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学、探、练”教学模式实践

2016-05-30 00:00文欣荣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导学探究课堂

文欣荣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038-02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而“先学后探”正是符合这一理念下的做法,它使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教师课堂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对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无疑是有效的。在自身的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参与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学、探、练”教学模式实践,希望尽快把教学创新举措与教学实际更完美地结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一、转变教育观念

(一)“以生为本 促进发展”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同时各学科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核心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理念

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物理认知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同时还存在着学生所处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不同而产生的性格、性情、习惯等方面差异。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依据,因材施教就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有的方矢、因势利导的组织教育与教学。

(三)“以学定教 日清督学”理念

“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身心特征,内在需要和学生基础水平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它的真正含义就是坚定以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课堂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内容,以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定教学思路。“日清督学”就是差异教学的一种方式,就是要求教师强化后进学生管理,逐步建立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

“学探练”三段探究式教学模式正是在这些理念指导下产生的。其实践研究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的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差异,促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学、探、练”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导学有法

学生先学分为课前先学和课外先学两种。无论是哪种类型,“先学”必须是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情,依据教材知识目标的难易程度,给学生足够的自学、互学时间,解决好自身现有发展区的问题,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要充分做好如何导学的各项准备与导学设计。

1.目标导学法。导学程序为“出示学习目标——自学与互学——基础达标检测——产生探究问题”。比如: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知识内容比较包括:声的产生、声的传播和声速三个知识点;我的导学设计是:多媒体播放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激发学习热情;然后出示学习目标及学习要求;再是学生带着目标阅读教材内容;最后是学习目标达成度的检测,从而产生出探究问题(1)如何验证“真空不能传声”?(2)声速与那些因素有关?如何探究?对于这些课我们将学习的自主权交还学生,再通过堂上练习,收集反馈,从而产生进一步需要探究的问题。

2.学案导学法。导学程序为“编发学案——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交流学习所得——产生探究问题”。学生对照学案学习教材,初步掌握基础知识,通过交流收获发现并提出进一步研究问题。

3.问题导学法。课堂上通过演示实验、现象体验、播放视频、物理小魔术、物理小故事等方法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教师在学生疑惑的基础上提出学习问题。导学程序为“引入激趣——提出问题——自学互学——达标检测——探究问题”。

4.实验导学法。导学程序为“演示与学生实验——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学习教材——达标检测——产生探究问题”。例如在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与体验“用漏斗向上与向下吹乒乓球实验”和“吹书”两个实验,学生在体验中提出学习目标与学习问题。在教学《认识浮力》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利用提前准备的“水盆、乒乓球、木块、石块、测力计等”器材体验与感受浮力的存在,从而产生学习目标与探究问题。

5.预习导学法。导学程序为“提前下发预习案——学生——提前自学与探究——课堂交流与检测——提出探究问题”。例如在学习《功》这一课时,我提前下发了预习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要求与目标提前自学与探究,上课时我设计了“课堂交流与检测题”环节:一是什么叫做功?做功包含那些必要因素?你能举出几类不做功的例子?二是做功如何计算?你理解功的单位吗?学生从交流与检测中从而产生深入研究的问题:使用机械能省功吗?

总之,导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问题化,让学生在疑惑中产生学习与探究欲望,让思维得到更大的发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自主合作和老师点拨,让课堂变成解决问题,消除困惑的场所,学生也更有兴趣。

(二)探究增效

探究环节是课堂的升华,是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容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过程形成学科素养与创新能力。

1.课堂探究活动的学习过程

课堂探究性学习活动组织程序是“质疑、思考、探究、评价”。探究活动构成了一个让学生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掌握。在操作中,“质疑”的过程在导学的环节中产生,通过情景、矛盾事件及学习的疑惑等,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发现问题;“思考”的过程既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的碰撞与加工,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并设计探究方案;。“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与难点,适时指导与调控,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并解决问题;“评价”评价环节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进行方案的优化,思维的在现,结论的分析,在评价中得到学科素养的提升与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过程的每一环节,都需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断思考与探索中去自我构建,完善认知结构。

2.课堂探究活动中凸显能力目标训练

(1)关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2)关注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3)关注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练习巧妙

“以生为本、促进发展”,这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与进步,因此要创造性的进行分层练习设计,正确处理好德与智、知与能的关系,坚持全面培养,防止顾此失彼,促进整体进步。

1.分层巧妙设计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设计要体现及时性、目标性、分层性、创新性。教师要依据“四性”原则进行分层设计课堂练习,采取“两部三层”练习法,“两部”即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三层”即为基础题、变式题、拓展题。基础题是本堂课教学目标达成的知识点直接运用,是全体学生必做题;变式题是在基础知识上进行简单运用与变化,满足中等学生的需求;拓展题为综合性与探究性题,满足中上等学生思维训练与创新能力发展的需求。通过设计难易、梯度不等的课堂作业,达到课堂基础知识堂堂清和能力发展的教育目标。

2.利用“日清督学”法,分层设计的课外辅导活动

“日清督学法”就是以基础知识天天清为目标,通过师生督查的方式让中后学生过关的教学辅导方法。它分为“知识点督查”和“实验实践督查”两种。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在实践中多接触学科知识,培养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和学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

督学辅导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教师的辅导。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堂学生参与状况等方面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分层辅导或个别辅导的方式,让每个学生每天都能过关达标;二是来自同伴的辅导。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功能,提倡合作化学习,学习小组相互激励相互支持共同前进;充分利用学科优秀学生的助手作用,采取兵教兵、兵带兵的策略,最大限度解决学生中存在疑惑。

总之,探究式课堂教学“学、探、练”的教学模式能实现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师讲得少导得精、学生想得多、练得巧,尊重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过程,驱动学生去阅读、动手实验、学会观察,说出自己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见解,逐渐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学科素养和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南江县高桥乡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导学探究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