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当代音乐创作赏析(一) 朱践耳《第十交响曲》(江雪)op.42评析(下)

2016-05-30 01:12明虹
音乐生活 2016年2期
关键词:江雪序列号引子

明虹

三、音乐文本浏览

1.引子(开始至序列号4)——意象传达

柳宗元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诗描绘出荒寒寂寥的景象。又用“独钓寒江雪”进一步刻画出老翁在天寒地冻、大雪覆盖的江面之上孤独垂钓的情景。然而,朱践耳感悟到了浸染诗入主观情感的另一番自然景象,他在乐曲的引子部分描绘出降雪的整个过程,传达出诗中的意象。

引子的音乐结构具有并列单三部曲式的特点,即x(15小节)-Y(10小节)-Z(7小节),经历了慢-快-渐慢的速度起伏过程。第一乐段X包含四个乐句(4+3+3+5)。速度为!=48的广板,弦乐以极弱的力度进入,逐渐加入打击乐和管乐组,层层推进,刻画出阴冷孤寂的荒郊野岭,小雪依稀洒落,进而寒风凛冽、雪花纷飞的景象。第二乐段Y包含两个乐句(5+5)。速度转为!=76的行板。弦乐队强力度的滑奏,铜管和木管组铿锵有力地演奏纵向全音阶叠置的音块,加上打击乐的推动,整个乐队将音乐的情绪推向了高潮,成功地刻画出狂风四起、大雪铺天盖地的景象。第三乐段Z为一句式乐段(7)。速度由!=60转入!=40的慢板。乐队从高音区小字四组的c4音急速下行,最后低音乐器持续在大字一组的c1音上,其它弦乐器则再次向上滑奏至极高的泛音,完成了引子部分的高潮回落,刻画出“寒锁百里江面。天地无限沉寂”的江南雪景。作曲家运用简隽纯粹的音乐语言和音响造型将听众引入一个无限的联想空间,为接下来的音乐主体部分做好了铺垫。

2、第一圈分A(序列号5至12)——经典引用

音乐主体结构的第一部分共有四个段落。作曲家分别将古代的“诗”和京剧的“腔”以及古琴的“曲”等经典引入其中。第一乐段A(序列号5至6)为散板,模仿京剧中老生的唱腔第一次完整地吟唱出《江雪》的诗句(见谱例1),慷慨激昂地展现了“主人公”坚强执著、清高孤傲的品格。第一句“千山鸟飞绝”的声腔位于高音区。“千山”二字从a2开始起音,“鸟”字先抑后扬至c3的“飞”字,之后的“绝”字向下滑腔收束。第二句“万径人踪灭”的声腔回落至低音区。“人”“踪”二字持续在小字组的a音上。这一高一低的两个对比乐句彰显出天地的开阔。第三句“孤舟蓑笠翁”的声腔处于中音区,“孤舟蓑”三个字持续存c2音上,之后特别强调出“e2音南弱至强的“翁”字,突出了天地间的“人”。第四句“独钓寒江雪”先在中低音区婉转迂回,然后“寒”字突然上扬至高点的“江”字。大有直冲云霄之感,最后以老生特有的拖腔和“冷笑声”结束。将“士大夫”的风骨尽显其中。

第二乐段B(序列号6后一小节至8)为慢板,古琴在乐队的背景衬托下,时而深远低沉,时而空灵飘渺。时而激昂狂放,运用“虚掩”“荡猱”“推拉”“泛音”“滚拂”等奏法演绎出由《梅花三弄》的主题动机发展而来的音调。音乐不仅展示了古琴丰富的表现力。更赋予这件具有千年历史的乐器崭新的“现代感”,正所谓是“古琴新韵”。第三乐段YZ1(序列号9)从!=76的行板开始。后转入!=60,继而渐慢,变化综合再现了引子部分中的Y和Z乐段的素材。乐队以全奏的方式将音乐推向高潮后迅速回落。最后只剩下低音弦乐器和低音大管的持续音D。第网乐段C(序列号10至12)从!=50的慢板开始,后转入!=63,继而渐快。该段展示了古琴与长笛间的“对话”,高低呼应。彼此倾诉。曲调婉转悠长,淡雅柔美中略显忧伤。乐队突然间闯入,将听众强行拉同到无情的现实之中。

