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教学的创新性探索

2016-05-30 05:17蔡梦月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应用文模板教学法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所使用的一种实用文体。实用性和规范化是其主要特点。依据应用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模板教学法,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规范、准确的写作要领。同时,辅之于情境模拟教学法,把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应用文写作的模板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概述

模板教学法的应用源于应用写作格式化、规范性的特点。应用写作必须符合各种文体的格式要求和语言要求,一篇公文,需要遵照特定的书面格式,语言与内容上也要符合相应的规范。应用写作具有约定俗成的规范格式和语言要求,与文学作品的写作区别显著,因此,可以采用固定格式的填空式模板教学。在实施该教学法之前,教师应根据应用文的种类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让他们明白不同种类的应用文具有不同的写作特点,然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填空式模板,以及一些通用规范的常用词句,让学生一目了然,抓来即用,收放自如。利用模板对标题、称谓、正文、结语、落款进行讲解,使学生一看就懂,一点就通,一写就会。

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生活、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学习。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活力,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情境教学法的优点在于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充分发掘出自身的潜质潜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实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思路,灵活处理事务的能力。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主要针对应用写作相对枯燥的课程,情境模拟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课堂活动中来,课程生动形象,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模板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

模板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讲解理论知识;第二步,根据应用文的种类给出填空式模板和写作主题;第三步,学生根据模板和题目现场写作;第四步:教师针对学生的习作成果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

应用文写作的种类繁多,有党政机关公文、科技文书、经济文书、法律文书、事务文书以及日常应用文等。在引入填空式模板之前,教师需要对各种类别应用文的特点进行讲解,每一类应用文的写法和语言要求有所不同,比如行政公文严谨庄重,演讲文书则可文采斐然等。首先让学生对所学应用文的种类有一个宏观了解,再点出各类文体写作细节处需要注意的问题。

理论讲解之后,教师给出填空式模板和练习写作的题目,学生抄完笔记,根据模板和题目即刻进行现场写作。由于教师已经进行理论讲解和写作提示,学生只需在模板上填充相关内容,所以篇幅小一些的应用文只需几分钟即可在课堂上完成。由于每个学生的写作基础和细心程度不同,即兴写出来的应用文会存在或大或小的错误,这时需要教师适时给予精准点评,指导修正,巩固所学知识。

模板教学法简洁清晰,条理清楚。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所用模板和写作主题要与时俱进,适时更新,避免出现模板陈旧、主题固定化的不良影响,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把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活泼;其次,教师进行点评时要考虑授课对象的特点,注意语辞委婉,多给予表扬和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学生是大一新生,有着积极好学的表现欲,也有着敏感怕羞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进行点评指正时,要多加赞扬,少些批评,不要挫伤学生练习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知道教与学是查遗补漏逐步完善的过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勤写勤练、互相学习的融洽氛围中来。

三、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

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针对需要情境模拟的应用文进行理论讲解;第二步,引导学生分配情境模拟现场的角色和任务;第三步,教师对学生模拟现场出现的情况予以启发和引导;第四步,根据模拟成果即时撰写应用文。

情境教学法能促使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应用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实际的工作状态不像书本知识那样系统化。创设情境,提前让学生感受到工作现场的氛围,学会在写作中根据临时状况及时调整。比如,学生模拟会议现场做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会议开始前,要细心的考虑会议记录的会议主题、主持、出席、列席等事项的正确表述;现场做会议记录时,当学生出现由于参会人员发言的语速过快,自己的笔头记录远远赶不上对方说话的速度现象的,教师应抓紧时机提醒学生灵活调整记录的思路,抓住主要方面,记录重点,不要错过决策性的发言;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形成会议纪要时,应拟写整个会议的决策重点,层次清晰,要点明确。

情境教学法形象生动,课堂气氛活跃,但占用的课时相对较多,教师又必须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具体的应用文教学中,应选择适合情境模拟的应用文种类,以期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应以模板教学法为主,情境教学为辅,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模板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的成效反馈

应用文写作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教师如果照本宣科,拿着教材进行理论灌输,学生不仅理解不深,也学不到实用的写作技能。为了把“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课”改为“生动实用的能力训练课”,笔者对模板教学和情境教学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对2013级和2014级两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新教学法试用,结果,无论是课堂上的现场写作训练,还是对课程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都取到了显著成果,下面结合学生期中教学评教的分数和评语进行分析。

2014年《应用写作》的授课对象是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五个班的学生,每个班60人左右。在为期一个学期的应用文写作课中,学生上课的全勤率很高,笔记记录认真,课堂写作参与积极,学生纷纷表示学得相对轻松和容易。期中教学评价的评语一致为教学质量高、学到了实用有效的应用文写作技能等,教务网上对教师的评价分为93.228分。

2015年的授课对象是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五个班的学生,每个班50人左右,本学期不仅沿用前一届试行有效的模板教学法,还新增模拟情境教学法。课程开始之初,让学生了解了本门课程的学习模式,让他们看了前一届学生的课堂笔记和学习效果。课程结束后,在课堂笔记方面本届学生的课堂笔记近乎完美,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作了标注,比如行政公文的红色反线用红笔描出,在笔记本上画出标准A4纸的公文格式。在写作训练方面,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现场写作。另外,部分教学内容采用情境模拟,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期中教学评价的评语除了表示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效果好,教师细心指导,学到切实有用的写作知识以外,很多学生都表示喜欢了上了该门课程,对教师的评分为93.87分,对原本以为枯燥的课程评分也达到90多分。

综观两届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模板教学为主、情境模拟为辅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五、模板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模板教学和情境教学不同于以往按照教材进行常规讲授的方法,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程的理论体系应遵循教学大纲。因为应用文写作的种类繁多,所以要从大类到小类进行梳理,分清侧重点,做到多而不乱。每节课的目标要明确,并完成一种应用文的讲解和演练,让学生一节课学会一种应用文的写作。其次,在进行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学到扎实有用的知识才是关键。因此,任课老师具有实际的应用文写作经验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指导要多于教导。在实施新教学法的过程中,有两个环节需要教师的主导,一是行文之前的讲授引导。在给出填空式模板之前,教师应该把该类应用文的特点和写作事项讲解清楚,再让学生结合主题套用模板,用几分钟的时间完成写作训练,以激发他们写作的成就感和积极性;二是写作完成后的即时修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既有共同点,也有个体差异。教师现场进行精准点评,学生共同的错误一并改之,个别学生由于粗心或是不规范写作习惯导致的错误,需要教师具有明查秋毫的专业眼光,即时发现错误,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改进。

总之,“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要教会学生如何写,教师自己先要会写,只有具备实际写作经验,在写作实践中才能给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点评。同时,教师应考虑授课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赞扬和鼓励,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确保新教学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应用文不一定要好文章,但是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词妥,通体通顺,让大家清楚地了解你说的是什么。”根据应用写作的实用性和规范化特点,创新采用模板教学和情境模拟,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有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会应用写作技能。同时,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即时点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当然,两种教学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也会遇到问题和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期做到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学相长,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宏彬.《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蔡梦月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650032)

猜你喜欢
应用文模板教学法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