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英语言对比的特点看拟声词用法

2016-05-30 07:26和佳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结构形式

和佳

摘 要: 拟声词是模拟人、事物或动物声音的词,它使语言表达更加具体、形象、生动。日语和英语语言中存在大量拟声词,在各自的语言中占重要地位。日英对同样的拟声对象,有时使用语音形式相同或相近的拟声词,有时使用语音形式完全不同的拟声词。从结构形式、句法功能、意义特征、构词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试图探讨两者的异同,以便更好地认识日英两种语言体系的拟声词特点。

关键词: 日英拟声词; 结构形式; 句法功能; 构词能力; 意义特征

中图分类号: H0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6)04-0074-06

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它可以加强语言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拟声词具有民族性,属于一定的语言或方言,虽然有时会突破语言系统,但毕竟还是受制约的,不同时代、不同语言或方言的拟声词常常是不同的[1]。日语与英语都存在相当数量的拟声词,大量运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日语《擬音語·擬態語辞典》[2]收录的拟声词共有304个,《英语拟声词词典》[3]收录超过1100个拟声词。“拟声词”英语为onomatopoeia,日语称为“擬声語、擬音語、写声語”,或使用外来语オノマトピア、オノマトペア、オノマトペ等。本文以《学术用语集》(1)为标准使用“拟声词”的说法。日语把模拟人、事物或动作的声音而构成的词定义为拟声词,日语拟声词是副词的一种,称为状态副词[4]。英语拟声词分为感叹词(2)和单纯拟声词。感叹词是特殊的拟声词,表达各种情绪却没有实在意义,数量不多,本文不纳入研究范围。单纯拟声词包括摹拟人、动物和事物的声音。不同的语言之间也会存在一些象似性,比如表示婴儿含糊不清的声音,日语用バブバブ,英语用babble。表示猫叫声,日语用ニャー,英语用mew,发音相似。也有完全不同的拟声词,比如表示爆炸声,日语用ドカーン,英语用crack。本文拟从结构形式、句法功能、语用特征、语义特征等语言方面对日英拟声词进行比较。

一、结构对比

日语拟声词大多为和语词汇,也有少量外来语,如チクタク(tick-tack、指钟表滴答声)、ジグザグ(zigzag,指弯弯曲曲)等。写法无规定,用平假名、片假名皆可。日语拟声词的结构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等。英语拟声词基本为单音节,表示短促或突发的声音,日语单音节拟声词不多,一般在后面加上促音、拨音或长音。加上促音表示一刹那、一瞬间、一次性、迅速的声音;加上长音代表声音的缓慢、延续;加上拨音表示声音的韵律感更强。如:

(1)祝砲がドンと鳴り響く。(bang、bam)

响起了隆隆的礼炮声。

(2)乗車用カードリーダーにカードを触れると「ピッ」と音が鳴る。(peep、beep、pip)

把乘车卡放到读卡器上会 “嘀”的响一声。)

(3)壊れたテレビは、ガッと殴ると直ったといわれる。(crack)

据说电视坏了砰的敲打一下的就会好。

(4)列車はごーと音を立てて鉄橋を渡っていった。(roar、rumble)

火车发出隆隆声驶向铁桥。

(5)木に止まった大きなカラスが「カー!カー!」と鳴く。(caw)

停在树上的乌鸦呱呱叫着。

日语双音节和三音节拟声词基本都要加と才能修饰动词,部分三音节词可以单独修饰动词。四音节拟声词可以不加と直接修饰动词。如:

(1)飛行機がドスンと着陸する理由は?(bam、whomp、thump)

飞机咕咚一声着陆的理由是什么?

