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制造企业主数据平台应用实践

2016-05-30 03:38龚伟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24期
关键词:数据共享制造企业编码

摘要:为了保障企业主数据标准、编码维护流程能够被落实,并确保企业范围内主数据的一致性,促进主数据共享,必须建立企业集中统一的主数据编码管理平台。文章从某制造企业实施主数据平台的应用出发,介绍了主数据平台的设计、实施及运用过程。

关键词:制造企业;主数据平台;编码;集中统一;数据共享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4-005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4.028

1 概述

随着企业各类信息化系统的深入应用,为保证基础数据管理工作能够更高效地支持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需实施企业主数据管理系统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主数据管理不会创建新的数据或新的数据纵向结构,相反,它提供了一种方法,使企业能够有效地管理存储在分布系统中的数据。主数据管理使用现有的系统从这些系统中获取最新信息,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流程,用于自动、准确、及时地分发和分析整个企业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验证。

2 实施目标

主数据管理系统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中间件与公司信息化系统(ERP、PLM、OA和HCM系统等)进行集成,实现公司内部从研发设计、工艺到采购、生产、销售、人力资源、设备管理及财务核算等各业务环节使用的主数据的完整统一,强化企业公共基础数据管理,最终满足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需求。构建基于SOA架构的公司主数据管理系统,建立集中统一的企业主数据编码规范和管理维护流程,集中统一管理主数据编码数据库,实现主数据编码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

3 实施内容

主数据数据管理系统是为了高质高效管理企业基础数据而建立的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初步实施,实现该公司对主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需求,并依据系统的灵活配置和系统二次开发,最大程度地满足该公司对主数据的需求。为了确保企业数据只有一个真实版本且企业内部各业务环节均使用同一版本的完整数据,将数据管理过程的组织机构、数据维护流程和数据标准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并将这套管理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固化,从而建立高质高效的信息系统,保证数据成为企业的宝贵资产。

4 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其中数据库管理了物料、供应商、客户等基础数据,基础技术平台负责系统管理、工作流等工作,主数据平台提供用户展示界面,通过ESB平台与其他应用系统集成。

5 实施方案

项目准备阶段,主要进行项目启动前的准备与项目启动会议的召开,组织协调企业成立相应的关键用户小组,关键用户小组的成员应该由各企业业务部门的骨干人员组成;项目组办公环境的布置。

蓝图设计阶段,主要是了解企业主数据管理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功能需求以及数据现状,掌握数据分类标准和数据现状等状况,初步确认主数据管理系统的实施范围、制定详实的实施计划、开发个性化需求功能及实施方案;依据数据范围进行数据标准的编制和现有数据标准修订,与企业讨论并达成共识。

系统实现阶段,主要在集成接口開发、数据建模、流程配置、系统个性化需求开发和系统培训上;依据制定的数据标准进行现有数据的整理和清理。根据该公司的数据分类标准建立数据模型,讨论确认信息系统上线后主数据及业务数据新增、废止、修改等的业务流程,完成系统配置。根据信息化整体规划讨论确认集成方案并完成接口程序的开发与测试。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完成系统功能二次开发和测试。完成关键用户和最终用户的培训工作,使系统上线后各类用户都能够按规范完成相关操作。

最后准备阶段,制订上线切换方案并完成历史有效数据的初始化,跟进主数据和业务数据的申请与发布,及时解决系统应用问题。

系统上线及支持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系统上线的技术支持,并进行应用状况总结并提出进一步优化改善的建议。

6 集成方式

主数据管理系统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与该公司的ERP、PLM、OA和HCM系统集成。接口方式约定:

主数据管理系统向企业服务总线(ESB)发布时,采用WebService的方式,调用企业服务总线(ESB)提供的接口。支持主数据管理系统向其中批量、快捷导入数据,主数据管理系统向企业服务总线(ESB)写入的底层处理逻辑是单条同步,逐条向企业服务总线(ESB)中发送。再由各类信息化系统(ERP、PLM、OA和HCM等系统)依据所需进行数据选择性接收。

主数据管理系统提供发布状态日志回写接口,目前主数据管理系统向企业服务总线(ESB)返写数据是异步操作,不能实时接收其WebService返回的执行状态,所以主数据管理系统提供了日志接口,需要企业服务总线(ESB)在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状态返写回主数据管理

系统。

公共服务是指在ESB规范中,要求所有业务系统均实现的交互服务,这些服务被用来支持最基础的集成业务,保证系统间集成的可靠性以及企业信息化系统数据的整体一致性,因此公共服务被设计为在所有接入ESB平台的系统中部署,作为规范要求所有接入系统实现。我们整理出了公共服务,作为企业ESB平台的公共服务,要求各业务系统实现。

7 数据清理

数据整理和清理的准确、完整、安全和平滑是主数据平台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关数据初始化策略详述如下:

当系统导入(上线)前,原先企业存在既有系统处理之相关主文件数据及未完成交易任务所包含的数据,需要以适当的方式及顺序整理和清理后初始化至主数据管理系统上,以完成正确地上线任务。

数据整理和清理的对象一般分为四类,下文分别叙述其应注意事项:

7.1 主数据

一般主文件数据量都极大,例如物料、客户和供应商数据。

7.2 业务数据

选定上线日期后,必须着手业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业务数据属性字段种类多样且各公司的业务数据内容差异较大,造成收集和清理时间紧、工作重。

7.3 基础数据

例如性别、地区等基础数据的收集与维护,基础数据的质量决定了未来主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

时性。

7.4 历史数据

一般而言,为遵照政府要求及配合企业长期追踪与分析所需,必须保存若干历史数据,需审慎考虑历史数据的必要性和时效性。

作者简介:龚伟(1979-),男,四川荣县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装备制造业信息化。

(责任编辑:蒋建华)

猜你喜欢
数据共享制造企业编码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