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及问题对策

2016-05-30 10:41蔡玉立
水能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农业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污染与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村环境受到严重冲击,农民利益受到极大伤害,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农村环境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农业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可由于城乡差距大以及政府过多地把精力放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保护上,导致农村的环境问题比城市更加突出和严重。特别是农村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生活污水垃圾乱排乱放、畜禽养殖污染以及乡镇工矿企业污染等问题突出,使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十三五”环保规划中,农村环境清洁工程作为八个重大环保工程之一,体现出国家对农村环境的重视,农村环境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急待解决。

2、我国农村环境现状

2.1 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从未引起根本重视,废弃物大部分也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随意堆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或直接排放到河渠等水体中,使“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跺、畜禽乱跑”成为一些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经过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水越排越多,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使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越来越糟糕。

2.2 畜禽养殖污染。我国农村畜禽养殖多为家庭分散养殖,少量集中的畜禽养殖场也是规模偏小,缺乏治理污染的能力和资金。尤其是畜禽养殖引起的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畜禽粪尿和污水中含有的病原微生物,进入水体后容易造成某些疫病的传播与扩散,甚至危害到农民的健康,已成为一个社会大问题。

2.3 农村饮水保障低。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及地表水,而该水源长期受到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污染。因城乡发展更多的关注在城市发展上,农村用水的保障优先性明显就低于城市和工业用水,供水保证率低、水质不达标、水型地方病严重等。据调查,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受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出现了“癌症高发村”,有些地区还出现了斑牙病、结石、皮肤病等疾病。

2.4 乡镇工矿企业污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特别是化工园区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这些在农村地区建设的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由于这些企业处于农村地区,造成了日常监管的不便,加之企业环保意识淡薄从而造成了农村地区污染事故频发,对当地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积月累,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后果也越来越严重。主要建议如下:

3.1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加大农村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投入。我国至今尚未有专门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立法,现有的环境立法也难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制定一系列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对农村的畜禽污染防治,化肥、农药、农膜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的预防、治理以及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等问题作出专门性规定。加大对农村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投入,确保环保部门的各项行动措施有足够的经济支撑。

3.2 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对于农村的生活垃圾要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置,并组织当地农民群众对历史积存垃圾进行专项清理。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结合农村沼气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及时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工作,严格控制农田污灌与底泥施用,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生产。要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搞好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综合防治农村面源污染。

3.3 保障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针对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建设并完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建筑物,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合理布置取水点位置,远离污染源。在村民集中区,建设集中供水系统。划定水源保护区,完善污染预防措施。并加强水源水质监测,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调查与评估,最大程度保障农民的用水安全。

3.4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根据各地农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生产沼气、建设有机肥生产厂、土地利用、工艺处理等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与污染物达标排放率。使用安全、高效的环保生态型饲料和先进的清粪工艺、饲养管理技术,实现污染的“源头控制”。加强监管,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在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敏感区,要严格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3.5 加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对农村地区的工业企业应加大环保监管力度,企业本身应严格执行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达标排放。并加强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相应规模的“三废”处理设施,将对周边农村地区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严禁引进和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污染治理设施的更新配套,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6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在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环境监测、监管和宣传的基本设施建设,提高环境监测、监管与宣传教育能力。必须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农村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要在广大农村干部中树立“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观,将环境保护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4、结语

总之,农村的环境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急待解決的重大问题。 尤其在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实施中,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将进一步增加,资源开发力度、农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只有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将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实处,才能遏止农村环境污染扩大的趋势,切实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卫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刻不容缓[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45-46.

[2]邓桂兰.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01) :1-2.

作者简介:

蔡玉立,1987年11月生,女,湖南省益阳市人,2009年毕业于青海大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环境保护工程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影响评价。

猜你喜欢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农业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涉毒案件场所变化趋势的分析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