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心理教育

2016-05-30 01:23艾依仙·艾塔洪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伙伴错误心理

艾依仙·艾塔洪

我是新疆伊犁霍城县兰干乡双语幼儿园的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园长,每天面对这些可爱的小朋友,每天关注他们的吃、穿、睡、养成,自己有了一些感悟。

中班幼儿忌妒、逆反心理强的现象普遍存在,且较易对自己犯的错误进行狡辩,改后易反复,虚荣心强等特点。因此,中班幼儿心理教育中应着重注意:

一、消除幼儿的嫉妒心理

别看幼儿都是(4—6)岁的孩子,心思可不比成人简单。他们在竞争中暗暗滋生一种名为嫉妒的消极心理,转而形成一种不正确的嫉妒。我们班有个女孩子,每次起床后,她总是第一个跑过来让我给她梳头。有一次,她起床晚了一点。我给另一个女孩子先梳好了头,她就表现出闷闷不乐的情绪,趁我不注意还把那孩子的发夹和头绳拿下来,还处处针对她;有的孩子为了攻击对方,会在老师面前抵毁他,打小报告,为他的失败而幸灾乐祸等等。

嫉妒是表现在幼儿身上的一种十分典型的毛病,它强烈地影响到幼儿情绪的稳定和快乐,影响集体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因此教师应力除孩子的嫉妒心理,给他们纯粹、烂漫的童心。作为保教工作的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先让孩子了解竞争是必然的,大家都要踊跃地竞争,争做最好的。其次让孩子知道竞争终归是在友好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老师可在组织活动时或比赛时加以灌输。如:幼儿要相互合作、帮助,为彼此取得的进步而高兴。对于那些已经存在嫉妒的孩子,教师应小心地、婉转地询问他不高兴的原因,或让孩子倾吐心中的不快乐,有些好胜心强的孩子,应正确地进行输导,并加以鼓励,你下次也一定做得很好,给予了孩子自信,他的嫉妒心也会自然而然烟消云散了。

总之,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只有从小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所以,这样的重任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责职。

二、针对逆反心理,消除幼儿戒心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由于方法不当,语气、言词过重或偏听偏信,从而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抵触情绪。如果这种心理一旦形成,教师和幼儿就很难沟通交流。因此,针对逆反心理,消除幼儿戒心,对及时有效地做好教育工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相互间友好的关系。作为教师要善于和幼儿打成一片,要多通过学习、游戏和各种活动让幼儿熟悉你、喜欢你、信任你,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觉得你是他们的一分子,是知心的朋友。

(二)对事不对人。在工作中教师常对那些顽皮、淘气的幼儿批评得多,关心得少。久而久之,很容易对这类幼儿产生偏见和反感,看什么都不顺眼。以至于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横加指责,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正是所谓的对人不对事。因此,克服凭主观臆断不能容忍的作法,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不翻旧帐。本来这个幼儿只做错了一件事,如果我们将以往的问题一五一十地抖出,就容易被幼儿认为你不喜欢他,从而对你产生反感,这样会使本来简单的工作变得复杂。

三、针对辩解心理,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身错误

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幼儿犯错误后总爱找出客观理由或者将责任推托到其它幼儿身上。目的是为逃避教师的批评,要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指出幼儿错在哪里,这样幼儿就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不易为自己开脱。

四、针对敏感心理,把握教育的时机

一般情况下,幼儿犯了错误并不注重错误的本身,而是往往注重教师对他的态度。这时就会对教师的一举一动特别敏感,如果教师不了解幼儿这一心理特点,就会错过教育时机。

(一)避免心理逆反作用,多数犯了错误的幼儿心理防卫意识比较严重,这时如果你立刻去批评他,可能很容易引起他的反感,甚至还会认为你为难他、刁难他,因此避开这个敏感时刻,待幼儿心理恢复平静后,再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

(二)切勿延误教育时机。超过时限,事物本身的影响力就随之消弱,如幼儿所做的一件事,在这几天后你在问他时,他可能已经忘记了。同样对幼儿出现的错误,如果不及时教育趁热打铁,那再严厉的教育,也会变的无足轻重。

(三)对能主动承认错误的幼儿,教师要点到为止,不要讲的太多,尤其对那些已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幼儿更不宜讲的太多,以免适得其反。

五、针对虚荣心理,用表扬结束批评

一般来讲,虚荣心和自尊心人皆有之,儿童也不例外。作为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用表扬来结束批评,这样有利于幼儿认识错误,树立自信心。反之,如教师在幼儿犯错误时采取先表扬后批评的办法,效果会怎样呢?试想,如果你做错了一件事,有人先表扬你,你一定会认为他居心不良,倒霉的事可能还在后面呢,表扬对你来讲其实并不困难。而如果用表扬来结束批评,会使批评和表扬都能发挥作用。

六、针对反复心理,教育要有连续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寒,帮助幼儿彻底克服缺点,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许多教育者由于急于求成,只重治标,不重治本,忽视幼儿存在的反复心理,结果导致一些幼儿不断犯类似错误。实践证明,对于犯了错误的幼儿进行教育,无论当前效果是好是坏,其后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具体的讲,(1)善于观察言行,尽管幼儿心理不易把握,但思想主要通过行为来体现,只有紧紧把握这一环节,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即使出现反复,也可对症下药。(2)要有明确的态度。如果你要求幼儿有所改变,却对他所做的事不闻不问,他可能会失去积极性,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对于幼儿的表现要及时表明态度,正确的给予肯定,错误的予以制止。(3)要帮助幼儿树立学习榜样,激发争强好胜心理,积极努力向上。

3—4岁的幼儿很喜欢结识伙伴。这个时期孩子在伙伴中体验到了完全不同于父母及其他成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知识、想象力和各种社会能力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这种在伙伴帮助下的自主活动能使幼儿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为幼儿创造同众多的伙伴相互接触的机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是孩子结识伙伴的好场所。

猜你喜欢
伙伴错误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在错误中成长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伙伴
新伙伴
心理感受
我的好伙伴“苍苍”
不犯同样错误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