(2)ドアをバタンと閉める。(bang、slam)

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3)木の葉がそよ風に揺れてさらさらと鳴った。(rustle)

微风吹着树叶沙沙响。

(4)袋が破れて豆がざらざらこぼれる。(rattle)

袋子破了,豆子哗哗地倒了出来。

以上日语拟声词都有对应的英语拟声词。也有不对应拟声词,用副词或拟态词表示的。一个日语拟声词有时可以对应多个英语拟声词。从表示笑声的拟声词看,chortle表示咯咯笑声,日语用“嬉しそうに笑う”。giggle表示咯咯地笑,日语用“ケタケタと笑う”。guffaw表示哄笑、狂笑,对应“げらげらと大声で笑う”。haw-haw表示哈哈大笑,也用“げらげら笑う”,属于拟态词。对应的有:chuckle表示轻声笑,titter表示嗤嗤地笑,都用拟声词“くすくす笑う”。从表示哭声的拟声词看,不对应的有:sob表示抽泣、呜咽,日语用动词“すすり泣く”。whimper表示抽抽搭搭、啜泣,用拟态词“しくしく泣く”。对应的有:bawl表示放声痛哭,用“ワーワーと泣きわめく”。boohoo表示哇哇(呜呜)哭声,用“おいおい泣く”。

日语拟声词中单音节占少数,四音节拟声词占大部分。英语拟声词的构成多数以单音节出现,少数有双音节,几乎没有多音节的拟声词[5]。如drip-drop(雨滴声)、ticktack(钟表滴答声)、ding-dong(叮当声)、flip-flop(啪嗒啪嗒声)、rat-a-tat(敲门声)、ting-a-ling(叮叮声)、cock-a-doodle-doo (公鸡啼叫声)等词,可以看作是单音节拟声词的重叠,表示两次或多次性动作[5]。

二、句法功能

从句法功能看,日英拟声词的相同点是都能独立使用。如:

(1)カタカタ、カタカタ…。音は響く、響き続ける。(倉阪鬼一郎《オバケヤシキ》)

喀哒喀哒、喀哒喀哒的声音一直回响着。

(2)とつぜん、ドカーン!耳もつんざくばかりに、すさまじい大砲の音が、ひびきわたりました。(たかしよいち《インカのミイラは黄金を見たか》)

突然咚的一声,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大炮声。

(3)トントントン。台所から、何かを切る音がする。(松岡やよい《いってきます!》)

厨房传来嗵嗵嗵的切东西的声音。

(4)Splash! He jumped into the water.

噗通!他跳进水里了。

(5)“Bang!bang!bang!”came three reports of firecrackers.

传来“砰!砰!砰!”三声炮响。

日语拟声词最大的特点是做副词,一般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形容动词。作为粘着语的日语副词没有词尾变化,作状语修饰动词要加助词と。此外,日语拟声词也可以作谓语,需要在拟声词后加上する、です等助动词。或直接作定语修饰名词。日语很多拟声词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拟声词对译,一般采用转移或用动词、形容词表达。如:

(1)後ろからゴツンと追突されてから自動車保険の大切さを悟りました。(作状语)

被追尾了才知道车险的重要性。

(2)電話をがちゃんと切る。(作状语)

把电话啪的一声挂了。

(3)平日の11時30分から幼児親子向けの「ガランガランタイム」という時間がある。(作定语)

平时11点半开始有一段给幼儿亲子的“叮当响的时间”。

(4)マンホールのふたがガタガタ音がする。(作定语)

下水道的盖子喀哒喀哒响。

(5)誰もいない三階からドンドンする。(作谓语)

三楼没人,却有咚咚声响。

(6)後ろからいきなりズドンですよ。(作谓语)

身后突然传来爆裂声。

英语拟声词在辞典里有明确的词类标记,大多数兼做名词或动词。因此,作为动词在句子中可以做状语、谓语、补语等成分。作为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做主语、定语、宾语等成分。作动词的有:

(1)When the window blows,all the doors rattle.

只要风一吹,所有的门都吱吱嘎嘎作响。

(2)The champagne cork popped when he pulled it out.

他拔香槟酒的瓶塞时它砰的一声开了。

(3)Raindrops are starting to patter.

就在这时,噼噼啪啪的雨点落了下来。

作名词的有:

(1)Sough through the windows of autumn Entering from the dormitory.

飒飒秋风从宿舍的窗户穿越而入。

(2)There was splash in the pond, and a big goldfish bobbed up.

水池里扑通一声,一条大金鱼窜了起来。

(3)In their prisons today you will still hear the clank of leg irons.

