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监管中的激励冲突与调整分析

2016-05-30 15:15宫超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30期
关键词:金融监管激励调整

宫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民手中闲置资金的不断增多,人们处理手中限制资金的方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除了存储在银行外,还会购买一些证券、基金与保险等方面的金融产品。但就金融市场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在监管制度等诸多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关键词:金融监管;激励冲突;激励;调整

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为了有效避免金融市场的一些弊端,对一些局部、总体等经济金融危机做出有效防范,在制定、完善金融管理制度过程中,对于金融监管这一部分也给予了足够重视。而在其制度合理发展过程中,会逐渐产生以监管制度为基础的激励制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极易产生各种冲突。因此,要想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金融监管制度的有效落实,就必须要加强对相关激励冲突的调整。

一、金融监管现状分析

首先,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当秦,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市场经济有待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也未得到及时优化,针对金融监管也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在这种背景下,在金融市场交易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交易双方或者是一方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因此,为了充分体现出市场经济竞争的公平性,就必须结合金融市场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及金融监管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出台科学完善,且适应性较强的相关法律。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只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这两种法律比较完善,而私有财产法、破产法等法律还有待机一部完善,所以,必须要重视起整个法律体系的优化。

其次,金融监管缺乏有效的内容与手段。现阶段,我国虽然颁布了很多与金融监管相关的法律,但是对于金融监管的具体内容、手段方面却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也为建立起完善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使得金融交易中的各种风险无法得到有效处理。而且,若没有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以及合适的相关法律提供有力保障,金融交易过程中也会由于频频出现金融风险,而为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这样不仅会导致金融投资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也会由于相关法律的严重缺失而在社会中出现各种不公平现象。

再次,金融监管指标体系有待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主要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参考。而就发达国家来讲,其资本主义市场已经日趋完善,金融市场也逐渐成熟,也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金融监管制度与体系,并在实践和探索当中得到了不断完善。同时,也从表内到表外业务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但目前,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还缺乏标准、系统性。

最后,全民监管金融体系理念有待提升。由于我国的金融监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公民对其相关概念也未产生准确、全面的理解。而在西方国家,其金融监管工作的开展则获得了多方面的力量支持,其中不仅包括来自金融监管当局、监管对象方面的力量,还涉及到社会各层面的力量支持。但在我国,虽然金融监管当局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强,但是,社会各层面给予的监管支持还有待加强,大部分民众都没有形成正确的金融监管理念与思想。因此,在开展各项金融监管工作中,不仅要注重社会审计的不断加强,对于法律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要给予足够重视,进而逐渐形成科学、全面、系统的金融监管体系,并为中国的金融投资者营造出健康、稳定的投资环境,并在充分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基础上,从而使得金融市场真正得到健康、完善的发展环境。因此,必须要从整体上提高全民的金融监管理念,不断完善其监管思想。

二、金融监管中的激励冲突

在金融制度合理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在其监管制度下形成相应的激励相融制度,但这种制度在具体实施中极易产生各种冲突,因此,怎样应对这些冲突的产生,也逐渐成为了金融监管过程中需要给予重点关注的内容。在金融监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冲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监管部门与社会公众间产生的冲突。这两者的冲突主要是由于社会公众常常在信息堆成的情况下,利用强制合同来督促监管部门与之形成相同的目标,其中主要涉及到社会福利、效用等方面的目标。因此,如何有效改善监管部门、社会群众间产生的冲突至关重要。

二是,监管当局于金融机构间产生的冲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很多发达国家实施的风险监管模式都是以资本充足率为主的。但就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现状来看,国家监管当局主要对金融机构实施的监管方式有结构性、功能性监管两种。而就现阶段的国际形式来讲,大部分国家在金融监管方面都在逐步向功能性监管方向发展。

三、调整金融监管冲突的政策

金融监管所产生的激励冲突,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对促使社会福利逐步流失,另一方面还会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影响到我国金融市场的稳步、健康发展。所以,必须加强对各类冲突的有效、科学调整。调整的需要把形成金融机构之间的激烈相容机制以及合理科学的监管当局、社会公众为目标,进而逐渐的减少监管成本方面的资金投入,在确保金融体系发展的前提下,逐步的增加社会福利。如果想达到显著的调整目的,就需要制定、设计出最优的制度和合同安排,构建公平透明的金融设计、监管,进而有效的避免各方面的激励冲突。

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这种透明化的金融监管建设。在金融监管过程中,很多激励冲突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为监管中相关信息的不对称,所以,解决其冲突的首先条件就是要增强监管透明度。比如,针对各种上市银行来讲,很多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之所以很低,关键还是在于其透明度较高,且资金比较充足。相反,透明度较低的商业银行,其存在的不良贷款率就相对较高,而且资本也不够充足。对此,为了是激励相容制度实施中的冲突能够得到有效减少,监管当局与相关金融机构应将相关数据资料、信息客观、公正的披露给社会公众,并最大限度的增强信息的不对称程度。此外,对于相关数据、信息披露立法方面,国家也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并制定出完善的执行制度。

其次,做好激励相容制度的科学安排。一方面,为了使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或是降低,监管当局就必须要先明确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并构建出能够将监管绩效客观、准确、全面反映出来的评价体系。对目前监管当局的收入分配模式进行不断完善,并将其相关工作人员收入与工作绩效相挂钩,加强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同时,监管当局应结合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来进行工资的发放,积极实行多劳多得的工作机制,进而全面激发其人员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对于金融监管的合理服从,金融机构应具备相应条件,一是,该机构必须要自负盈亏,也就是各种经营后果要由自己来承担。二是,其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管理指标水平,应尽可能的做到与监管当局设定的相关指标水平保持一致性。

总之,相关财政部门应正确认识到加强对金融监管中激励冲突的探究与调整,对构建健康金融市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而面对我国金融监管中不断出现的激励冲突问题,必须要以激励相融制度作为重要基础,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为此,应加强透明金融监管制度建设,并通过合理引入市场化机制,做出科学安排来减少激励冲突的产生,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金融监管中的激励冲突与调整探究[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4(04).

[2]刘湘勤,陈建华.金融监管中的激励冲突、金融企业家行为与金融脆弱性[J].上海金融,2010(08).

[3]安伟华.金融监管中激励相容制度的构建[J].新西部(下半月),2010(10).

[4]蒋海,萧松华,齐洁,等.金融监管效率的基石:激励相容的监管机制[J].当代经济科学,2004(04).

[5]邓智勇.刍议金融监管中的激励冲突与调整[J].现代商业,2013(08).

[6]尹守成.金融监管中的激励冲突与调整[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监管激励调整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工位大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