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5-30 17:49刘晶晶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30期
关键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刘晶晶

摘要:文章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了符合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特点的订单培养模式,对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进行试点,建立订单班,确立“新型订单培养”的组织形式、培养内容、操作规程等,开辟以会计师事务所为桥梁的高职会计专业全新的就业渠道。

关键词:高职会计;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会计“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会计师事务所全方位、深层次参与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引进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文化、实际业务,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建立订单实施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传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订单培养模式对理工科专业非常适用,对会计专业却并不适用,主要是因为:

1. 会计岗位人才的需求有其特殊性。会计专业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学生数量多,单个企业对会计岗位的需求量与学校的供给量不匹配,单个或几个企业都无法实现大规模订单。如果与多家企业进行订单培养,组建的订单班数量多,单个订单班里面学生数量少,就会大大增加订单培养的成本;如果多家企业联合订单,不同企业订单的学生组成一个订单班,降低了订单培养的成本,却不能按照特定企业的要求培养出合适的会计岗位人才。

2. 传统订单培养就业渠道狭窄。在订单建立后,就决定了学生的就业岗位,面向特定的企业,以“订单”决定就业。学生要掌握的技能也是特定企业所必需的,这种有针对性的个别企业订单培养的岗位技能并不能满足整个行业、企业岗位需要的其他技能,学生对其他企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掌握得很少,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二、高职会计“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一)订单培养依托的对象是会计师事务所这一群体

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广泛,涉及会计服务、审计服务、财务顾问、管理咨询、资产评估、代理记账等多项业务,服务对象包括各种类型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国家政府部门等。如果让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到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中来,会将各类企业的会计、审计实务带进高校,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实际业务,将来在就业选择上拥有更多的余地。

(二)“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运用于实践教学过程

在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对每个订单班的理论和实践分别确定学时,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并且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贯穿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教学主要结合会计师事务所具体业务,针对不同类型的订单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订单培养。

(三)“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订单形式为“两阶段”订单

“两阶段”订单是对同一年级的学生,按岗位类型和行业类型划分为两个阶段订单班。第一阶段订单班是“岗位订单班”,第二阶段订单班是“行业订单班”,使学生能够适应不同行业企业会计岗位工作,一个学生可以轮岗培养,也可以多岗位培养。

三、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制定订单班的组织及管理模式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结合地域特点以及合作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组建两类订单班,即“行业订单班”和“岗位订单班”。其中“行业订单班”分为“工业企业会计班”、“商业企业会计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班”、“物流业会计班”、“房地产企业会计班”等小班;“岗位订单班”分为“出纳岗位班”、“财务管理岗位班”、“财务会计岗位班”、“成本会计岗位班”、“仓库保管岗位班”等小班。这两类订单班针对同一年级学生进行两阶段培养,第一阶段是“岗位订单班”大概在第三学期进行培养,第二阶段是“行业订单班”大概在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学生进行顶岗实习。

(二)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按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明确两阶段订单培养目标。第一阶段“岗位订单班”围绕会计专业能力和会计综合能力,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会计岗位工作要求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设计课程并制定课程标准;第二阶段“行业订单班”按照行业会计所需的技能和行业工作特点设置课程,根据特定行业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制定其相应订单班的课程标准。

(三)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机制

在“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实施“三个考核主体,两个考核阶段”的考核模式。“三个考核主体”是指高职院校、会计师事务所和订单企业三个考核主体;“两个考核阶段”是将订单班课程过程考核与上岗实践考核相结合。订单班过程性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校内实践实训考核;上岗考核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上岗考核和订单企业山岗考核。

(四)做好订单的落实工作

订单培养的目的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岗位竞争力,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力,最终能够顺利就业。“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更需要落实好就业工作。这就需要学校、会计师事务所做好宣传工作,建立好“广泛订单”的基础,学校在最初的订单培养的中期就与企业联系订单,通过会计师事务所订单培养,企业把关,最终将订单落实好,随着订单班的影响不断扩大,在后续的订单培养初期就可以与企业建立订单,确保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张金寿.高职会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J].管理观察,2008(08).

[2]郑晓青.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J].财会通讯,2011(06).

[3]范雅玲,等.高职会计专业“后订单、广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9).

(作者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会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思考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