3.第二部分A1(序列号13呈22)——意境重绘

“意境是高度横糊的审美信息,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若隐(含蓄性)与若现(鲜明性)的统一”。正是这种模糊才会有“多解性”,从而让作曲家产生灵感用音乐的语言对诗歌的意境进行重绘。朱践耳在第二部分中就刻画出了高山险峻、层峦叠嶂的自然景象以及“主人公”面对污浊混乱的尘世而思想澎湃的内心活动。

音乐主体结构的中间部分A1为全曲的高潮部分,共分两个阶段进行陈述。第一阶段(序列号13至18)包含D和A1两个乐段,采用中国传统戏曲中特有的“紧拉慢唱”的板式——“摇板”,有板无眼的1/4与3/4、4/4、5/4、6/4、7/4在急速中频繁转换拍子。其中乐段D(序列号13至16)中的主奏乐器古琴不仅运用滚拂等传统奏法,并创造性地使用双音滑奏等现代技法。与乐队一起烘托出紧张急促、跌宕起伏的音乐气氛。在此背景下,乐段A1(序列号17至18)模仿京剧中黑头的唱腔第二次完整地吟唱出《江雪》的诗句(见谱例2),刚劲有力地表现出“主人公”悲怆激愤、坚韧不拔的气魄。

第二阶段(序列号19至22)包含D1和B1两个乐段,速度经历了!=72-!=88-92-!=108的提速过程,成为全曲戏剧性最强的部分。其中乐段D1(序列号19)中古琴声部模仿琵琶的“杀声”奏法。作曲家特别标注了“食指按III弦时要向外推,使指甲触及II弦,当II、III、IV弦一道弹时。会奏以特殊的非乐音(类似小锣声)”的详细奏法。乐段B1(序列号20至22)中弦乐队作纯五度的快速上行滑奏,木管乐作半音阶式的上、下行滑奏,与此同时长号和圆号、小号声部分别在F宫、h工)宫、A宫调式上以“梅花三弄”的主题作三声部的模仿复调。最后以乐队强有力的全奏方式将音乐推向了最高潮(序列号22)。

4.第三部分A2与Coda(序列号23至呈曲结束)——意蕴再坝

作曲家在全曲的最后一部分中再现了柳宗元原作中“静寂”和“空寂”的意蕴之美,眼前已无“千山”和“万径”,唯有气定神闲、独自垂钓的老翁早已超越了世俗的名利和自然的险恶。这种超逸绝尘、高洁脱俗的人生境界与宋代马远著名的画作《寒江独钓图》(见前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音乐主体结构的第三部分(序列号23至26)为再现部。包含B2和A3两个慢板乐段。其中乐段B2(序列号23至24)中,古琴先以泛音走弦的技法由低到高演奏上行的音阶。继而在bE宫和C宫调式上演奏“梅花三弄”主题的二声部卡农。古琴如此清丽明晰的音色引出了乐段A3(序列号25至26)横仿京剧中小生的唱腔,潇洒自如、悠然自得地第三次吟唱《江雪》,虽然只吟唱了原作的后两句诗:“孤舟蓑笠翁”和“独钓寒江雪”(见谱例3),但这也正是作品的“立意”所存。全曲的coda(序列号27至28)首先由弦乐组重现了引子中x乐段的音高材料,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继而在乐队的衬托下,人声再次轻声吟唱“寒江雪”三个字。返璞归真,意蕴深长。

(责任编辑 吴家军)

猜你喜欢
江雪序列号引子
一种离线电子钱包交易的双向容错控制方法
江雪
江雪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江雪
recALL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
江雪