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324铝合金铸态组织及均匀化处理

2016-05-30 03:38刘俊涛张义刘君城冉凡青崔莉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24期
关键词:金相铸态共晶

刘俊涛 张义 刘君城 冉凡青 崔莉

摘要:文章采用金相显微镜、扫面电镜研究了2324铝合金的铸态组织,并对其进行均匀化处理,结果表明:2324铝合金的铸态组织由三元共晶相α(Al)+θ(Al2Cu)+S(Al2CuMg),少量的Al2Cu相和少量的富Mn、Fe相组成,三元共晶相近似呈网状分布。均匀化结果显示,合理的均匀化制度为496℃×20h。

关键词:2324铝合金;铸态组织;均匀化处理;金相组织;扫描组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G13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4-0064-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4.032

工業化大生产中,变形铝合金的铸造往往采用半连续直接水冷铸造的生产方式,这就会引起合金组织偏析和成分偏析。往往采用均匀化处理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即在低于共晶温度以下,保温一定时间,使合金中的低熔点共晶相溶解,减少第二相的尺寸和数量,使化学成分趋于平衡分布,从而提高合金的组织均匀性。

2324铝合金是波音公司开发出的高强、高韧和高耐疲劳性能的航空铝合金,主要用作飞机的骨架、隔框、肋梁等结构件中。国内外对2324铝合金进行了部分的报道和研究,如王奎民研究了冷变形对2324组织和性能影响,指出7%~13%冷变形时,2324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孙志强等研究了2324铝合金时效成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认为析出相择优生长主要取决于外加应力场的方向。王奎民与张玉洁还就2324合金的预时效时间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预时效时间为4~10h时,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有关2324铝合金铸态组织及均匀化的相关报道较少。基于此,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2324铝合金的铸态组织和均匀化处理工艺。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用材料为天津忠旺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2324铝锭,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如表1所示。在实验炉中将15×12×10mm(长×宽×高)的方形试样,分别在491℃、494℃、496℃下进行均匀化处理,处理时间为8~20h。均匀化热处理炉精度在±1℃。试样经机械磨制,抛光后采用Keller试剂腐蚀3s。采用Zeiss Axio Vert.Al MAT金相显微镜观察铸态和均匀化态金相组织,采用Zeiss SuPRA55扫描电镜对铸态凝固析出相进行观察。

2 铸态组织

2.1 金相组织

图1所示为2324铝合金的铸态金相组织。从图1(a)中可以看到,合金呈典型的枝晶形貌,主要由灰白色相和近似呈网状分布的灰黑色组成;从图1(b)中可以看出,灰黑色相由黑色和灰色层叠而成,呈典型的共晶组织形貌。从图1中可以判断出,灰白色为凝固初生相即α(Al)相,而灰黑色相为低熔点共晶相。

2.2 扫描组织

图2所示为2324铝合金铸态的扫描形貌。从图2(a)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黑色相和白色相交替排布,这与图1(b)中相对应。图2(b)和2(c)中还观察到其他凝固析出相。表2为图2对应的EDS能谱结果,白色相B为Al2Cu相,灰色相C为Al2CuMg相,大块的白色相为Mn、Fe富集相,A处区域为三元共晶相即α(Al)+θ(Al2Cu)+S(Al2CuMg)相。综上可以发现2324铝合金铸态组织主要由三元α(Al)+θ(Al2Cu)+S(Al2CuMg)相、Al2Cu相和富Mn、Fe相组成。

3 均匀化组织

图3所示为2324铝合金经不同均匀化制度处理后的金相组织。491℃均匀化时,经8h处理后合金中的低熔点共晶相有初步的断开,如图3(a)所示,这表明此时低熔点相已开始回溶;经14h处理后,未回溶相减少,但粗大的共晶相仍然有大量残留,如图3(b)所示;经20h处理后,共晶相明显减少,但仍然保留部分共晶特征,如图3(c)所示。494℃×20h均匀化后,如图3(d)所示,残留相进一步减少,且共晶组织特征几乎消失不见,如图3(e)所示。496℃×20h处理后,未回溶相进一步减少,未出现过烧特征。

2324铝合金是典型的Al-Cu-Mg-Mn合金,主要考虑的共晶组织是α(Al)+θ(Al2Cu)+S(Al2CuMg),根据成分的不同,其共晶熔化峰值温度在503℃~507℃不等。均匀化退火是基于高温条件下的保温行为,其本质是原子的扩散运动,遵循第一扩散定律。均匀化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是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均匀化过程中,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可用Arrhenius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D为与温度无关的系数;Q为扩散激活能;R为摩尔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原子扩散速度越快,偏析越容易消除,因此为了加速均匀化过程,应在确保不过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均匀化温度。因此在研究范围内,选择496℃×20h为合理的均匀化工艺。

4 结语

(1)2324铝合金的铸态组织主要由近似呈网状分布的三元共晶相α(Al)+θ(Al2Cu)+S(Al2CuMg),少量的Al2Cu相和少量的富Mn、Fe相组成;(2)491℃均匀化时,保温时间由8h延长到20h后,均匀化效果显著提高,20h保温时,均匀化温度由491℃提高到496℃时,均匀化效果更好;(3)合理的均匀化工艺为496℃×20h。

参考文献

[1] 王奎民.冷变形对2324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影响[J].轻金属,1994,(7).

[2] 孙志强,周文龙,陈国清,黄遐,曾元松.时效成形对2324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9,(10).

[3] 王奎民,张玉洁.预时效时间对2324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1996,24(10).

[4] 王祝堂.2024型铝合金的热处理[J].金属世界,2009,(2).

(责任编辑:王 波)

猜你喜欢
金相铸态共晶
融合异质刺激过滤的金相图像等轴α相识别
铸态QTRSi4Mo1材料的研制
Cr12Mo1V1锻制扁钢的共晶碳化物研究
纯锆显微组织的显示方法
球墨铸铁件金相组织分析与控制
《含能材料》“含能共晶”征稿
《含能材料》“含能共晶”征稿
结晶与共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铸态30Cr2Ni4MoV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一种铸态含氮M2高速钢的热变形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