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河道治理中生态水利的应用

2016-05-30 06:16梁孝蒙宋思亮
水能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

梁孝蒙 宋思亮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各个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水利方面越来越重视。目前就河道生态治理方面的方法都是集生态学、美学、水利工程学、环境学以及生物学等多方面于一体的,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河道蓄水能力,并提高河道整体的稳定性,为人类的发展带来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现代河道;河道治理;生态水利

一、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中的应用优势与原则

(一)应用优势

就我国以往对河道治理的方法来看,传统的治理手段不仅会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更影响到了人类的身心发展。生态水利的河道治理手段结合了生物学、美学、环境学等研究出的新型治理方案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与传统的河道治理方案相比,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上还包括其他的一些优势。一是生态水利理念在河道治理的过程当中,可以将河道水流中的自我净化能力提高,并使得存在在河道中的有机污染物变成有机物作为养分提供给河道中的藻类,并且堆积的有机物也可以在氧化作用下被分解,作为养分提供给真菌。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这可以是河道内的鱼虾有着良好的生存环境,满足其生长的需要。二是河道内的生物生长,会给河道周围生存的鸟类提供良好的觅食环境,其原理是将生物学与环境学的基础理论相结合,通过引导配置打造出一个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不仅如此,生态水利打造的良性循环生态环境对河道周边的植被起到一个恢复作用,为两岸的鸟类提供优异的栖息环境。三是两岸的植被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使河道周围的土质变得疏松,并具有大量的空隙,这样的土质对河道蓄水量的调节有着很好的控制作用,保证河道内水量的平衡,避免出现河道干涸或者蓄水过多的问题。

(二)应用原则

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生物,提高生物的生存质量,保证环境的良性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近几年来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生物生存环境,例如河道流向发生转变、河道周围植被变少等,这些改变都是为了在短期内能够得到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远的角度上来看,这样的发展计划并不可取。另外,由于人为的对河道的改变,使得河道内的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这样的结果对整个人类生存的自认环境将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在发展水利工程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提高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化,营造更舒适的自然生存环境。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带来利益,更是为了带来越加便捷的生活。在设计建设项目的时候,设计师可以将可持续的发展理论与景观尺度融合在一起,加上工程的实用性能,打造出一个具有更高修复性的水利工程项目。另外,虽然生态结构系统的整体保护与建设是现代河道管理中的主要原则,但是在了解各河道生态要素和各要素作用的基础上,还要实行对河道整体的综合性建设。

河道的建设主要是为了人们更便捷的生活,所以在进行水利工程的时候要格外注重其基本的功能,尤其是水资源的应用调节,避免出现洪涝灾害现象。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对农业发展方面的工作,水利工程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所以水利工程的生态建设服务于生产劳动业,使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具有坚实的后盾。

二、生态水利对现代河道治理的影响

(一)水利工程对河道水环境的影响

由于一般的水利工程都是依靠自然河道建设而成的,所以在水利项目应用的过程当中会对原有的河道水造成一定的负面作用,尤其是水库的建设应用。水库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上长期被阳光照射,使得水库水体中的水温结构遭到破坏,其中的生物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严重影响了河道内部的环境多样性,这对鱼类的繁殖起到限制的效果。

另外一点是水利工程在应用中所产生废水的排放问题。很多工程产生的废水都会直接排放到河道内,虽然河道中的微生物有一定的净水作用,但是超标的废水排放将会杀死河道内的微生物,使河道失去自我净化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使河道的整体生态稳定遭到破坏,河道内的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增加了河道治理的难度。河道内的水流速度也会因为水利工程的应用而降低,这样的结果会造成空气与水利交换的速度下降,水中生物对氧气的需求量不够,直接威胁到了水中生物的生存。

(二)水利工程对河道周围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应用不仅影响到河道内的生态环境,同样也对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可能会看法河道周围的树木,这就对周围生存的生物产生影响。另外还有建筑产生的废料、垃圾等的堆放,这些都会对河道周圍的环境带来不好的影响。

(三)其他方面的消极影响

在一般的河道治理设计当中,采取的都是“裁弯取直”的设计,这样的设计需要改变和到原本的自然流向,减少了河道面积,使河道内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少,对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另外,城市中河道的建设对周围的建筑将官重视过度,大大减少了河道应具有的功能,这些因素造成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一)生态水利在河道建设中应用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水利应用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保证河道内的生物多样性。想要保证河道内生物多样性,首先要提高河道内生物生存的种类和数量,并将其生存的环境进行稳定,提高生物物种之间的平衡,有效的建设生物群,稳定维持河道内各生物种群之间的发展。另外可以适当增加“清洁工”生物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净化河道的水质。

(二)作为河道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河堤的建设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护岸技术出现的。这种技术对于河道的建设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地固本护源,即维护蓄水安全,又能很好地保护河道周围的植被。例如例如在《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就提出了在满足河道治理要求的前提下,河流冲刷段宜采用绿化混凝土、干砌石护岸;对防冲要求较低的河段应重发考虑生态的要求,宜采用植生土工网垫、植生土工袋、生态格宾护垫等。

(三)生态水利的建设是维持河道原有的流向,即保持河道原有的弯曲程度。河道原有的弯曲程度对生态环境来说意义重大,首先它的蓄水量较大,其次弯曲的河道可使生物的生存空间变大,使河道内的生态环境发展的更好。所以说,保持河道弯曲的生态水利应用不仅可以保持河道内生态环境的稳定,更加为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河道的建设不仅是水利方面,同时也可是城市(镇)内部的环境景观建设。例如在《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就提出了因地制宜增加河道景观建设,结合沿河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将河道堤防、护岸等工程融入城市(镇)的景观和市民休闲场所中,在满足防洪防涝的前提下,美化河道及周边环境,保护河道人文自然景观。

(五)作为河道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水网的构建主要是以河流水系联网作为基础的,这样的组合可以在工程结束以后将各种水资源有效的进行调度,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但是生态化水网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构建的时候需要各个环节的有序配合,但是其带来的意义是重大的。

结束语

对于我国目前的河道治理来看,传统的河道治理方案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生态环境需。水利工程的建设或多或少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生态水利的建设先对比较这方面的损害较小,并且它可以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恢复能力,稳定河道生态环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海云.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6).

[2]曹慧博,李永强,丁莉娟.探究如何在现代河道治理中运用生态水利[]].大观周刊,2012(29).

[3]郭海云.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9):126—127.

[4]李强.关于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6):30—31.

[5]高建.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11):227—228.

猜你喜欢
生态水利河道治理
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
河道险工治理技术与护岸工程探讨
大凌河及小凌河历史变迁分析
关于现代生态水利设计的研究
关于建昌县生态水利建设的探讨
关于现代生态水利设计的研究
毛祁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探究
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水土保持的有效实施
感潮河段堤防护坡应用与实践
关于河道生态水利设计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