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016-05-30 20:12王迎军
水能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环境保护经济

【摘要】要维护好生态环境,首先,就要改变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关注经济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生活,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我们更要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谐社会

发展经济可以为保护环境提供物质保障,但如果一味的发展经济,而不注意保护环境,又会破坏环境,反而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能吸引更多,但发展经济离不开环境,如果一味的保护环境,势必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不可只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要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

一、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保护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保护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保护就是指人类的环境。人类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亦称地理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它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各种矿物资源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自然地理学上,通常把这些构成自然环境总体的因素,分别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圈和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如城市、农村、工矿区等。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演替,受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以及社会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其质量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之一。环境的作用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中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进程的加快,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发展与生存环境的协调,更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给环境出现了各种冲突。

二、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一种必然

环境问题在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同樣要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没有发展就不会有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环境问题的解决于发展,同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没有发展就不会有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如何才能解决好这种矛盾,环境与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的,现在人们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改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通过调整整个大的环境,来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发展,而是有目的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环境问题是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造成的,现在就必须在发展中加快解决。

三、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发展是环境保护和经济之间的关键问题,要想做好就必须在保护中谋求发展,保护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中处理好以上的关系。首先,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趋势,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内在要求。一方面要合理的利用资源。一方面,要合理的保护环境,在环境和经济两个重压下,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环境少的资源优势。其次,处理好局部和全局之间的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部的破坏会影响整体的乃至企业整个经济链条。因此,要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资源调整,同时,在确保全局利益的情况下,制定有效的政策和管理措施,确保在提高质量的同时,保护环境。

四、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

经济效益为生态和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实现。实现生态效益则是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为了脱离这个目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生态效益则是促进经济社会的有机结合,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五、环境和经济的几点意见

经济与环境是指人类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研究环境经济问题的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环境经济的研究为正确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各项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1、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保护环境与经济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不要忽视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环境污染水平也较低,在经济起飞,工业发展的阶段,资源耗尽,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在经济发展的较高阶段,经济结构开始改变,污染带来的环境破坏更大,在这一阶段,人们意识到了环境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开始更加重视环境。要从经济发展的初期到现在,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的协调统一。一个方面是要以环境保护为条件。另外一个是环境的保护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因此,良好的环境质量只有在适宜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下才能达到,不适宜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秩序,不能保护环境。同时,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要想保护好环境,就要大量的经济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就需要经济实力做支撑。

当然,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对资源的要求的无限的,但自然资源与环境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就有了很大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的增长对资源的无线需求,而自然资源与环境提供了生产力和供给,经济的发展总是给经济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污染,而治理环境又占用了一定的资源。

2、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使用效率

在发展的同时,要考虑企业的发展类型,以及在发展中要注意的环境问题,并要按照要求缩减企业环境污染规模,并依据企业自身的条件,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的成本,这样不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更加大了企业的发展力度。

3、正确的价值观

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就涉及到是从长远价值还是眼前价值来判断问题,怎样的才是正确的价值观,既要照顾现在人们对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也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这之间的利益如何取舍,就要求我们学会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关系。

4.坚持正确的矛盾分析方法

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正确处理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追求眼前利益而破坏环境,也不能一味以子孙需求而闲置资源停止发展,它们只是社会矛盾中的一个小矛盾,不能因小失大。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

六、科学发展观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方面要求,从而促进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所以,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加深人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我们极为重视的话题。

1、以人为本的发展,需要将环保作为优先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从科学发展的要求看,保護环境和发展经济既相互促进又目标统一,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的重要感受。反思过去,把握当前,是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改善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

2、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将环保定为优先标准。

环境保护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我们要在环境保护的同时,肩负起经济发展的重担。为社会和谐、企业经济发展,促进和加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几个相互依存、相互增强的可持续发展支柱。

3、环境保护是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

发展的协调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包括发展质量的协调性、发展要素的协调性、发展动力的协调性和发展格局的协调性,其中发展要素的协调性,就是要努力实现资源、环境相协调。从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实践深化、认识提高的历史过程。我们逐步认识到,环境污染追本溯源,是由于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发展要素不协调造成的,一部环境保护的历史就是一部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史。

总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重视,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尽量少的减少资源浪费,时刻注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保护要重视资源应该尽量的节约能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在生活和工作中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强有力的环境保护,为实现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杨京平《环境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

[2]马光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王迎军,男,(1979.05),本科,现工作单位:濮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局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环境保护经济
环境保护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