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赛雷”使用引争议

2016-05-30 13:17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谐音语言文字争议

新华网消息,“猴赛雷”三个字,在2016年中国传统的猴年春节到来之前,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它的意思。这个起源于广东方言的词语,以其“好厉害”之意,成为人们拜年时的流行语。不过,并非所有人对这样的谐音用法或网言网语都认同。特别是在中国汉语言文字的学术界,有些人认为这是汉浯的不规范使用、错误使用。201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有三部“错别字电影”让一些语言文字界的专家们印象深刻——《怦然星动》《从天儿降》《不可思异》。有专家认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广电类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可这些电影名称的使用着实令人不解。除电影外,一些餐馆名称的谐音使用,早已不是新鲜事:“锅色天香”“筷乐家园”……除了谐音和别字之外,专家们认为,网络化时代,不少夹带暧昧甚至恶俗元素的流行词汇涌现,更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底线。在汉语使用“规矩与否”的争议背后,暴露出国人语言文字使用水准与早年基础教育息息相关,语文教学需要重新思考。提出“语文”一词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语文就是语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有观察家认为,汉语使用失范,失掉了语文本身的美感,也影响个人气质育成。

猜你喜欢
谐音语言文字争议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勇闯长龙阵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绝妙的数字灯谜
争议一路相伴
20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