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一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现状的调查及对策

2016-05-30 00:41方筱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一

方筱

【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目前高一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普遍情况。通过问卷方式对学生的听力困难原因、听力兴趣、自信心、自主听力现状进行情况说明、原因分析。结果发现,造成学生听力困难的主要原因包括记忆、语言、和情感因素;学生英语听力的兴趣较低,其中对被动发生的听力的兴趣略高于自己的主动听力训练;他们对课堂上或练习中的听力理解能力较有信心,但是对真实情境中发生的英语听力极度缺乏自信;学生课外的自主听力学习亟需加强和引导。

【关键词】高一 听力困难 听力兴趣 听力信心 听力自主性

一、调查背景

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时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中阶段是培養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阶段,因此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听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功能表达的前提。据美国Paul Rankin教授统计,人在日常生活中,语言的使用情况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由此可见,听在语言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Krashen(1982)提出的输入假设,把听力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人们更加准确、深入地认识了听的本质,即“听”不是一个被动的语言技能,而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过程,需要听者运用自身的各种知识来理解说话人的意思(Anderson & Lynch, 1988)。现行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其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七级目标中又明确规定了高中阶段学生必须达到的听力目标。

高中听力训练的渠道主要是听力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和日常听写等。刘国忠(2000)批判了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即:听录音材料—对练习答案—再听录音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使学生停留在课本技能的输入阶段。作者通过与所在实习学校英语教师的交流以及课堂观察,发现他们将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和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听力技能的训练时间非常少。那么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现状如何呢?

本调研报告希望通过对学生关于听力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听力学习中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希望一线教师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从认识和行动上重视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改善听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技能,从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

二、调查设计

1.调查工具。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是参照以往学者有关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等的调查问卷内容自行设计的。问卷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i)听力理解困难的主要原因调查:参考苏远连(2003)改编;ii)听力自主学习情况调查:自己设计;iii)英语听力兴趣调查:参考Cho(1992)改编;iv)听力信心调查:参考Cho(1992)改编。

该问卷i部分为多项选择题,统计频率最高的5项造成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ii、iii、iv项分为5个计分等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打分。

2.调查对象及实施过程。本次调查在徐州市某高中高一年级展开,作者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作为受试者,其中女生57名,男生43名。作者利用自习课发放问卷。告知学生问卷不记名不评分,必须如实填写,问卷当堂完成并收回。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100份,有效问卷率达到100%。然后,对调查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利用软件进行图表绘制,了解每项的得分率和得分分布。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1.造成学生英语听力困难原因的调查结果。要提高英语听力水平,需从了解造成听力困难的原因入手。该项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学生在词汇、语速、记忆、理解所听内容、注意力和情感方面存在困难。其中,(1)语速太快是造成听力困难的最主要原因,67%的学生在听力训练中听不懂听力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语速太快;(2)55%的学生归因于不了解词义;(3)另有55%的学生听到生词或听不懂的句子时精神紧张,导致听力困难;(4)51%的学生听的过程中容易走神,注意力无法集中;(5)最后一项主要原因是反应太慢,无法马上理解所听内容,47%的同学归因于此。第一项、第五项均与记忆有关,第二项属语言因素,第三、四项属情感因素。而最不会造成听力困难的原因是对听力内容的兴趣(10%)。

2.英语听力兴趣调查结果。综合各项平均值,学生英语听力兴趣的总平均得分为2.95分(满分5分),说明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并不高。从各项来看,在平均值之上的选项有:我希望学校共享更多的英语听力资源(3.4分),我喜欢听力课(3.28分),我希望有更多的英语听力课(3.12分)。这些事件都是发生在学校或课堂中,说明学生对被动发生的英语听力比较能接受,也希望别人能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和资源。而得分低的三项都发生在课外,学生花很少甚至不愿意花时间在课外锻炼听力能力,比如,只有20%的学生会自己从各种多媒体资源找材料听。

3.英语听力信心调查结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心理素质对于英语听力来说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对英语听力的信心。综合各项平均值来看,学生英语听力信心的总平均得分为2.78分,得分较低,这说明学生对英语听力普遍缺乏信心。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英语信心调查方面,较为符合大多数学生情况的是:我通常能理解听力材料的大概内容并理解文化背景知识(3.16分),课本中的听力练习非常简单(3.14分)。然而只有约13%的学生有信心认为自己的听力能力比其他同学好(2.46分),仅仅9%的学生认为自己和外国人交流没有问题(2.13分)。

4.听力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结果。由于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对于听力学习而言,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尤为重要。综合各项平均值可得,高一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总平均分为2.67分。可见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在各项中,学生综合得分最低项为“我会制定训练计划并认真执行”,有67%的学生(得2分及以下)认为自己无法认真执行已制定的听力训练计划。此外,有59%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对所听内容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说明大多数学生在课外英语听力训练时是为做题而做题,舍本逐末,做题之后没有反思和巩固,不能通过做题达到提高的效果。