在他们的监狱里,你还可以听到脚镣的响声。

还有一些英语拟声词也可以作副词,但是数量不多。如:

(1)Suddenly the oar went snap.

桨突然啪的一声断了。

(2)He fell flop into the water.

他噗通一声掉到水里。

单音节拟声词的重叠可以作名词,如:tick-tack/tick-tock(钟表滴答滴答声、チクタク/カチカチ)、cha-ching(收银机开启的声音、チーン)、clickety-clack(咔嗒咔嗒声、ガタンゴトン)、clip-clop(马蹄声、パカパカ)、ding-dong(叮当声、ジャンジャン/ガランガラン)、flip-flop(啪嗒啪嗒声、バタバタ)、pitter-patter(劈啪的雨声、パラパラ)、pit-a-pat(劈啪声、パタパタ)、rat-a-tat(敲门声、トントン)、ting-a-ling(叮叮声、チリンチリン)、tu-whoo/tu-whit(枭的鸣叫声、ホーホー )、cock-a-doodle-doo(公鸡啼叫声、コケコッコー)等。个别可以作动词,如chug-a-lug(咕嘟咕嘟地、一気飲みする)、tut-tut(发出嘘之声、ちぇっ)。可以看出,单音节拟声词的重叠作名词都有对应的日语拟声词,作动词没有日语拟声词与其对应,而是用动词或叹词表示。如:

(1)The rain is pattering out side of the window while his ticktack sound is rolling around the eaves.(作名词)

窗外雨声淅沥沥,滴滴答答的声音在屋檐滚来滚去。

(2)His wife tut tutted with annoyance.(作动词)

他妻子不耐烦地咂着嘴。

三、构词能力

日语拟声词或拟声词的一部分和名词结合可以派生构成新的名词。拟声词+名词的有:“きりきり舞い”指东奔西跑非常忙碌、“がらがら声”指大嗓门等。拟声词的一部分+名词的有:“ごろ寝”指打盹、“ガリ勉”指学霸、“がた落ち”指暴跌等。英语大多数拟声词可以作动词,所以它们有对应的分词形式,可以作定语、状语等,这是和日语的一个区别。此外,英语拟声词还可以通过构词变化派生出相应的形容词或副词[6]。如jingle→jingly(形容词:叮当响的)、squeak→squeaky(形容词:吱吱响的)、shrill→shrilly(副词:尖声地)、snarling→snarlingly(副词:咆哮地)、quavering→quaveringly(副词:颤声地)、murmur→murmurous(形容词:沙沙的)→murmurously(副词:沙沙地)。

两者的构词能力还表现在重叠方式上。日语拟声词通过重叠可以重新构成新的拟声词,重叠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7]:

