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学中名画赏析活动策略探究

2016-05-30 01:12隆露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策略探究

隆露

【摘 要】幼儿时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基础时期,对幼儿今后的审美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幼儿名画赏析的活动,将有助于幼儿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教学 美术学习 名画赏析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47

教育教学领域内相关的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演变和推进,促进了幼儿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幼儿的美术学习中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美术欣赏水平的重视以及审美水平的提高。为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采取提高名画赏析活动的教学策略,适应当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动态。幼儿阶段是奠定学生学习兴趣和审美基础的重要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习者,对画作的感悟能力还停留在直观地感受的层面上,也就是说在幼儿的绘画欣赏中,教师对学习者的欣赏能力和方向的引导产生很大的塑型作用,为此,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要尽量选取名师名家的名作来帮助学习者打好画作欣赏的基础。

除此之外,教师要想提高幼儿时期的学习者的画作欣赏水平和欣赏能力,还可以在作品的选材、内容的选取方面,以及教学手段的改进和与之相关的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做出积极的努力,最终不断促进幼儿画作欣赏能力的提高。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提高幼儿的画作欣赏水平和能力有所帮助。

一、教师要注意选取通俗易懂又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作品

在幼儿教育阶段,提高学生的名作鉴赏能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要加强学生与名画作者之间的心灵沟通的过程。幼儿阶段对外界的感知能力还比较脆弱,但是正是他们这种脆弱的感知能力,恰恰反映出了儿童敏感的心理特征,而正是这种敏感的心理构建机制才使得儿童感受名画中体现的艺术性和韵味性有了可以捕捉的可能性。现代美术教育理论认为,幼儿美术应该包括美术相关的基本专业知识理论、美术欣赏和鉴赏的能力以及美术创作的能力这样的内容,为此在教学之中,教师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审美能力、创作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提高。在美术教学中,与美术欣赏相关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对画作的欣赏、对雕塑品的欣赏以及对各种工艺品的欣赏等方面。对名画的欣赏就是美术画作欣赏的一种具体的体现。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美术名画欣赏能力,教师首先要为学生选取适合学生欣赏的,既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又能够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的作品。比如教师可以选取齐白石的《虾》、《牵牛花》、《蛙声十里出山泉》等这样的描绘自然界的美好的作品,也可以选取诸如吴冠中的《燕子归来》、《城市之窗》之类的作品。同时,教师要注意对于诸如梵高的作品《向日葵》这样的抽象作品就不适合儿童进行欣赏和模仿创作。

二、采用游戏教学法的方式带动学生欣赏画作的积极性

在具体的美术名画的欣赏中,学生起初的学习和欣赏都和作者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的存在将影响学生的名画鉴赏能力的体现,也影响学生的名画鉴赏水平的提高。为此,教师要注意采取积极的措施不断减少儿童与创作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而缩短学习者和学习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的方式,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创设。为此,教师要注重在名画欣赏的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以促进学生的身心愉悦,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地环境状态下获得适宜的学习心态。比如,教师在讲解上面提到的吴冠中的《燕子归来》时,教师可以模仿图画中燕子的飞翔动作,然后让学生猜自己的动作模仿的是什么。这样在兴趣的激发下学生不仅能够调动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加深对名作内容的印象深度。

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吸引幼儿对名画欣赏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来促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的实现。以往的幼儿美术教学往往只是停留在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进行绘画尝试,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课堂教学完全变成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实际上,在具体的美术新课程改革当中,新的教学理念侧重于教师对幼儿的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教师在对作品的讲解的同时,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以促进学生对美术名画的鉴赏和感悟力度。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课件的显示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此来引导学生的鉴赏思路。

具体来讲,美术作品不论是名画作品还是一般作品都是有一定的色彩的,单凭教师的板书讲解很难描绘画作中的色彩艺术,但是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技术的出现解决了美术教学中的色彩体验的困难。教师通过对多种名作照片的课件放映,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又能够有时间对作品进行欣赏。比如,之前提到过的相关的《虾》、《燕子归来》等这样相似主题的图片,教师可以集体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死气沉沉的学习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美术名作鉴赏的过程也少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一重要的过程,只有真正的实现心灵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够不断地促进双方的名作鉴赏能力的提高。比如,教师在讲解齐白石的《虾》这一作品的时候,可以将画作中出现的虾的形态进行细致的描述,以此来引导学生对名画的描述和叙述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和学生们分享自己对于画作的感受,比如有些教师会感动于画作中虾的体态的现实性,有些教师会感动于虾的灵动性的姿态,有些教师则感动于画中的虾仿佛在水中游动一样的画风。学生在教师的欣赏启发下也会各抒己见,从而调动自己的审美意识,不断发表对同一幅画的不同的审美态度。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教学方式的牵引下,学生心中怀着对名作的深切体悟的心情,再进一步作画,就能够产生不一样的作画体验。比如,在模仿齐白石的《虾》的时候,学生就会抱着对这幅画的深入了解和体会,尽量去创作出一副灵动的作品,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模仿,这样一副高质量的、能够体现作画者心态的作品便诞生了。

总而言之,在幼儿的美术教学中对于名画欣赏的学习和鉴赏,还存在一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努力,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不断促进幼儿名画欣赏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幼儿美术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策略探究
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学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策略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