在本次调查中,只有少于半数的高一学生在进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时能够做到制定明确的英语听力训练目标,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听力策略、方法并且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练习英语听力。由此可见学生对于课外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英语听力在高一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令人欣慰的是,有80%的学生(得分3分及以上)认为,自己了解自己在英语听力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对自己现有水平的了解是学习与提高的基础。对自己在听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为英语听力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做好了基础,同时说明了学生具有分析、总结当前英语学习状况的能力。

四、原因及启示

从学生认为语速太快、词汇量小是造成听力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可以分析,他们平时听力训练的材料基本都是慢速、标准发音、非真实交际材料,题目简单、材料词汇量小、发音准确使他们得不到真正的听力水平的提升。这就启示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时尽可能选择真实交际的原声材料。另外,注意力无法集中和精神紧张是平时训练量少而导致的结果,Krashen(1982)的输入理论认为,若可理解输入增加,则情感过滤作用降低,从而增加语言的摄入。可见,若平时多加训练,势必会克服情绪障碍,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最后,因记忆因素而导致的困难,需要教师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听力过程中记忆关键信息的技巧,利用学生的认知策略和大脑的短时记忆的特点,帮助学生克服记忆障碍。

高中学生课程紧张,教师往往对听力的课时安排很少甚至没有安排,训练听力也仅仅是放录音,对答案,导致学生对听力提不起兴趣。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下,虽不能完全放弃这种传统的听力训练模式,但可以采用相应的补偿办法促进学生听力能力的真正提高。听力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在学校练习的机会,毕竟学生自己也表达喜欢听力课,希望有更多共享资源;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外自主听力的习惯,提供给学生适合他们听力材料的网站或书籍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听的多,能力提高,必然有利于他们听力兴趣的增加。

另外,课本中所设置的听力练习以及教师上课所使用的英语语言是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接受并理解的,因此对于课本的练习,学生普遍信心较高,学生基本可以理解听力材料,从而答出题目,说明学生对于自己做听力题的能力很有信心,这是个好现象。但是,衡量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最重要的方面恰恰是以上几个低分项目。可见,学生对于自身的听力水平信心总体来看是极为缺乏的。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不难推测,造成学生听力信心普遍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心理障碍,主要体现为对自身的英语水平缺乏自信;

2.受母语的负干扰,过分依赖母语的辅助作用;

3.语音知识与词汇量不够,音、形、义分离;

4.句子和篇章理解水平上的障碍,应变能力不强;

5.课外原声听力练习过少;

6.课堂上对于听力难度的设置过于简单。

因此,教师可从这几方面原因入手,克服学生心理障碍,取消或尽量较少母语负迁移,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及文化知识的储备量,课内与课外练习相结合,增加原声材料练习的机会,增加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人士的交流机会。这样,提高学生的听力自信心指日可待。

此外对于高一新生,教师应向学生教授制定合理英语听力训练计划的方法,同时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获得坚持执行计划的毅力。

五、聽力教学改进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所发现的学生在听力训练方面的问题,作者认为教师有必要给学生进行听力方法指导和尽可能的帮助,使学生逐步克服听力训练中的障碍和存在的问题,提升对英语的兴趣及信心,从而自主自发去练习自己的英语听力,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综合分析调查结果,作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在听力过程中,造成理解困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语言因素、记忆因素和情感因素。我们应充分利用需要分析理论,分析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困难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听力训练方案。

2.听力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理解方式。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听不清或听不懂的情况,原因很多。有些是由于说话人发音不清楚或录音效果不好,有时是因为出现了生词或内容陌生的缘故,这就要靠训练学生宏观把握听力材料的策略和能力来解决问题。

3.听力训练尽可能形式多样,避免单一机械的训练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Krashen的窄式听力训练模式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尝试。

4.精听与泛听结合,以泛听为主、精听为辅,每周做到三至四次泛听,一至两次精听。精听材料可选用教学录音和有故事情节的短文或科普短文;泛听可选用VOA、BBC、CIR(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或CCTV Channel10中的节目或一些口语教材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使学生多接触录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语发音,扩大知识面,提高听力信心。

5.为学生制定可行的听力训练计划,提高学生自主练习听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S.(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 Press.

[2]Anderson,A.&T.Lynch.(1988).Liste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刘国忠.(2000).对听力教学模式的思索[J].外语电化教学,78,11-13.

[4]苏远连.(2003).论听力学习策略的可教性—一项基于中国外语初学者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1,48-58.

猜你喜欢
高一
浅析高一物理有效性教学
高一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问题研究
浅谈高一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一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高一新疆班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及教育对策初探
高一物理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谈教师从高三回到高一的良性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