1. AッAッ式

(1)通話中に、プップッという音が鳴ることがあります。

通话时会有嘟嘟声响。

(2)自転車をこいでいるとキュッキュッと音が鳴ります。

一登自行车就会咯吱咯吱响。

2. AーAー式

(1)雨がザーザー降っている。

雨哗哗地下着。

(2)彼女は子供のようにワーワー泣き騒いだ。

她像小孩子一样哇哇地哭闹。

3. AンAン式

(1)ポップコーンがポンポンはじける。

爆米花嘣嘣地裂开了。

(2)花火がドンドンあがる。

咚咚地放烟花。

4. ABAB式

(1)がらがらと壁が崩れる。

哗啦哗啦地墙倒了。

(2)かぎの束はがちゃがちゃいう。

钥匙串儿稀里哗啦的响。

5. ABンABン式

(1)風鈴がチリンチリンと鳴るだけで清涼感が増す。

风铃丁零丁零的响声让人感觉更凉快。

(2)段々とドシンドシン という足音が近付いてくる。

渐渐地笨重的脚步声近了。

6. AッBンAッBン式

(1)作業場では「ペッタンペッタン」と餅をつく音が響く。

制作现场回响着啪嗒啪嗒做年糕的声音。

(2)スピードメーターの裏側から「カッチンカッチン」と定期的に音がします。

计速器背面会定期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7. ABリABリ式

(1)そしてゴクリゴクリと、もう腹いっぱいになるほど水を飲みました。

随后咕嘟咕嘟喝了一肚子水。

(2)時々サギがバタリバタリと羽根を広げて飛んでいく。

有时白鹭扑通扑通拍着翅膀飞走了。

日语拟声词的重叠方式比较复杂,相比而言英语拟声词的重叠方式不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单音节的重叠,如:pom-pom(砰砰声)、bang-bang(砰砰的枪声)、quack-quack(嘎嘎声)、put-put(砰砰声)、tap-tap(敲门声)等。一种是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的。改变元音的有:ding- dong(叮咚声)、tick-tock/ tick-tack(时钟滴答声)、pitter-patter(劈啪的雨声)、pit-a-pat(劈啪声)等。改变辅音的有:bow-wow(狗叫声)、rat- tat(咚咚声)、hurly-burly(喧嚣声)、hustle-bustle(拥挤喧嚷声)、rub-a-dub(鼓的咚咚声)等。英语第二种重叠方式和日语拟声词ABCB式重叠方式类似,通过重复词尾B加强节奏感。如:

(1)チクタクと動く時計は毎日止まらずに進んでる。

滴答滴答的时钟每天不停地走。

(2)ドタバタ足音軽減マットがある。

有一种垫子能让嗵嗵嗵的脚步声变小。

(3)口をあけてペチャクチャ音を立てて噛むのはマナー違反だ。

张开嘴发出吧咂吧咂声吃东西是没有礼貌的。

四、音义特征

从语音形式看,日英拟声词都存在不同的音表达不同的状态、特征、感情的特点。日语有清音浊音的区别,清音给人以小巧、纤细、轻快的感觉,浊音多表达粗大、迟钝及肮脏的东西[8]。如:さらさら指干燥、轻巧、薄的物体的轻触声;ざらざら指小而硬的颗粒状东西碰撞时的声响。ぱたぱた指轻轻地拍打、碰撞声;ばたばた指低粗声、匆忙的脚步声、鸟乱拍动翅膀的声音等。从元音来看,ア一般表示大、粗的东西,イ表示小的感觉。如:ざーざー表示雨势很大,しとしと表示雨淅淅沥沥地下。エ段不受欢迎,数量少,大多表示消极、庸俗的状态。如ゲーゲー指呕吐声。カ行表示干燥、坚硬的感觉,如:かりかり指咬碎指坚硬干燥物体的咯吱咯吱声、からから指坚硬物体轻快、好听的响声。サ行表示清爽、潮湿的感觉[8]。如さらさら、しとしと等。

英语拟声词也有类似的语音区别。英语中不少带元音/i/的词表示光亮,不少带元音/u/的词表示昏暗[9]。从拟声词的语音形式看,浊辅音表示猛烈沉重的声音,清辅音表示轻微清脆的声音。浊辅音[z]表示猛烈,如zip指尖啸声、撕裂声。[b]表示粗重的声音,如:bang指砰地关门声;bump指碰撞声;blare指巨响、吼叫声;boom指隆隆声;bellow指吼叫声、咆哮声。[t]表示物体碰撞的声音,如:thud指砰地一声;thump指砰的重击声。[g]表示沉闷而令人不快的声音,如:growl指嗥叫声、轰鸣声、隆隆声、咆哮声、怒吼声;grumble指轰隆声。清辅音[p]表示轻打,如:pat指轻拍声、pip指小鸟唧唧喳喳地叫、purr指猫等满足地呜呜叫。[f]表示很轻的声音,如:flop指噗地一声、flutter指鸟的拍翅声、flick指轻弹、轻击、轻打声。[s]表示细声,如:sizzle指油煎食物时发出咝咝声、sough指飒飒风声。

日英对同样的拟声对象有时使用语音形式相同或相近的拟声词,有时使用语音形式完全不同的拟声词。语音相同的拟声词,如表1所示:

语音接近的拟声词,如表2所示:

对同一个声音使用完全不同拟声词的情况更加普遍,如表3所示:

