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时期军队基层文化工作

2016-05-30 20:01周丽萍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基层文化军队新时期

周丽萍

摘要: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激发官兵战斗精神、催生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必要途径。本文以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基层文化建设为着眼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 军队 基层文化 作用

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是为适应和促进军队基层建设全面发展,满足和提升军队基层官兵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组织官兵进行文化娱乐和形象化思想教育的组织活动和领导艺术。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激发官兵战斗精神、催生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必要途径。加强军队基层文化建设,对于紧贴强军目标,深化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官兵军事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和加强基层部队的管理教育工作,陶冶广大官兵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指导纲领

在部队,人们常说:文化工作不是万能的,没有文化工作是万万不能的。这个说法有辩证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军队基层文化建设是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基础。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军队建设新的历史时期,2002年总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2004年总政、总后又印发了《军队基层文化建设暂行规定》,规划了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建设标准,并专门下拨用于基层文化建设的专项经费,军队基层文化建设紧跟时代和社会文化前进的步伐,走上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信息化军队建设目标、任务的转型和新时期军人使命职责的转变,2013年解放军四总部颁发《军队基层文化建设规定》,对2004年颁发的《军队基层文化建设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这是新时期我军基层文化建设的一部基本法规。此次修订颁发《规定》,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主席一系列决策指示的有力举措,是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和军队使命任务拓展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基层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规定》指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官兵主体作用,不断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更好地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为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歷史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紧紧围绕强军目标,着眼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对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新内容新举措。例如,首次对野战文化工作进行了规范,对网络文化活动、DV动漫活动、仪式文化活动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对旅团文化活动中心、连队俱乐部的文化设施装备进行了细化,对全军业余文艺会演、文艺骨干“军营之星”评选、比赛的周期进行了明确。

二、新时期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

军队基层文化工作需要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官兵主体作用,不断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更好地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为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作用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与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同属于军队政治工作范畴,但军队基层文化工作能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不可替代的深化作用。

一是基层文化工作的形象性使人直接感受到美和真理的存在,这就弥补了政治教育中对真理抽象理解晦涩难懂的不足。各种文化活动都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官兵积极投身于文化活动,可以主动与他人达成和谐,并对自身的思想、性格、情操、修养进行改造。其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不是通过逻辑关系证明出来的,而是用“听得见,看得着”的形象显示出来的。二是文化工作的情感性能强化对人的影响效果,这弥补了说理教育对人心理深层次影响的不足。情感是文化艺术的内涵,是灌注于思想这个最深层次的血肉。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而文化艺术之所以能感染人、打动人,是因为文化艺术饱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并把思想感情深化、积淀到形象的描绘之中,使其塑造的形象含有深刻的意蕴、带着浓烈的感情色彩而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这种对人更深层次的影响和震撼是政治教育中以理服人所难以达到的,以情感人能使人为之落泪,为之而献身。

(二)对军事训练的激励作用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按照军事训练条例和训练大纲,针对科学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战备工作是检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志,按照随时能遂行作战、战备执勤、抢险救灾及应对突然情况等任务的要求,成为经常性的训练工作。军事训练是部队的中心工作,但要使官兵在军事训练中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都离不开文化工作的激励鼓动作用。

(三)对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军队基层文化工作作为军队文化状况的主要标志,不仅影响和制约着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巩固和提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意义上对军队管理工作起着促进作用。军队管理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军人养成,把提高官兵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当作管理教育创新的基础环节。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创建以后,就成了军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影响人、塑造人,不仅直接规范军人的言行,而且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军人的意识和行为,“润物细无声”地优化着军人的素质。从我军的现实看,军队基层文化工作不仅是军队管理教育借以塑造现代军人的有效手段,而且在解决官兵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四)对官兵道德情操的陶冶作用

所谓道德,是指一定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所谓情操是指对具有一定文化价值或社会意义的事所产生的复合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道德情操是构成官兵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文化工作对官兵道德情操具有陶冶作用。

一是通过“审美”的独特方式陶冶官兵道德情操。对各种美的形象的欣赏,引发情感的愉悦,在不自觉中深悟其内在意蕴,进而升华道德情操。这种文化陶冶往往超过说理教育的作用。因为高尔基说:“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巨大的说服力”。二是在自觉自由的过程中陶冶官兵道德情操。文化工作中的审美教育是依靠审美形态的美感作用,使官兵自觉自愿地在倾心赏美中达到对美的肯定与摄取,对丑的否定与摒弃,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陶冶教化。这种陶冶教化建立在官兵个性美化的心理需要和兴趣爱好基础之上,是官兵的一种自觉活动和自由选择的结果。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官兵不再是教育者支配的被动的教育对象,而是能动地获取教育的主体。

(五)对军队战斗力的提升作用

部队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由军队的目标所决定,并且为完成军队的目标服务。围绕强军目标展开基层文化工作,就是要使文化工作为提升战斗力服务,使之成为战斗精神培育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部队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基层文化工作自然不能例外,其根本职能就是不断增强战斗精神培育。新形势下,部队基层文化建设必须要牢固确立强军目标的引领地位,坚持用强军目标统一思想,提升部队战斗力。文化工作不仅在战时具有巨大的精神鼓动作用,在平时也是官兵训练和完成各项任务的“精神加油站”。我们必须始终让部队文化工作服务于部队中心工作,始终为培育战斗精神提供支持。凡是有利于战斗精神培育的,就大力加强、不断深化,切实使文化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助手和“第二指导员”,把坚持培育战斗精神,打造战斗文化,提高战斗力建设水平作为衡量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

习主席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战争年代我军之所以能够以劣胜强,重要的就是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怕万难、敢于胜利的牺牲精神,这些精神正是基层文化建设塑造功能的集中体现。一直以来,我军坚持发挥基层文化建设的熏陶功能,用先进军事文化教育人、启发人、改造人,启发官兵觉悟,塑造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形象,这种文化领先、启发自觉的优良传统绝不能丢。在新形势下,扎实推进部队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战斗力为根本标准,充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鼓舞士气、稳定军心、焕发民心的作用,以文化力催生战斗力,把广大官兵的主要心思和精力聚焦到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上来。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大力高歌英武,确立官兵敢打必胜的信念,用更优秀的文化作品激励官兵忠诚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为全面提升部队战斗力奠定思想基础。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军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相一致,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官兵素质是军队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我军有效履行职能使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决定性困素。新时期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对于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造就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官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军营文化建设,是凝聚和激励广大官兵聚焦打赢、热爱军营、献身国防的重要阵地。新时期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应不断创新工作原则和内容,以其独有的形式和功能,為培养和提高现代军人综合素质,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先进军事文化论.解放军出版社,2012.

[2]军队政治工作学编写组.军队政治工作学.人民出版社,2011.

[3]刘志富.当代中国军事文化发展论纲.国防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基层文化军队新时期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关于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的思考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网络时代的基层文化建设
五代后周的军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