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典型工作任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教学设计思路

2016-05-30 04:40胡佩彦
大东方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习领域现代教育技术

胡佩彦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研究在职业教育中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模式下,如何应用工作任务导向的理念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教育技术能力

在2014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最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标准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标准》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为主线,提出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将教师在将于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分为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基本要求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具有的能力。

对比2004年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新标准更注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与现实条件的适应性,将职业工作流程与教育技术培养目标结合更密切。

学习领域从具体的行动领域转化而来,指以一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一个专业教学单元,通常是一个理论和实践融合贯通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执行,学习者能够完成一种典型的“问题情境”。

按照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模式,课程在设计前段的主要思路是依照国家职业标准、行业调查结果选取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中的能力要求,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具体的目标制定典型工作任务的设计方案。

按照《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可将教学内容确定为八大板块,分别为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教学理论基础与多种现代教学法,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处理,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网络新技术,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课程整合。下表为其中对应的典型任务设计:

本文选取第八板块“教师备课与授课”为教学内容,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育专业大三年级的师范生为教学对象,针对中小学教师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师说课流程——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探讨。

一、确定学习目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名称: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准备与实施

教学课时要求:12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任务说明书,完成初中数学某一课时的授课准备与说课演示。该过程要求学生明确教师“备课——授课——反思”的日常工作流程,使用现有资源完成教学材料的搜集与内化,对教学材料进行选择和再编辑,选择合适媒体应用教学,利用至少一种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把握说课流程,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说课演示,展现一定水平的教育技术,能够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能够较好地与人沟通协作,有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习目标:学生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日常工作流程有感性的认识和体验。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显示出搜集、内化、编辑、应用课程材料的能力,选择和应用合适教学媒体的能力,利用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并完成实施、评价过程的能力,与人沟通协作能力,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最终输出结果中,每个学生呈现完整的教学材料,每组代表进行说课实练。具体表现为:

(1)能够在现有教学材料的基础上,使用网络搜索、交流工具对教学材料和说课演示文稿进行制作加工(如制作或下载、编辑图文音像,制作演示文稿等),并展现出较好的演示质量

(2)能够根据现实条件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并进行教案设计与写作

(3)掌握说课的流程和要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说课演示,展现教师教育技术

(4)能够解决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设计的情境模拟问题

(5)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能够主动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并较好地合作

(6)通过执行教师备课到说课的过程,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具体的工作问题,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主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的意识。

(7)能够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整合教育资源,能够熟练操作常用设备,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教学,创造有效学习的学习环境,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

(8)面对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并制定应对方案。学习预见问题的能力。灵活解决意外状况。

(9)学会评价与自我评价。

工作与学习内容:中学数学教师日常备课与授课

工具:投影仪、音响、多媒体计算机等硬件教学设备;Photoshop、flash等软件;多媒体教室,各类教学材料

工作方法:学习者按照教师提供的材料和情境进行教学设计,完成教案的写作和10分钟说课演示

劳动组织:学习者需要独立完成一份教案,授课PPT,说课稿,说课PPT,录制10分钟长的说课视频。每8人为一个教研室,教研室组员交流协作,最后两学时由每组代表上台现场演示说课。

工作要求:

(1)展现学习者合适合法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作能力

(2)展现学习者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情境的能力

(3)展现学习者与人交流协作能力

(4)展现学习者的师范技能

学习情境/课业:中学数学教师日常授课与教学

(1)准备教学材料,整合资源,考查授课环境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案写作(教学设计),制作授课PPT

(3)观看和模仿说课视频,按照说课流程写说课稿,说课PPT

(4)录制10分钟说课视频

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项目教学法,案例法,小组学习

学业评价

(1)过程性评价:教师点评,组长汇报,小组成员互评,组间互评,在岗教师评价

(2)终结性评价:教案评价、授课PPT评价、说课视频评价(教师评定、小组成员互评分数结合)

二、典型工作任务方案设计

工作任务名称:中学数学备课与说课

任务:完成两课时的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备课并对该内容作10分钟说课视频录制

前期准备:在教学方法一章的学习中,班级每8人分为一组,设为一个教研室。在规定日期前完成教案写作。同个教研室的教学题目相同,题目由组长随机抽取决定。

每个成员需独立提交一份教案,同教研室可相互交流协作,但任何两份教案不可雷同。

教师组织全班对教案写作过程进行回顾,欣赏优秀的教学视频。总结教学设计要点。

本次任务要求:

根据原来的分组,每个教研室在规定日期前完成教案的修改。并按照修改后的教案制作授课PPT。

在修改教案的过程中,每个教研室需要合作解决不同的“模拟情境问题”,按照特定的问题情境修改教案,题目由组长随机抽取。在最终汇报时由组长汇报解决思路。作品汇总后,教师组织观看优秀说课视频,总结说课流程与要点。每个成员按照说课要求写说课稿,制作说课PPT。提交说课PPT之后,各教研室评选出代表进行说课现场演示。组长作总结汇报。各教研室对其他小组和组内成员进行评价。教师点评。最后,每个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录制一个10分钟说课视频。

需要上交的材料:教案(两课时),授课PPT;说课稿,说课PPT;说课视频(10分钟)

考核评价方式分为计入最终成绩的评价与不计入最终成绩的评价。

计入最终成绩的评价:

不计入成绩的评价:组员提交对每位小组成员表现的评价,在岗教师对小组代表说课过程的评价,教师点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主编,吴全全副主编.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2]姜大源.“行为”、“活动”与“行动”辨——“行动导向”教学之管见[J].职教通讯,2003(1).

[3]董奇,黄芳,国卉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改革——兼论高职课程观的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14.(1).

[4]何济玲,江玲,陈仕品.面向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技术,2011,(3):46-47

[5]黄秋明.“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6]黄兰芳.新课改背景下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3):73-75

(作者单位: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

猜你喜欢
学习领域现代教育技术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向中小企业的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