此外,日英拟声词都有同一拟声词表达多种声音的用法。以日语拟声词ドン为例,它表示不同的声音对应不同的英语拟声词:表示撞击声用bump;表示猛击声、枪声,炮声用bang、bam;表示对头部的打击声、闷响用bonk;表示咚的一声、叮当声、沉闷的金属声用clonk、clunk;表示重击声用thud、thump。英语拟声词bam表示猛打、撞击、破裂等声音,可以对应バン、ドン、ガン、ドスン等日语拟声词。

最后,从修辞功能看,日语和英语中都存在大量拟声词,极大地增强了语音表现力的多样性和生动性。它们大量运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具有丰富多彩的语用功能,可以使语言生动逼真,给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起到很好的修辞作用。日语拟声词的应用范围更广,除了报纸、杂志、网络、商业广告等外,在严肃的文章中也能使用,这点和英语拟声词不同[8]167。在实际运用中,拟声词并不是独立地运用,而是适当地穿插在叙述描写中,增强感染力,体现语音的表现力,让人身临其境,更具有生动性,使表达更加明确和具体。

五、结语

拟声词是日语和英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语拟声词本身属于副词,可以修饰动词,但是单音节和双音节拟声词基本都要加と才能修饰动词,三音节有少量可以单独修饰动词,四音节拟声词可以不加副词。英语拟声词基本为单音节和一些多音节复合词。日语拟声词还可以通过添加助词或助动词充当谓语或定语。英语拟声词兼做名词和动词,可用充当主语、定语、谓语、状语等句子成分。两者都有一定的构词能力,日语拟声词的重叠方式比英语复杂,但存在相同的重叠方式。不同的语音可以表达不同性质的拟声词。虽然都是对自然界声音的摹拟,日语和英语拟声词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通过对分属两种不同语系的日英拟声词从结构形式、句法功能、意义特征、构词能力等方面的比较,探讨两者的异同,以期对日语和英语的拟声词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注释:

(1)《学術用語集》由日本文部科学省主编。其中「言語学編」(1997年12月发行,日本学术振兴会、丸善)把“onomatopoeia”称为“擬声語”。

(2)这里的感叹词指Oh, dear!(惊奇)、Oh,my!(惊奇,羡慕)、Aha!(满意,愉快,胜利)、Alas!(遗憾,悲痛,不幸)、For goodness sake!(惊奇,害怕)Ouch(疼痛)、Whoopee!(高兴)等常用于口语中的词。

参考文献:

[1] 马庆株. 拟声词研究//南开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语言研究论丛(第四辑)[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2] 浅野鶴子,金田一春彦. 擬音語·擬態語辞典[M]. 東京:角川書店,1978.

[3] 方土福,李耀. 英语拟声词词典[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 山田孝雄. 日本文法学概論[M]. 東京:宝文館,1936.

[5] 邱伟力. 英语拟声词小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4):45-49.

[6] 李国南. 英汉拟声词的语义转移[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3):20-22.

[7] 阿刀田稔子,星野和子. 擬音語擬態語使い方辞典[M].東京:創拓社出版,1993.

[8] 金田一春彦. 日本語の特質[M]. 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91:166-169.

[9] OTTO JESPERSEN. Language;Its Nature,Development and Origin[M].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22.

Abstract: Onomatopoeia word simulate object or animal sounds, which makes language performance more specific and vivid.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have massive onomatopoeic word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respective languages. Onomatopoeic words in Japanese and English use the same phonetic form of onomatopoeia or totally different phonetic form of onomatopoeia towards same onomatopoeia object. This article compare two of them from structural style、syntactic function、productivity and meaning feature, trying to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nomatopoeia features of Japa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Keywords: onomatopoeic words in Japanese and English; structural style; syntactic function; productivity; meaning feature

(责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
结构形式
惯用语的语法功能浅探
通道县侗族鼓楼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研究
浅谈施工升降机的技术创新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理念设计探讨
浅析苏家垅京九铁路跨线桥薄壁墩施工工艺
浅谈戏剧文学的结构形式
关于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及检验探讨
浅谈现代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变形缝设置研究
四轴飞行器的结构组成和动力学模型
国内外高速公路声屏障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