未来消费者的审美和消费显在和潜在的需求。并从需求侧入手,为各类工艺美术品挖掘出显在和潜在的市场,并通过融入不同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对不同地区的传统的工艺美术品转型升级,使之成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传统工艺美术再生品。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使每个不同的地区都有其不同特色的新生代工艺美术品作为该地区旅游商品的支柱。

其次,打破传统工艺美术集设计制作为一体的传承体制,融入年轻设计师的现代消费观、审美和设计思想,结合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元素,进行二次创作。这点上,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进行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走进高校的活动就很有意义,大师传授技艺,在校学生现场创意他们心中的工艺美术作品,大师现场点评,讨论,并共同完成作品。真正实现了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与现代设计思潮的碰撞与交融,实现了真正从需求侧创新升级传统工艺美术开端,因为未来的消费市场的真正主导者就是当下的年轻人。

第三,从政府层面要支持和扶持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传统工艺美术再生品的创新团队和个人,无论是从政策还是资金、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鼓励和奖励基于“现代生活美学”为需求侧的切入点的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迎来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新时代。

总之,只有从需求侧的研究入手,切实地分析研究以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为核心的需求侧,集中全社会的智慧,融入不同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对传统的工艺美术品转型升级,才能使之成为适应工业社会的快捷便利,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高速,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传统工艺美术再生品。达到以时间的厚度来演绎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使传统的工艺美术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萨缪尔森.经济学[M].萧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 顾家梁,曹炀,杨震林.现代市场营销策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3]宋承先,许强.现代西方经济学[M].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5]百度百科.需求侧[DB/OL].(2016-05-30)[2016-07-25].ht

tp://baike.baidu.com/link?url=W25U_a5b8gd7X-eiV5E3Z4

X_WLIaSgEBMWKzRww3CLB2hS2sbvXoArk0_npF85_ezsd

H8jr3pVNNREwtx29jzPSAlkp1MgI1nMYXIlL625p2rOgKA-

1603mIi-VYvo.

[6] 杰伊·格林.设计的创造力[M].封帆,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8] 杭间.手艺的思想[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Modern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mand Side

LU Jing-tong, ZHENG Su-rong, YAN Peng-fei, QIU Yang-fan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are a part of Chinese cultural treasur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especially the coming of information ag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is facing a severe test. To break this situation, we should fi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from the "demand side" to find the demand for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of contemporary consumer 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bining the problems facing with the demand side, we should reconsider the consuming demand of the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in modern China with the wisdom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in different field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ding 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making it adapt to the industrial society with fast and convenient, high-speed Internet era, then the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new era will be reborn.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interpreted by the thickness of time, we should not only keep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but also meet the consumer demand of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leave the new eras arts and crafts cultural heritage for ou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Key words: tradition; arts and crafts; modern innovation;demand side

责任编辑 祁秀春

猜你喜欢
需求侧工艺美术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流通发展新常态下的“需求侧”改革思考
探索提升业扩报装服务水平的管理办法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工艺美术的原生性与再生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