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的词义辨析

2016-05-30 21:57罗泽忠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理解高中语文记忆

罗泽忠

【摘    要】高中语文是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延续和发展,相比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语文课程,高中阶段其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词汇量的增大,而且词汇难度也在进一步加大,这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是很多同学的心头刺。本文将浅论词义辨析题型的解题方法,希望可以助学生一臂之力将心头之刺拔之而后快。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词义辨析  理解  记忆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22

高中语文是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继续和发展,相比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语文课程,高中阶段其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词汇量的增大,而且词汇难度也在进一步加大,这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也许有人说,从小就学语文还能分不出哪个词是什么意思吗?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说确实是这样,不求甚解也没必要求甚解,只要能够表达出意思即可,但学习不是这样的,高中学习更不是这样的。

高中学习是为以后的深入专业研究奠定基础,不只是语文,其他任何学科也不能囫囵吞枣,而应该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将问题彻底研究透彻。比如说“美丽”和“漂亮”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否则何以出现两个词。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注意这些,但是对语文研究来说,就要分清楚其不同,或者是词性不同,或者是作用不同,又或者是修饰对象不同,总之都要彻底弄清楚,这样才能谈进一步的语文研究。

词义辨析是高中语文中常考的题型,在语文基础知识考查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只有拿到这部分的分值才能决胜高中语文。但是词义辨析涉及范围太广,内容量太大,因此,是很多同学的心头刺。本文将浅论词义辨析题型的解题方法,希望可以助学生一臂之力将心头之刺拔之而后快。

一、理解为手段

词语是组成语言的重要成分,而语言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工具性,所以词语的最基本属性也应该是工具性,学会运用是学习词语的最终目的。而能够运用的基础就是理解,清清楚楚地明白其含义及其运用方法,因此,做好词语辨析题最基础的就是加强对词语的理解。有人会说,这有什么难,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小就说,可谓驾轻就熟,理解根本不是问题。也许我们确实能描述出大致的意思,但是更全面的或者更深层的意思呢?又有多少人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本文所说的理解就是全面地、深入地掌握词语。

(一)词的来源出处

要掌握一个词首先就要明白这个词的来源出处在哪儿,一方面掌握了词语的由来可以帮助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记忆和运用。有同学会说也不是每一个词语都能查到出处的,事实也是这样的,但是大部分的成语等都是有出处有典故的,比如“闻鸡起舞”讲的是祖逖半夜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的故事,剩余部分则可以借助单个词的意思进行理解,这样大部分的词语就可以进行掌握了。掌握词语的出处对于词语的运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要同学们能坚持收集常考词语,就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词性不同

词语都有词性,不同的词性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也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所以,理解词语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词性问题。给出一个词语,首先要知道其能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句子所缺成分进行分析。比如,名词可以做主语、宾语,动词可以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做定语、谓语、状语以及补语等等。另外由词性决定,每个词语的修饰对象不同。每个词基本上都有固定的修饰对象,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用语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现代汉语的用语规范,但是考试中尤其是高考中绝对不会出现像网络用语那样不规范的用法,所以在考试中学生很容易受干扰。

对于常考词语的修饰对象,学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加强对其词性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其提高做题效率。运用这一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一个词可能有多个词性,在不同的情景中不同的句子中,词性也有可能会随之变化。比如“游泳”一词,即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宾语成为名词。词性这一方法被很多同学忽略,认为词性无关轻重,但是如果能掌握这些内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做题效率。

二、记忆是根本

对于所学到的知识,不能仅限于理解更不能限于写在书本上,而应刻在脑子里,装在心里,这样到运用之时才能信手拈来,不至于临阵磨枪翻课本,更何况考试时也没有书可以翻,所以将学过的知识装在脑子里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对于加强记忆我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而是有技巧、有计划地记忆,力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相对于这种知识点来说,死记硬背也是不合适的,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强化正确知识

不断强化正确知识,可以使学生避免受到错误信息的干扰而有所混淆,对于增强选择的正确性具有很大作用。就像在培训银行工作人员时,银行不会让工作人员接触到假的人民币,全部用真的人民币练习,这样当其遇到假币时就会有很强烈的感觉。词义辨析题也是如此,对于一个词语,如果学生接触过正面信息也接触过负面信息,那么这两种语感就很容易混淆,分不清对错,平时的练习中能够加强学生对正确知识的记忆,负面干扰程度就会下降很多,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率。

(二)分类别记忆

首先,对于词语的积累需要学生日积月累才能发挥作用,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同学们从小到大背过很多关于坚持的名言警句,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就寥寥无几了,因此,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非常必要,坚持每天看,每天记忆,相信有一天铁杵会磨成针的。其次,每天的记忆内容也不要五花八门,而要分类别记忆。比如,可以按意思,近义词或者反义词一起记忆;也可以按词性,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等,这样有条理地记忆会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三)运用练习

对于装在脑子的知识,不能让其“躺着不动”,而应该让其“活动起来”,真正在实践中运用,这是检验知识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也是高中词义辨析学习的最终目的。运用练习要根据每天的记忆内容有计划地配套练习,不断强化运用效果,练习题的选择要尽量选择质量高的题目,比如真正的考试题等等,不能用一些良莠不齐的题目,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做题不要贪多求快,陷入题海战术不能自拔,而应该保质保量地完成,然后根据答案仔细分析出错原因,并做好错题的收集整理工作,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词义辨析题型需要同学们长时间的积累和琢磨,要做好这一部分题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海量做题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同学们持之以恒,每天积累并用心体会,最终达到滴水穿石、绳锯木断之效。

猜你喜欢
理解高中语文记忆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记忆中的他们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记忆翻新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