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从多角度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016-05-30 21:57张礼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高中数学培养

张礼

【摘    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加科学、有规律的进行学科学习。尤其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难度进一步增大,更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支撑。本文就从不同的角度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生  培养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30

数学作为高考中占有重要分值的一门学科,在长期的教学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尤其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的重要性更是可见一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加科学、有规律的进行学科学习,尤其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难度进一步增大,更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支撑。本文就从不同的角度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展开论述。

一、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在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中,预习一直都引起了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就开始进行数学预习,因此很多学生有进行数学预习的好习惯。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点数量不仅有所增加,知识点的难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就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在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各个环节中,课前预习较之于初中阶段与小学阶段,学生并没有对课前进行的预习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反学生很少进行课前预习。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要进行多学科学习,因此学生会感觉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因此很多学生就忽略了课前预习环节,将希望寄托于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讲解。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顺利的掌握知识点,那么将不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良影响,相反,如果学生在没有进行课前预习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思维障碍,出现知识盲区,将会直接影响学生顺利的进行学科学习。因此在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引起重视。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督促学生进行预习。在上课之始,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与新课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作答,这样学生在课前就能够积极的进行预习,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预习的重要性,进而自觉进行预习,养成进行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二、培养高中学生大胆发问的好习惯

教师在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大胆发问的好习惯。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较之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更容易遇到困难。一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能够及时发问,请教老师或者同学,使问题及时加以解决;而一些学生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敢发问,致使出现的知识盲区越来越多,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困难。为了帮助高中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数学学科学习,也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问习惯。

1.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的过程中要敢于发问。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新的数学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疑问,教师就要及时作进一步的讲解,避免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的过程中出现困难。

2.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困难要及时发问。由于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困难学生不要害怕,要勇敢的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果通过个人的努力难以解决问题,就要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学生一旦养成了积极发问的好习惯,就避免了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盲区的出现,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对学生顺利进行数学学科学习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也十分重要。高中阶段学生要解的数学题目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章节知识的过程中,就会明显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后面学生进行综合复习的过程中,出现的综合性的数学题目,对学生更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想要解决这些复杂的数学题目,学生仅仅掌握相关的定理与定义是不行的,必须通过严谨的思考,才能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高中学生虽然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不断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依然存在急于求成的情况,面对一道数学题目,尤其是难度较大的数学题目,学生往往会出现不淡定的情况,急着要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越心急,越难以有效进行思考,结果影响了问题的解决。那么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呢?

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下工夫。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让学生运算一些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数学题目,逐渐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与能力,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总之能够培养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有很多种,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随着学生进行思考的次数的增多,学生的思考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进而学生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复习习惯

复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高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并总结了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复习习惯的方法。

1.提高学生复习的自觉性。学生进行的复习环节,很多情况下不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是学生经常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一种活动,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十分重要。在激发学生自觉进行数学复习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对知识点进行复习与归纳总结。

2.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学生做课后作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进行课后复习的一种形式。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引导高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复习习惯。

本文对从不同的角度对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了阐述。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科学习,教师应该从更多的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引導下,使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科学习。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高中数学培养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