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016-05-30 00:41刘英豪
水能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

刘英豪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为我国农业产业和电力产业、航运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降低库区洪荒灾害的发生次数。但水利工程建设毕竟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开垦、砍伐建设地的树木和植物、破坏建设地区的植被,大量的工程建设会对库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库区的渔业资源、水文环境、物种资源、植物资源等等,因此,在开发建设水利工程时,需要对施工进行合理的整顿规划,降低对环境污染。本文主要就是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将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规划;生态资源;资源损害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面积广、内容复杂,包括了地下施工、地表工程和水下工程,因此,水利工程建设至少会对地质环境、地表环境以及水文环境造成影响。由于环保和生态施工概念在上个世纪还没有在国内流传开来,因此,当时的水利工程建设并没有注意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今,各项施工技术迅速发展,生态与环境保护理念也深入到了建筑施工行业中,因此,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有必要全面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合理规划和设计施工。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的土石方挖掘、建筑工程建设、混凝土施工以及闸门建设工程无一不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伤害。总的来讲,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将对水文环境、渔业资源、生物资源以及土壤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利用工程建设、机械等对水体的自然流动进行管理和调度,且伴随着大量的水下工程施工建设,天然的水域特点势必会受到影响,水库大坝拦截了上游的水体流动,造成水流速度减缓,水体自身含氧量和净化能力都会受到影响,那么下游的水体环境、鱼类和微生物繁殖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水文环境的影响是持续性的、长期性的。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加大了对水体资源的有效利用,甚至为库区带来了大量的旅游业收入,改变了库区人民过去贫穷的生活。但是建设期间大量的土石方施工工程和地表建设工程对地表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缺少了地表植被的覆盖和滋养,土壤的生物环境也就受到了影响,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土壤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下游的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了下游地区的农业种植。某些水利工程由于兴修年代久远或建设质量问题,其输水渠道出现了严重的渗漏,结果导致流域内地下水位上升,地表土壤严重的盐碱化和沼泽化。

(三)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文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使上、下游水体无法自然进行交换,大坝的建设将河流一分为二,很多在初春季节需要到上游繁殖的鱼类就无法自行通过拦水坝,鱼类的繁殖只好依靠人工繁殖方式进行;水下机械工程的建设,压缩了鱼类的生存空间,机械的运作甚至会导致大量鱼类的死亡,这势必会对鱼类资源造成破坏。另外,由于水利工程对库区环境进行了优化建设,给很多人创造了捕捞渔业的机会,库区周围很多居民常年在库区违法打捞保护性鱼类,使得库区渔业资源的多样化受到损害。可以说,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库区各种鱼类的年繁殖数量锐减,库区的保护性鱼类,如江豚失去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和环境,珍惜鱼类的数量逐年降低,一些鱼类甚至濒临灭绝。

(四)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这里主要指的是针对水中的藻类生物的影响,由于水库淹没区和浸没区原有植物的死亡,以及土壤的可溶盐含量的改变,会使得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增加,会加快水体的富营养化速度。2)对于陆生生物产生的影响。一方面是永久性和直接性的影响,由于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设,对于原本的陆生植物和动物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都会造成直接的破坏;另一方面则是间接性的影响,一般指局部的气候和土壤的变化对于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所造成的影响。3)水库蓄水将原有的森林淹没,工程的施工又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新建的道路系统阻隔了原有的野生植物和动物的生存通道,这些问题必然会造成当地原始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对生物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

二、如何科学规划施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要想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最大程度的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就必须对施工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运用上先进的施工技术,实施合理的管理方式。

(一)从生态环境保护出发,进行工程建设

保护库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需要管理者们时刻保持一个警惕之心,小心设计、大胆管理,不违背自然环境的發展规律,管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管理。在建设过程中,大力在施工队伍中宣传绿色施工与环境理念,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合理设计每个阶段的施工内容和施工方式,以库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施工原则,重视工程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切合点,对施工技术、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计进行综合性、统筹化的管理。

(二)施工活动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

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进行互补,形成平等的相互关系。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在工程的基础施工过程中,会挖出大量的废渣,如果随意倾倒,不进行利用,就会占用土地资源。工程在运行和生产的过程中,也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进行生活场所建设。如果对这两种现象,进行单独考虑,就会严重地浪费土地资源;如果进行两者之问的综合考虑,可以形成土地资源的共生利用系统,不仅能够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力的使用率。

(三)提升主体空间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开发

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设置地表建筑的空间分布,能合二为一的地表建筑绝不占用两个空间,减少对地表空间的占用;对规划区域内的土地面积进行统筹管理,在保证不影响水利工程功能的情况下,能够不开发的地表空间就尽量不开发。把对土壤资源和生物资源的损害降到最低。

(四)加强施工管理,规范施工行为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很多管理者大都要求施工人员恪守环境保护的底线,但很多员工还是不能将环境保护融入到施工当中。在施工现场,总有一部分工人随意的丢弃生活垃圾、不在规定的地方处理生活问题、没能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等等。在今后的建设施工中,管理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员工的施工行为,大力宣扬环境保护理念,将这样的施工理念植入员工的心底;对施工机械进行合理的利用,降低噪音污染;严格规范和监督员工的施工行为、生活行为,严谨不良行为对自然环境和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制定和落实环境整改制度,施工完成之后,对库区环境进行补救,大力开展植树活动,逐步恢复库区植被环境;加大鱼类的人工繁殖力度,减少对渔业资源的破坏;工程投入施工以后,要进行合理的运用管理,科学制定开闸放水的时间,保护下游的土壤环境,助力鱼类的自然繁殖。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在至少五十年的时间内仍需继续进行,我们不能改变水利工程建设的事实,但能够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和施工规划,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对库区环境的后期保护力度,保持库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岩.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0):462-463.

[2]买买提江·阿布都艾尼.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12):156-157.

[3]张传新; 戴克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5(05):726-727.

[4]温敏霞; 刘世梁; 崔保山; 杨敏.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学报[J].2015(04):145-147.

[5]蔡松年.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3(09):842-843.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研究
水利工程建设中土石坝技术的应用
加强建设进度风险管控 确保水利工程有序进行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档案管理浅析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声像档案管理
水利工程设计需注意的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