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安全检查与船舶检验的关联性研究

2016-05-30 10:48陈学贵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24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上运输事业得到了大范围的发展,各项制度也迎来了大范围的革新,使得水上资源得到了最大利用率。当前,我国政府对于海事行政主管工作给出了高度的重视,其目的在于保证水域环境安全以及船舶航行安全。文章对船舶安全检查与船舶检验的关联性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对我国的船舶运输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船舶安全检查;船舶检验;水上运输事业;水域环境安全;船舶航行安全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69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4-001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4.008

1 概述

为了确保水上航路的畅通性与安全性,我国的海事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加强船舶的安全检查以及船舶检验两项工作的重视,并希望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而充分发挥两项工作的优势,确保水上航运事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船舶安全检查是一种事前控制手段,它通过对于船舶的驾驶系统、轮机系统、应急系统、积载系统以及船员实操等各方面的检查,尽可能地消除一切危险因素,减少事故发生几率。船舶检验是由验船机构对船舶进行技术方面的检测,针对的主要是船舶是否具备安全航行的条件。就当前而言,研究人员对于两者的研究力度在不断加大,在充分了解两者的工作特点之后,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两项工作的衔接。

2 船舶安全检查与船舶检验两者之间的关系

就共同点而言,两者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避免水域环境污染而设定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两者具有很多的互补性,本文就以下基本内容做出分析:

2.1 船舶安全检查方面

船舶安全检查工作是国家相关机构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而对船舶检验工作做出的延伸,能够对船舶检验工作做出良好的补充,并填充船舶检验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阶段,从而维持检验工作能够持续进行。

2.1.1 船舶检验工作分为初次、期间、坞内、年度、临时及特别检验等方面,其中年度检验需要每周年一次,这是时间间隔相对较短的检查项目,而相关单位为了填充这段衔接期间的检验,就提出了船舶安全检查。船舶安全检查工作主要针对船舶的设计、结构、布置、设备,兼检查船员的素质、技术配备等问题,一些特殊情况还会进行抽查,总的来说,船舶检查工作是比船舶检验工作更加宽泛的工作,能够配合船舶检验工作。

2.1.2 与此同时,船舶安全检查还能够成为检验工作的补充手段,对检验工作中的疏漏之处加以补充。当下的船舶检验工作人员以及船员的素质状况大多良莠不齐,这给现在的船舶航行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进行船舶安全检查能够实现重复的核查,并及时发现船舶中存在的隐患,及时解决问题,确保船舶的安全行驶。

2.2 船舶检验工作方面

船舶检验是对船舶安全检查的补充,能够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支持,并为以后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的技术、规定依据,确保检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2.1 船舶检验工作是定期的针对性检查,它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存在于船舶中的问题,为船舶安全检查指明检查方向,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船舶检验具有丰富的经验以及技术支持,能够作为船舶安全检查的重要后盾。

2.2.2 就工作人员来说,船舶检验人员具有更好的技术素质,并精通船舶的结构、稳定、救生等各方面的检验工作。而船舶安检人员则具备更多关于船舶整体的性能与实际的操作性,由于两者之间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在以后开展工作期间要尽可能地多进行沟通交流,才能够顺利推动两者进行衔接。

3 船舶安全检查与船舶检验的关联性

3.1 船舶安全检查是船舶检验的有效监督

就目前的船检现状來说,并不能够使船舶检验都绝对到位而确保船舶适航。船舶安全检查作为一种更加有效的监管手段,其检验内容又能够覆盖船舶检验内容,经过船舶安全检查后的船舶会更加精细,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可以及时追究船检机构的责任,提升船舶检验质量,从源头杜绝不合格船舶投入运营的现象发生。

3.2 船舶检验是船舶安全检查的技术支持

船舶安全检查的历史要比船舶检验短得多,相比而言,还是船舶检验在船舶技术方面的规定和规范要更加专业一点。船舶检验机构经过多年的实践,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将船舶检验划分为船体、轮机以及电气三个方面,且每个方面都配备了专业的验船师。船舶安全检查的资历则比较浅,在人数以及时间上都稍逊船舶检验工作一筹,而安检员需要对整个船舶进行检查,验船师则仅限于某一方面比较精通,所以整合两者的优势,可以通过资源之间的共享,并将船舶检验工作作为船舶安全检查的技术后援。

4 正确处理船舶安全检查和船舶检验的措施

船舶的安全检查与检验工作,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标,两者联合合力工作能够实现工作的最优水平,需要就工作人员的工作部门关系、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信息共享等方面做好对接,实现两项工作的有效衔接。具体如下:

