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研究

2016-05-30 10:48余业奇吴佳腾杨青林朱莉莉
水能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志愿者

余业奇 吴佳腾 杨青林 朱莉莉

【摘要】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艺术、慈善、教育、学术、环保等等。它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同时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重要特征。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动机决定了对志愿者的管 理既不同于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也不同于政府对公务员的管理,非营利组织对志愿者的管理需要特定的管理模式,非营利组织对志愿者管理的基础是建立在组织与志 愿者之间价值观的共鸣的基础上的。非营利组织为志愿者提供了从事志愿服务的机会,同时非营利组织也获得了志愿者这部分宝贵的人力资源。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志愿精神;管理模式

一、志愿者对组织的价值

对社会而言,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 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促进社会进步。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志愿者个人而言,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志愿者利用闲暇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會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对服务对象而言,:一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

二、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的问题

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的重要而独特的社会资源。志愿者鲜明地体现了非营利组织志愿性,是非营利组织的最大动力来源。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志愿者人数与日俱增,志愿者资源在非营利组织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志愿者的投入,许多非营利组织恐怕将举步维艰。但非营利组织在对待志愿者的态度上却非常复杂。一方面,志愿者的参与,大大降低了非营利组织的人力成本,使非营利组织的优势所在;而另一方面,由于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多元化,如果对志愿者缺乏有效的管理,往往会成为非营利组织管理上的阻力。因此,在非营利组织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志愿者资源,成为非营利组织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

(1)法律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在志愿者权益保障方面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虽然部分省、市、地区颁布实行了一些地方法规,对志愿服务有了一定的保障,但各地的志愿服务条例/办法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局限性,不仅会挫伤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在加上地方法规在地位上又低于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无法突破现有法规中的不利条款,所以迫切需要一个全国性的志愿服务类的法规,来规范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

(2)志愿者整体素质缺乏

首先,志愿者们通常因某个事件而临时组织起来,一般选择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参加志愿活动,参与活动的随意性较大,流动性也较大,致使志愿者不能及时参与并完成志愿服务;再者,由于志愿服务的业余性质以及志愿者自身知识储备不够,加之缺少专门的培训,志愿者在组织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得热心有余而专业素质不足,这直接影响到志愿服务质量,致使志愿服务工作成效欠佳。

三、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对策建议

(1)明确组织宗旨与使命,规范志愿者岗位工作职责

非营利组织所承载的使命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吸引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动力。向志愿者阐明组织使命可以为志愿者指明努力的方向,同时可以使其感受肩负的责任,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规范志愿者岗位的工作职责,让志愿者明确其权利与义务针对志愿者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增强志愿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建立完善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成关于志愿服务的立法,对志愿者的来源与权责、服务对象的构成与领域、物质与政策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的界定和规范,鼓励有条件的人从事志愿服务事业,保障志愿者的权利,已成为深化志愿服务工作的当务之急。

(3)开展志愿者培训工作,提升志愿者专业素质

志愿服务的功能范围逐渐扩大,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的关键是向志愿者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

(4)提升志愿者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需要,在团队中配置专门的志愿者管理者,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志愿者管理课程培训,帮助志愿者管理者掌握岗位评估、招聘、面试、培训、上岗、督导、评估等系列的志愿者管理内容及技巧;此外,在条件运行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参访交流的学习机会,开拓志愿者管理者的视野,提升志愿者管理水平。

(5)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

建立包括组织内部激励、社会激励和志愿者自我激励的激励机制。组织内部激励可采取不同的渠道或明确的方式向志愿者表示感谢及表彰,对服务表现优异的志愿者,设定明确的标准,加以确认及表彰,同时对志愿者应给予应有的工作津贴(如膳食、交通费用)保险或工作安全保障等福利;社会激励机制,即从社会方面对志愿者的服务予以承认,进行奖励、提供回报。社会激励机制的建设,包括制度化的措施,舆论的宣传和现实生活的回报等,既有宏观的导向性激励,也有微观的辅助性激励;志愿者的自我激励机制是参与服务过程活动的自我成就感、自我表现提升感和自我满足感。志愿者的自我激励机制可以从自我价值激励、自我成就激励、自我提升激励和自我快乐激励几个方面提升,以保持志愿者的服务热情。

参考文献:

[1]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

[2]衰凌,孙俊杰.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J]. 2003.

[3]杨恕,续建宜.美国志愿者运动述评[J].国际论坛,2002(1)

猜你喜欢
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浅析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
非营利组织的营销分析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