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2016-05-30 22:38徐晓楠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常见问题班级管理

徐晓楠

【摘 要】班主任的管理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着方向性的带头作用,良好的班主任管理能够影响学生健康性格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些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常见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85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领航人物,对班内同学的性格发展,对班集体的方向性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班主任管理风格的行为主要有两种——专制型的管理和民主性的管理。不同的管理风格对学生情绪发展、行为习惯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讲,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其管理误区和改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看待。

一、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对学生产生的可能性影响

首先,专制风格的管理方式的特点是,班主任对学生严格要求,在班级事务的安排上完全从自己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不能违规,对有违规行为的学生进行严厉的言语训责,有时也会伴有体罚等相关的处罚措施。这种管理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命令式管理,有可能造成学生的内向性格,同时,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的自尊心,严重的还会使学生走入封闭自我的情绪困境中。学生阶段正是他们身心健康逐渐培养的阶段,同时,他们的发展仍需要外在方向的指引,尤其是情绪、心理比较敏感的学生,他们对外在强制力的压力的自我缓解能力较小,教师过激的言语行为,很容易造成他们的不良情绪。总之,专制型的班主任管理方式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其次,民主风格的管理方式的特点是,班主任在安排班级任务、对班级负责人进行选取时,都是在与班级学生共同商议之后的结果。同时,在班级准则的制定上也更显人性化,对于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则是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鼓励学生摆脱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这种班集体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班级参与积极性的发挥,同时,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学生的配合度较高。在这样的管理氛围下,学生学习、生活的情绪比较稳定,不容易出现大的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总之,民主型的班主任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工作误区

首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教育管理理论水平不高。教育管理理论知识是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班主任拥有了良好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将有利于其自身的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但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并未经过专业化知识的培训,很多学校对班主任的选任,是以教师的性别、年龄等相关因素为依据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的高低并不作为首要看重的条件,这也成为班主任工作水平提高的一大阻力,同时,现有班主任的教学管理理论理念得不到及时更新。当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与教学相配合的班级管理理念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民主型的班级管理风格得到鼓励。但很少有班主任学习新的班级管理理念,仍然持有专制型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这就造成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误区。

其次,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有待改善。班主任不恰当的班级管理方法主要体现在专制型的行为处理方式上,尽管体罚这种惩罚措施不被提倡,但是,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乃至教学中,体罚现象仍然存在。很多班主任认为只通过言传身教的方法,很难使学生对自己的过失有深刻的影响,而体罚可以通过身体的受累让学生当场服软,以达到快速驯服的管理效果。除此以外,一个班集体的班规很少是经过学生们商议后制定的,大部分的班规都是班主任由学校的管理制度的规定进一步延伸出来的,其中也体现的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要求。也就是说,学生在遵循班规的情况下,所构建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心目中的班集体,而不是他们理想的班集体模式。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也应当得到相应的改善。

最后,在班级内部,对班集体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学生的集体意识不强。当下,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受到父母、亲戚们的专宠,这种生活环境容易促使他们养成自我的性格特征,对新时代的学生们而言,他们的自我意识、个体意识比较强烈,比较明晰,但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中,却缺乏相应的团体意识。因此,在很多班集体内部,存在着一些看不见的隐形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正是源自于他们淡薄的集体意识观念,而这种淡薄的集体意识观念,又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使班集体的团体力量得不到有效的集中。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要注意对学生集体意识观念的传递。

三、解决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第一,要想解决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理论水平不高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班主任进行集体化的理论学习的方式加以改善;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逐渐地学习新的班级管理理念,不断更新自我观念中的落后成分。具体来讲,很多班主任缺乏学习班集体管理理论知识的途径,为此,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知识信息的讲座,或者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进行定期的教学管理理论知识学习培训,为任职的和即将任职的班主任提供合理地学习途径。

同时,班主任也要转变自己的班级管理观念,制定民主化地班级管理方式,无论是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时候,还是在选任班干部的时候,都需要经过和学生们的讨论和商议,让学生有权利参与到班集体的管理中。

第二,班主任要改变专制型的管理方式。具体来讲,教师要改变体罚的管理方式,代之以言传身教的情感感染的管理方式,让学生真正发自内心的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同时,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时的姿态和谈话时的语气等各方面的因素,在谈话的时候,教师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或者是以一个长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而不是以居高的管理者的身份与他们进行交谈。

第三,班主任在开班会或者日常的班级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班主任可以通过学校的一些活动加强学生的团结意识。比如在春季或者秋季运动会中,通过竞争的方式带动学生的集体意识。

总之,在教育教学新发展的形式背景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此班主任要不断地挑战自己,分析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学习新的班级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最终实现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良好的班级氛围的形成,最终实现班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常见问题班级管理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