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冬期混凝土施工探讨

2016-05-30 06:49郭一麟
水能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探讨水利工程混凝土

郭一麟

【摘要】伴随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水利工程已经成为基础性建设规划之一,该工程设计了较大的施工规模,并且需要工程企业提供较高的投资成本,其对工程的施工有相对严格的要求。因此,针对施工技术应严格把控,尤其是在冬期其混凝土成为关键问题,它应和抗融原理结合并实施规划性施工。文章对水利工程在冬期其混凝土的施工展开深入探讨,进而提升工程施工的总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冬期;混凝土;施工;探讨

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其大坝、堤防多数都采用了水泥制的混凝土施工材料完成建设,其施工在冬期的低温状态时,大大减少了混凝土在内部结构上产生的水化作用,进而减缓了混凝土在强度上增长的速度,故在硬化之后具有较强的脆弱性。由于结构的水化作用极易形成收缩、开裂等问题,其在经受冬期的季节性冷冻循环以后,加速了混凝土背部结构的开裂速度,令表面产生剥落现象,进而降低其结构耐久的性能指数。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能够正常投入使用,难免在冬期展开施工工作。为此,应运用新的施工方法去规避冬期水利工程的施工问题,以确保混凝土的结构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耐久性能等,达到延长使用期限的目的。

一、水利工程的相关概述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选择在冬期施工时,由于水泥、水等在搅拌中会伴有化学反应,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中反应速率较慢,在五摄氏度左右反应变慢叫明显。混凝土的新浇筑施工又较高的温度要求。若在低温的环境下,它自身的强度增项相对较慢。但若在一摄氏度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会逐渐产生膨胀现象,严重损害了其新结构的永久性。若其混凝土在温度上已经降到水冰点临界值之下,混凝土内部就会终结水化反应。但在发生冻结之时,不仅难以进行水化的作用,今儿不利于对温度实施养护,且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因数、耐久性能以及抗渗透等综合作用。所以,若混凝土在凝结、硬化等开始时期,如能及时预测气温低于四摄氏度,就必须强制采取适宜措施实现保护混凝土的目标,同时能有效避免混凝土遭受冻伤。因而,水利工程的混凝土若在冬期开展施工,切注意防冻、防裂等问题并施加有利保护。

二、浅析水利工程在冬期运用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一)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实行加温式防护

针对掺有防冻剂的混凝土施工材料,理应依据冬期气候条件实施加热的适宜处理。在其搅拌之时,所有施工材料在温度值上应该完全符合搅拌时需要的实际温度值。要想达到搅拌对温度值要求的标准,就赢对施工材料实施分组式加热处理,首先运用锅炉的蒸汽进行加热,如果温度值还是难以达到要求的标准值,就应相继运用集料实施加热,切勿水泥不可加热仅能保温。起搅拌水的温度不能超过八十摄氏度,碎石等温度在六十摄氏度左右即可。

(二)混凝土的搅拌、运输

混凝土在冬期施工中实施搅拌,应参照天气的实际条件进而明确应加热的等级。若温度在零下五摄氏度以下,应选用六十摄氏度的热水去搅拌混凝土,而后加入水泥持续搅拌。如果温度过低其材料应先进行预热,切勿进行深度灼烧。若温度在零上的临界值,应减小其加热的量值且仅将水预热。在搅拌工序中应规避假凝现象产生,定先注入原料、水,确保充分搅拌完毕后,再次注入水泥、外加剂等。由于冬期搅拌时间相对较长,故设备出外应确保气候在十摄氏度以上,且入模温度在五摄氏度以上。对于运输时间而言,应保证在半小时以内完成,并尽量较少其混凝土的装卸频率。另外,还应确保有保温措施参與运输,混凝土的温度下降不能高于每小时五摄氏度的速度。它的运输车在冬期晚上还应停在暖棚内,确保使用时该运输车内无杂物。