4.1 处理好海事监管与船舶检验部门之间的关系

当下沿海水域的船舶安全检查与船舶检验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机构,两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这就容易在工作当中出现分歧,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必要。目前中国船级社是独立的船舶检验机构行使船舶入籍检验和公正检验,已经在观念上认同自己为海事局是受国家主管机关管理的,作为地方级船舶检验机构为当地海事主管机关管理。但是地方级船检机构则认为自己代表地方政府,应当行使自己的法定检验职权,可以不受海事管管理。两个部门之间矛盾一天不被解决,就容易在以后的日常工作当中起争端,无法相互尊重的工作。为了充分发挥两者在船舶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就需要做好对两者的协调工作。

4.2 提高验船师和船舶安检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

验船师以及安检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是船舶安全工作的基本保障。就当下而言,船舶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升,而国际社会对于航运事业的安全与环保性也越来越重视起来,这就对当下的验船师和安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为了使验船师和安检人员的技术能够与国际接轨,首要的工作就是消除两者之间关于相关规章上的分歧,另外还需要定期地对其进行相关培训,并传授更加新颖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确保两者整体提升船检技能。除此之外,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完善验船师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可以通过和高校合作来完善培训制度,并拓宽人才招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3 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共享系统

在长时间的实际工作当中,我国的船舶检验机构和船舶安全检查机构的信息系统当中都具备大量的数据和资料。通过两者之间的共享能够帮助快速提升我国的船舶安全检查的整体水平和效率,还能够尽快消除船舶检验和船舶安全检查两者对于各种制度的分歧。一般来说,船舶检验机构在船舶检查方面要更加详细,实现共享能够完善安全检查机构在这方面的弱势,安全检查机构能够更加快速地找到当下船舶存在的问题,还能够避免逐一对船舶进行检查,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在安全检查机构的数据库当中,则储备着大量的近期检查的安全数据信息,共享之后,船舶检验机构可以依据这些数据对船舶的使用状况做出预估。这种两个机构的信息共享一旦实现,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有效降低耗工耗时的船舶检查,对于理顺海事与船检的关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4.3.1 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并在平台上建立安全检查与检验工作各自的信息资源库,并且允许对方工作人员接触这些资源。

4.3.2 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安检人员与检验人员展开沟通交流,并就两项工作的交叉点进行共同的培训,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培训当中了解对方的工作。

4.3.3 当下的工作当中,船舶安全检查一旦发现船舶的缺陷是由船舶安全检验机构负责签字时,可以通知相关的船舶检验机构,但是船舶安全检查发现了明显错误时,就没有相应的措施来处理。所以主管部门还可以实施对于安检人员与检验人员的一对一负责的工作制度,方便一方出现问题,追究其相应责任,并督促双方能够严格执行工作内容,做好本职工作。

4.4 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对接

依据当前的船舶检验机构的条件以及人员配置上来说,每一次检验都是不全面的,这也是比较难以保证的,而船舶安全检查与船舶检验之间的关系恰恰可以形成互相监督的机制。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船舶检验管理的工作更加侧重于对船舶检验的宏观管理,而船舶安全检查工作覆盖了各个港口,利用安全检查人员来对船舶质量检查要比船舶检验处派人检查要全面的多。在进行船舶安全检查过程时,一旦发现船舶缺陷是由船舶检验机构负责的,可以通知相关的船舶检验机构,而进行船舶安全检查时,主管部门可以安排随行的安检人员与检验人员随行,一方出現问题则立即追究其责任,两个部门相互督促保证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船舶安全管理的效率及水平,就必须要明了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确保两者之间实现共同合作、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以保障船舶安全为目标,推动我国的航运业能够可持续发展。船舶安全检查与船舶检验都是我国确保船舶安全以及水上航运事业发展的关键措施。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不同之处,两者工作的侧重点和弱点稍有不同,只要彼此之间能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共同配合,一定能够化解矛盾使冲突得到解决。通过对两者的关联性探究,希望能够以此为依据,采用一些策略,推动两项工作之间的衔接发展,从而为我国的水上航运事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刘纪涛,谭胡波.在当前管理模式下做好船舶安全检查管理工作之初探[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8).

[2] 郑金东.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相关问题的解析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1).

[3] 高建丰.浅析船舶安全检查与船舶检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9).

[4] 吕彤.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相关问题的解析[J].经贸实践,2015,(9).

作者简介:陈学贵(1964-),男,宁夏石嘴山人,宁夏石嘴山市地方海事局工程师,注册验船师,研究方向:海事管理、公路管养。

(责任编辑:黄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