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建设中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对策

2016-05-30 18:27刘皓
水能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控制对策安全风险

刘皓

【摘要】水电站工程具有优秀的开发潜力,但其在为我国经济体系创造高价值的同时,也因其独特的工程特点而存在大量的安全风险。本文基于此,首先分析了水电站建设中作业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结合危险源识别工作对水电站建设中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对策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水电站建设;安全风险;原因;控制对策

1、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也迈入了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截止至2015年,水电水电工程精彩不断,无论是首次落地中国的世界水电大会,还是长江电力重磅收购水电资产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电上市企业,亦或是第三个“三峡”迈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都彰显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与此同时,迅速发展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尚且难以与现有的管理水平相匹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作业过程中,其安全风险的控制不仅关系到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与质量,还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在当今人多水少的格局以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背景下,如何管理好水电站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逐渐成为了相关安全管理人员面临的棘手难题。

2、水电站建设中作业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

2.1 施工环境问题

施工环境问题是导致水电站建设中作业安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与其它类型的施工项目相比,整个水电站工程中的施工工作密集型较强,同时水电站工程的很多施工项目多是在室外露天环境下完成,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往往是家常便饭,高温、雾霾、雨雪等恶劣天气都会使得施工人员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增加。再加上水电站建设施工过程中工种交叉作业频繁,部分水下作业、爆破作业更是需要极大的体能消耗,容易引发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施工人员疲劳作业等一系列情况,导致整个施工过程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2.2 人员能力问题

相较于其它类型的施工项目,水电站建设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水电站开挖中的爆破作业为例,爆破形式可分为露天爆破、洞室爆破、水下爆破等多种形式,其中又涉及到水下爆破、静态爆破、预裂爆破等不同技术,相关细节要求不尽相同。根据相关章程规定,爆破作业人员不仅需要通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爆破作业资格证后方能进行爆破开挖工作,更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爆破相关章程,同时还要对可能出现的爆破安全事故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但在实际的水电站建设作业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可能会由于施工资金不足、施工人手不够等原因,未能选用完全符合条件的技术人员进行爆破作业,无形之中大大增加了作业安全风险。而且一旦发生爆破安全事故,由于所选用的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应急处理能力,往往会酿成更大的损失。2003年2月广西龙胜水电站引水隧道的爆破重大安全事故,其原因就是由于爆破人员无证操作,作业人员未撤离作业区就提前引爆,未能执行相关的安全操作流程所引起的。

2.3 企业管理问题

水电站建设作业中的企业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其都是导致作业安全风险增加的原因。在外部环境方面,我国国幅员广阔,地形地貌情况较为复杂,不同地区的水电站施工情况以及施工队伍的综合能力也不尽相同,很难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从而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内部管理方面,大中型水电站建设工程往往实行分包制度,总承包的建筑企业往往将其分包给若干个小型施工企业进行施工,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施工进度,但也导致涉及到不同部门和不同环节的协调配合时,如原料供应、内部保障、现场管理环节等,总承包的建筑企业在实施安全管理和现场管理方面鞭长莫及。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中因安全文化和安全意识的缺失酿成的安全事故、项目流动过程中人员和机械因管理不当造成的配合失误、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造成责任分担不明确、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不健全造成安全事故影响扩大均属于企业管理引起的安全风险。

3、水电站建设中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对策

3.1 对水电站作业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分析

作业安全风险的辨识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基础,实际的辨识过程中,一般需要根据施工性质、特点、进度的不同阶段和施工人员的素质和经验进行选择,相关辨识程序如图1所示,施工过程中多在此基础上结合直观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两种方式对安全风险进行辨别。

其中,直观经验分析法适用于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先由分析人员按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进行观察分析,然后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工程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必要时,可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作业条件的经验和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对象的危险源。系统安全分析法则用于较为复杂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具体又可分为事件树分析法(ETA)、事故树分析法(FT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等等。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現的重大危险源,应当按如图2所示的层次进行预防,从而有效保证作业安全风险的控制效率。

3.2 做好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作为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对于施工环境的改善,还是对于企业管理的完善,均有着重要意义。水电站建设过程中,施工设备大体可分为起吊设备、用电设备、水机设备、辅助设备等几种类型,相关的管理工作应当根据设备类型有的放矢地开展。在大型起吊设备安装完成后,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和试运行,重点对档案资料、限位限重装置、设备零件等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允许投入使用。而对于用电设备,则需要配备相应的保护装置,避免因恶劣施工环境和人员误操作引发安全事故。例如现场的配电屏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和过负荷保护装置、电动建筑机械的开关箱需要配备隔离开关、以及紧急过电保护装置、危险源监控系统、火灾检测报警系统和防静电设施等等。对于水机设备和辅助设备,则需要做好状态检修工作,在巡检过程中对励磁系统的各指示灯、设备的连接线、水阀控制系统的水井水位和控制回路以及水机设备各部分导轴承油位情况等参数进行重点详查,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第一时间进行断电处理然后报告上级,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从而有效避免因设备损坏引起的安全事故,达到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的重要目的。

3.3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新的安全形势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理念已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相关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施工过程中忽视安全、放松管理的错误施工理念进行改观。可考虑借助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模拟考核等工作进行改观,并针对水电站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危险源触发条件及其控制措施等重点项目进行加强,实现施工人员由被动安全管理向主动安全管理的转变。针对于施工人员施工知识水平还有待提升的现状,可使得其能够对水利水电工程相关专业知识有更为完善的了解,当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解决。在此基础上,也可进一步引入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的专业人才,借助优秀企业的管理方式完善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作业安全风险的控制。

3.4 健全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亦是如此。施工企业需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首先是建立起有效的管理组织结构以保证水电站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然后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周边的地质条件、现场环境等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并依托相关数据合理编制现场施工组织计划。在工程施工时,相关的管理人员则需要依据危险源防范标准和相关规定,对施工进度、特殊工种施工等一系列重要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让水电站施工中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能够有章可循,从而在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进度的基础上,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做到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的“一人一机一环境”,从而有效消除整个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此外,还应当加强对危险源的日常管理与控制,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工程施工交接班制、危险作业审批制、安全信息反馈制度,使得安全风险控制工作时刻有序进行。

4、结束语

安全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但就现阶段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作业情况而言,危险源识别及安全风险控制工作卻是一项极其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重要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立足于此,从危险源的识别着手,在水电站作业安全风险控制的原则基础上,构建起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安全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从而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水电站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志平.凉头水电站技改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11(15):89-90.

[2]李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研究[J].内蒙古航运产业报.2013,2(55):7-8.

[3]乔莎梓.水电站施工中的交叉作业安全风险分析[J].山西技术开发.2013,9(17):14-15.

猜你喜欢
控制对策安全风险
探析防范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策
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探讨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论企业经营中的风险管控
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成本控制的对策
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浅谈县级供电局电力调度管理和安全风险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