(三)浇筑施工

在浇筑施工前应清理干净施工模板的污垢、冰块等异物,最好将时间选取在温度较高的白天时段落实施工,切勿在恶劣天气下完成施工。同时混凝土在运输卸车以前应尽量实现充分的搅拌,且必要时应展开二次搅拌的工作,在浇筑环节中应重新测试和获取混凝土的实际温度值。确保具有较快的浇筑速度,以及较小的作业面,为了较少不必要的热损耗,其在浇筑工序完成以后应运用具有保温性能的材料去覆盖住。通过加设混凝土试块实行试压试验,以确定养护的标准强度。在拆模之后若混凝土的结构温度、环境温度的温差在十五摄氏度以上,应持续用保温材料进行覆盖,尤其是薄弱结构要做好防冻处理。

(四)温度控制

混凝土、水泥在进行水化时产生放热反应,进而升高了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整体温度值。主要是由于其在升温以后的降温令混凝土在容积上不断减少,从而形成了拉伸的应力。若该拉伸应力大于混凝土自身具有的标准拉伸强度值,便会产生混凝土自身结构的裂缝问题。为此,混凝土在冬期施工应做好相应的温度控制工作,其常用方法为:冷管方法,主要运用发热较低的水泥去抑制的浇筑速度是现货保温养护的目标。该冷管法实现温度控制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混凝土实现浇筑的结合面可每隔一点五米距离设置相应的管道,浇筑完毕即可注入冷水控制温度的持续上升现象。

三、研究水利工程的混凝土在冬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构建具有完善性的管理机制

通过构建具有相对完善性的管理机制,明确工程项目的经理负责人和技术责任人、以及施工内部小组长的实责与权限等,并安置专业的监督管理员去控制工程质量。同时,依据工程施工的整体流程细化分工,构建好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等,充分调动所有工作者的施工积极性与技术者的创新性,确保施工团队间能够形成良好的技术交流,令整个工程的施工以高效、有序方式开展。综合水利工程的质量分析,运用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足以提升混凝土的冬期施工质量。

(二)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应制定出相应的质量策划,并反复审核该工程与地址相关的资料,规范会审其施工的图纸,同时做好施工的各组织工作,例如:施工设计、施工技术等。施工工作在内容上具体包含:明确施工的方案,制定进度的具体规划,分析施工技术与成本,工期的有效缩短等。此外,要确保所选取的工艺及施工工序能提供质量性保障。通过构建施工质量的相关保障机制,完善对应质量的检查技术等;在施工之中要提升对质量控制的重视度,这主要包含施工工序的实际作业质量、效率,并对施工者、原材料、施工方法等综合因素的全面控制,确保各道工序在施工质量上能达标。同时要保证作定期式质量检查工作,以及相关保护措施;此外,在施工完毕以后对质量控制工作做好验收,并对整个工程的综合质量进行鉴定。

总结:

水利工程涉及的冬季施工通常需要确保该项目的投入使用期限,但在冬期施工会有许多影响因素干扰施工效果,为该工程带去较大施工难度。其施工条件、环境等变化,促进工程的施工技术像复杂化、成熟化等方向发展。加之冬期冷冻的作用及影响,深切加剧了混凝土产生冻裂。其防冻、防裂是混凝土在施工中的重点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需构建相对完善的综合管理机制,并实施全程质量监控,以确保水利工程在冬期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发起.水利工程冬期混凝土施工探讨[J].大连理工大学,2013,3(1):1—74.

[2]李晓鹏.浅析水利工程冬期混凝土施工[J].工程科技,2015,6(19):178.

[3]宫东平.水利工程冬期混凝土施工研究[J].建筑工程科技视界,2014,10(22):119—139.

[4]赵中锋,龚江海.水利工程冬期混凝土施工研究[J].建筑工程科技信息,2014,10(15):256—272.

[5]周凤梅.水利工程冬期的混凝土施工研究[J].内蒙古水利,2014,5(5):120.

猜你喜欢
探讨水利工程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混凝土,了不起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