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河上游护岸清淤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研究

2016-05-30 06:53刘东兴
水能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水土流失护岸设计

刘东兴

【摘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是国家重点民生工程,工程实施后有利于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可有效保护河道附近的居民和耕地免受洪水的侵袭。但由于在建设期及营运期的水土保持措施不合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不到位,加劇了区域水土流失。笔者以黑河市爱辉区二公河上游护岸、清淤工程为例,通过对该工程建设期及运行期水土流失预测分析和评价,详细阐述了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利用分区的防治方法,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治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水土资源利用效益。

【关键词】水土流失;护岸;设计

1、工程概况

黑河市爱辉区二公河上游护岸、清淤工程位于黑龙江右岸一级支流的二公河上,该地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湿热多雨,冬夏温差较大,多年平均冻土深度2.33m,最大冻土深度可达3 m。工程设计上采取雷诺护垫填石护坡、干砌石固脚结构形式,并清除河道内生活及建筑垃圾,疏通河道。共新建护岸11.307 km,治理河道5.726 km,其中二公河段为(河道桩号0+000~4+977)双侧护岸,新建护岸9.954 km,清淤河道4.977 km;鹿源春沟段(河道桩号0+000~0+749)左侧新建护岸0.749 km,右侧新建护岸(河道桩号0+145~0+749)0.604km,清淤河道0.749km。

2、水土流失现状

工程所在区域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壤类型为黑土、草甸土和沼泽土,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以水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由于河岸常年受河水冲刷加上沿岸村民生活垃圾和建筑废物经常倒入河道中,造成两岸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大范围淤积,行洪断面逐年减小。近年来两岸居民不合理的毁林开荒,挖塘养鱼,采砂挖石,肆意破坏河滩地等侵占河道的现象日益增多,也是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的原因。

3、水土流失预测分析

3.1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主体工程区,主体工程施工破坏原有地表,造成裸露的土质坡面土质疏松,若工程护坡措施修建不及时,在雨季来临时形成的径流冲刷作用下,将产生一定量的水土流失。临时道路区,根据工程需要布设10 km临时道路,路面宽4 m。施工道路在工程建设期受运输车辆的穿行和辗压,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

临时施工区,为满足建设期工程建设需要,在建设期布置临时生产生活区,包括施工单位工厂设施区、施工材料临时堆放区和施工人员生活区。建设期由于临时施工区被临时建筑物遮蔽,水土流失较轻微。工程完工后,临时建筑物拆除,原有地表植被被破坏、裸露,遇降雨将会造成水土流失。弃土弃渣场,弃土弃渣场主要用于堆积工程建设利用外剩余的固脚开挖和削坡的土方。在施工过程中原地面被压占,松散土质在植被没有恢复之前会裸露于地表,加上施工过程中车辆穿行,将会产生一定量水土流失。

3.2 施工弃土弃渣量

建设项目为护岸、清淤工程,护岸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固脚开挖和削坡共产生土方134374 m3,其中84341 m3土方用于铺设临时道路和护岸回填,剩余50000 m3的弃土弃渣全部堆于河道附近的弃土弃渣场。弃土弃渣场长275 m,宽90 m,边坡为1:2.5,堆高2.5 m,占地类型为草地。弃土弃渣场位于工程附近山坡坡脚处,不会对当地景观造成影响。

3.3 新增水土流失量

经计算,建设期在无水土流失保持措施的情况下,主体工程区、临时道路区、临时施工区和料场区,将产生475 t的水土流失量,新增水土流失量369t,详见表1。

4、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4.1 主体工程防治区:主体工程区占地面积3.27 hm2,占地类型为草地和耕地。主体设计已采取了较为完善防护措施,不再增加新的防护措施。结合这些措施设计,在建设期做好水土流失预防工作,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建立健全工程的施工监理体系,增强施工人员的水土保持意识,避免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和扩大扰动面积的现象出现。

4.2 临时道路防治区:临时道路防治区占地面积4.0 hm2,占地类型为草地和耕地。建设期要加强预防保护,定期洒水,防止产生扬尘。施工前建设单位已对表土进行剥离,本部分对表土采取保护措施,一公里布置一个临时堆土区,对临时堆土采拦挡,临时道路就近推平,进行全面整地,恢复表土,恢复原地类。

4.3 临时施工防治区:临时施工防治区占地0.25 hm2,占地类型为草地和耕地。建设期要求施工区所有建筑材料要整齐堆放,同时加强临时生产生活区的拦挡措施建设,对生活区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垃圾,要严格按照主体工程环保要求,对生活垃圾采取定点收集堆放,严禁生活垃圾倾倒河道,污染水质。施工前主体工程表土进行剥离,本部分对表土采取保护措施,对临时堆土采用袋装土压盖在遮盖的密目网四周,施工结束后进行拆除,进行全面整地,恢复表土,恢复原地类。

4.4 弃渣场防治区:工程清淤全部土方均堆放于弃土弃渣场,占地面积2.48 hm2,占地类型为草地。施工前对弃土弃渣场四周采用袋装土拦挡,土埂断面宽0.5 m,高0.5 m,边坡为1:1的的梯形断面。施工结束后,撒播芨芨草草籽,草籽用量为60 kg/hm2。本区水保工程量土埂拦挡730 m,撒播草籽2.51 hm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T19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9-12

[2]虞松宾,黄冰.城区中小河流整治中的水土保持设计.技术与市场,2011,(8):332-333

猜你喜欢
水土流失护岸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联锁式生态护坡砖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中小型河道新型护岸结构治理规划探讨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牤牛河护岸治理工程拦河泄洪闸稳定计算
波浪作用下护岸三维稳定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